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里,秦始皇经过十余年的征战,在吞并齐国之后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君主专制国家,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因此,秦始皇也就成为封建王朝的创始人和第一个统一天下的人,连《阿房宫赋》中也不乏“六王毕,四海一”的记载。但事实上,当时秦始皇还真没有统一全国,他兼并诸侯、吞并六国不容否认,但还有一个国家没有征服,那就是早已走向没落的卫国。
卫国的历史追溯起来也十分久远,卫国的开国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他是周文王的第九子。武王去世时,传位于成王,鉴于成王年幼,就由周公旦摄政,久而久之,周公旦的声望越来越高,这引起文王第三子管叔和第五子蔡叔的妒忌。他们先是散布谣言说周公旦企图谋朝篡位,连成王和姜子牙等人也都开始半信半疑,无奈,周公旦只要向他们阐述自己无意皇位的初衷,费尽周折,才算把这件事给平息
然而管叔和蔡叔并不肯就此罢休,他们直接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周公旦也迅速组织军队进行平乱。在平叛的过程中,卫国的开国皇帝康叔始终站在周公旦的一边,为周公旦提供一切支持。
后来叛乱被平息,论功行赏,周公旦就把朝歌地区以及殷商遗民众的骑个部族分封给了康叔,康叔建立了卫国,成为当时的十二大诸侯国之一。
可在康叔之后,卫国就走向沉沦,先后三次被灭: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660年。卫国国君卫懿公被狄族人所杀,卫国灭亡。好在齐桓公拉了卫国一把,让卫国得以复国;
第二次灭亡是在公元前254年。魏国在攻打秦国陶郡时顺势把亲秦的卫国给灭了,可没想到,秦昭王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又帮卫国复了国。自此之后,卫国实质上已经成为秦国的附属国了,但卫国还是个独立政权
第三次发生在公元前209年。卫国在经历了各种动荡之后,已经仅存濮阳这一个弹丸之地,公元前241年,秦国又夺去了濮阳,卫国国王角被迫迁往野王县,虽然名存实亡,但毕竟还算不上灭亡。直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将国君角废为庶人,卫国才算彻底灭亡
看完三次灭亡的过程,相信大家都有一个疑问:秦始皇雄心勃勃,连山东六国都可以吞并,为何没有灭掉势单力薄的卫国呢?
有些人认为,从秦昭王时期开始,卫国就成为秦国的附属国,对秦国构不成任何威胁,因此,秦国才手下留情。可大家想过吗?秦始皇是要做天下唯一的“皇帝”,卫国虽然实质上和郡县没有什么差别,但卫国毕竟也有自己的皇帝,秦始皇明知道有这种情况存在,为何还不一举拿下卫国呢?
一方面,可能就是秦昭王的原因,那是秦王的祖宗,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国家,还没有一点野心和威胁,因此,嬴政不愿将其毁去;
另外一点,嬴政十分崇拜商鞅,而商鞅也是卫国人,因此,嬴政就网开一面;
当然,野史中还有最离谱的一个版本,因为很多人相信嬴政的亲生父亲是吕不韦,而吕不韦是卫国人,嬴政这才格外开恩;
不管怎么说,秦始皇时期虽然四海归一,但是,卫国却一直存活在始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直到秦二世胡亥时,随着卫国国君被贬为庶民,卫国这才灭亡。
因此,有些史书中认为胡亥一生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肆意杀害兄弟姐妹,一件就是统一全国!严格来说,胡亥还真是统一天下的人,只不过,当时的卫国太过渺小、不堪一击,因此,被人忽略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