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是立规矩的黄金时期,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店咯!下面这些我总结的立规矩经验,那可都是“实战”出来的精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遇到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状况。
就说“哭闹没用”这条,道理都懂,可真到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那场面,简直能把人的心搅得七零八落。有一次带孩子去商场,他非要一个玩具,不给买就开始嚎啕大哭,那哭声,穿透力十足,瞬间吸引了周围一堆目光。我心里那个无奈啊,感觉自己像个“罪人”,但还是硬着头皮没妥协。旁边一位大妈看不下去了,小声嘀咕:“哎呀,孩子要就给买呗,哭成这样多可怜。”我当时那个震惊啊,心想大妈您这观念可有点过时啦,要是这次妥协,以后这“哭闹战术”不得频繁上演?
“不争不抢要排队”这条,执行起来也是状况百出。有一回带孩子去游乐场,玩滑梯的时候,小家伙看见前面小朋友滑得慢,直接就冲上去要插队。我赶紧把他拉回来,重新排队,他还一脸不情愿。我无奈地跟他解释,可他似懂非懂的样子,真让人头疼。
“不做利益交换”这条,更是挑战家长的耐心。孩子吃饭的时候,那叫一个磨磨蹭蹭,我坚决不搞“吃饭奖励”那一套。有次他干脆坐在餐桌前发呆,就是不动筷子。我心里那个急啊,但还是强忍着没松口。最后他看没指望了,才慢慢开始吃饭。我心里长叹一口气,这立规矩之路,真是任重道远啊!
“学会耐心等待”,这对孩子来说确实有点难。有一次答应他数到 20 就去公园玩,他数得那叫一个快,还没数到 10 就迫不及待要出发。我哭笑不得,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跟他强调要数到 20。
“说到做到”这条,对家长自身要求太高啦。有一回答应孩子周末去动物园,结果临时有事去不成了。孩子那个失望啊,哭得稀里哗啦。我那个愧疚啊,赶紧重新安排时间兑现承诺。从那以后,我说话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再失信于他。
“拿别人东西要经过别人同意”,孩子有时候还是会忘。在小区里看到别人的球,直接就拿起来玩。我赶紧提醒他,他才恍然大悟跑去问人家。
“不做可能伤害别人的举动”这条,孩子偶尔也会犯迷糊。有次和小朋友抢玩具,抬手就想打人,我及时制止,告诉他要用嘴巴沟通。
“多说敬语”,孩子有时候会记混,该说“谢谢”说成“你好”,让人忍俊不禁。
“进出电梯要牵好爸爸妈妈的手”,有次在电梯口,他差点挣脱我的手跑进去,吓得我一身冷汗。
“不去碰危险物品”,尽管看了好多绘本,他还是会忍不住想去摸插座,我只能时刻盯着。
立规矩这条路,充满了挑战和无奈,但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咱们家长只能咬着牙坚持,说不定哪天孩子突然就懂事啦,那时候就觉得一切都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