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一直按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的患者小何最终被确诊为“淋巴瘤”。接下来就是要进行化疗、靶向药物联合头颈部的放射治疗,就在小何开始接受放射治疗的第一天,小何就手里拿个保温杯,一会喝一口水。看着他的样子,我也是好奇的问他“你这喝了一天的水是什么原因啊”。小何告诉我,他也是听了很多病友的经验之谈,进行头颈部放射治疗会导致产生口干的感觉,他这也是有预防的目的。
对于小何所说的情况,在临床上被称为“放射性口腔干燥症”。在正常情况下,唾液在口腔中可以起到缓冲和润滑的作用,在口腔中的三对唾液腺对于保持口腔局部的微环境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包括唾液腺在内的口腔区域在经过放射治疗以后,可以导致唾液腺萎缩,唾液分泌量减少,其功能自然也就发生了改变。在放射治疗的最初2周以内,唾液变得粘稠,照射剂量达到40Gy时,唾液腺的分泌量会明显减少,口腔粘液分泌增加,唾液质的变化表现在受照射患者的唾液pH值范围常在5.0~5.5之间,明显低于正常范围的pH6.5~7.0。唾液中存在的唾液淀粉酶活性也会发生变化,其活性随着放射剂量增加而相应增高,当照射量达40Gy时,唾液淀粉酶活性可以达到高峰,以后保持一个相对衡定水平。
唾液腺是对放射线比较敏感的组织,其中以腮腺的敏感性最高,颌下腺次之,舌下腺更次。小剂量照射后,其分泌功能即可以受到抑制而感到口干。临床上,口腔干燥的严重程度与照射的剂量和照射面积有关。
鼻咽或口咽部恶性肿瘤在一次大剂量6~12Gy照射后4~8小时内,病人就可以有口干的感觉,并且有腮腺、颌下腺的肿胀,当肿胀严重时,局部还可以出现疼痛及发热,这些也是腮腺细胞急性肿胀及分泌物引流不畅的主要原因。在1~3Gy/d、分次量照射下,肿胀会较少发生,唾液分泌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少、较慢。
放射治疗中和放射治疗后所引起的口腔干燥症是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病人的食欲,导致进食时的吞咽困难,常伴有营养障碍,并可能影响说话功能。只是放疗后唾液腺的功能恢复很慢,口干可持续2~3年或更长时间尚不能恢复,或不能逆转。
对于病人的临床症状,患者可以主诉有持续不断的口干不适、出现烧灼感、味觉减退或者出现劣味感。由于唾液分泌不足,患者感到整个口腔粘膜仿佛都粘连在一起,并且伴有咀嚼、吞咽以及说话困难。部分患者的嘴唇、嘴角可以出现干裂、出血。口腔粘膜出现明显的干燥和萎缩,并且伴有红斑以及舌苔增厚。部分患者可以因为唾液分泌的不足,降低了唾液对局部的保护性作用,导致念珠菌感染、溃疡性口角炎以及急性伪膜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由于放射治疗损害的不可避免特点,对实施放疗患者进行预防性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放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选择高能射线,避免唾液腺的过量照射,防止其功能的严重损伤。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疗法,保持口腔卫生,多饮茶水,放射治疗以前尽可能的完成龋齿的修补,对于不能进行修补的龋齿或者残根应给予拔除。
在实施防治性药物干预中,还可以使用毛果芸香碱,改善口干促进唾液分泌。环戊硫酮作为一种催涎剂,对唾液分泌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以保护或改善口腔唾液分泌,可以明显减轻头颈部放疗的口腔粘膜反应,避免粘膜溃疡。含有生地、玄参、胖大海等中药制成金果饮具有有养阴生津、清热利咽、润肺开音等作用。对放疗引起的口干、咽干等不适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