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带孩子,孩子就会像谁。
养孩子啊,头三年特别关键,可这头三年恰恰又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像我妈常说的:“孩子三岁之前,啥都不懂,也记不住啥,只要把他喂饱、穿暖,不出啥岔子就行。”
确实,孩子三岁前这段时间,身边人的教育方式、所处的环境,对他们潜意识的影响特别大。就拿孩子不小心打碎碗这件小事来说,不同家长的反应,真的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影响。有的家长关心孩子有没有受伤,让孩子别乱动,自己来收拾;有的家长却劈头盖脸一顿骂,把孩子吓得不行。这些早期的经历,就像种子一样,种在了孩子心里。
但这种子种下去了,就一定会长成固定的样子吗?当然不是!我认识一个小伙子,他爸妈都是火爆脾气,以前他犯错没少挨骂。按说这孩子长大后脾气指定好不了吧?可人家现在特别沉稳。原来啊,这小伙子上大学的时候加入了辩论队,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他读了好多书,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慢慢地,他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遇到事儿也不着急上火,而是心平气和地想办法解决。你看,小时候家庭环境给他的影响,不就被改变了嘛。
还有我邻居家的姑娘,她妈妈特别强势,什么都要管,导致这姑娘以前特别没主见。后来姑娘参加工作了,进了一家氛围特别好的公司。同事们都鼓励她表达自己的想法,领导也经常给她机会独立完成项目。在这样的环境里,姑娘越来越自信,遇到事情能自己拿主意,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唯唯诺诺的小女孩了。
孩子刚开始就像一团软软的泥巴,小时候的经历会捏出个大概形状,但这团泥巴可不是定型了就不能变了。等孩子慢慢长大,学校里老师教的知识、同学之间的相处,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都会像一双双无形的手,继续塑造着他们。
而且,人都是会自我成长的。孩子一旦发现有些习惯不好,或者某些行为让自己不开心,他们就会想要改变。这种自己想变好的劲儿,可是很强大的。所以啊,咱们别一竿子打死,觉得孩子身上早期的那些影响就永远去不掉了。虽然孩子小时候的教育很重要,但人生那么长,变化的机会多着呢。家长们别太焦虑,要相信孩子有改变的能力,他们以后的路还长,完全可以靠自己走出不一样的精彩,把那些所谓的“影子”远远甩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