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维生素D
维生素D属于激素中的一种,他在机体的骨骼健康和平衡钙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维生素D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作用。对于人体而言,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机体在阳光紫外线光照射下合成、产生的。
在肿瘤患者中,血清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对于那些肿瘤疾病处理晚期、终末期,或者是处于恶液质状态、疲劳感严重的晚期肿瘤患者中,其血清中维生素D的水平则更加低下。临床研究数据表明,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与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发生、疼痛程度和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药物的增加等内容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虽然维生素D在疼痛生理研究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维生素D不足可能引起病理性的神经传导,这也是导致疼痛加剧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维生素D也具有治疗因为肿瘤患者因为恶液质状态而引起的骨骼肌减少症。
日常生活中,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来。维生素D的不同组成形式原料也存在于广泛的食物中,包括酵母、麦角、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中。
5.维生素K
维生素K是机体凝血系统完成凝血机能所必须的营养素,维生素K的缺乏可以导致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功能失常,如此导致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对于因为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的出血,可以使得肿瘤患者,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肿瘤恶液质患者发生出血的风险在不断的增加。在临床上,亚临床性的维生素K缺乏多数情况下与骨骼、脉管系统和肝癌、肝转移癌细胞中的作用直接相关。
日常生活中,维生素K的来源主要是从肠道细菌合成的。维生素K在回肠内吸收,细菌必须在回肠内合成,才能为人体所利用,部分抗生素具有抑制消化道细菌生长的作用,如此也会影响到维生素K的摄入。在另一方面,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K的原料,这其中也是以绿叶蔬菜中的含量较高,如菠菜、生菜、圆白菜、芦笋、干扁豆、豆角、豌豆、西兰花。其次是奶类、肉类、橄榄油、豆油、植物黄油等。而水果及谷类中的含量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