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中央为根除国内残余反抗力量,决定对在上海的王维国实施秘密逮捕计划。
党中央经过细致分析,并采纳许世友将军的强力推荐,最终确定派遣少将肖永银前往上海,负责执行抓捕任务的具体实施。
身为南京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的肖永银,身经百战,深知此次行动关键。他果断向老领导许世友保证,定将任务圆满达成。
许世友信任地望着他,嘱咐说:“这次行动非常重要,不能有误。出发前,试着联系一下周纯麟。”
肖永银惊讶地望着许世友,许世友胸有成竹地说:“他在上海早已是我们的秘密力量,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同志。”
肖永银登机前,秘密致电上海警司令员周纯麟,让他当晚赴上海火车站,并连续下达了两项关于后续抓捕工作的明确指令。
【铁血骑兵战四方】
党中央选择周纯麟,因他忠诚能干。建国前后多场战争中,他凭借坚定革命意志克服重重困难,成为党中央极为信任的一位将军。
周纯麟将军是中共早期成员,亲历红军革命根据地壮大。长征途中,他随红四方面军翻雪山、过草地,虽屡陷绝境,但牢记党员使命,奋力赢得一次次胜利。
周纯麟革命生涯中的壮举,是抗战时他亲自创建的骑兵团。该团铁血丹心,多次在淮北平原上冲锋陷阵,令日军胆寒,威名传遍国内外。
1941年,新四军第四师在淮北平原与敌骑兵交战时,步兵虽勇猛却常处下风。师长彭雪枫决定组建骑兵团,重任交给了周纯麟,由他担任团长。
选择周纯麟指挥骑兵团,是因他早年随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多次与敌军骑兵交锋,且在新疆接受过系统骑兵训练,作战经验丰富,是骑兵团团长的理想人选。
彭雪枫的选择被证实无误,周纯麟指挥下的骑兵团逐渐成形,战斗力显著提升,很快便在实战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威力。
1944年,日军为开辟陆上交通线,突然发起了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未战即败,导致河南广大区域被日军占领。
新四军第四师为解中原之困,向津浦路西进发,行至小朱庄遭国民党顽军王传绶部阻击。该部从不抗日,专事反共,新四军遂决定对其发起猛烈攻击。
为取得战斗胜利,彭雪枫师长带领主力正面进攻小朱庄,与此同时,周纯麟指挥骑兵团隐秘潜伏于小朱庄东南1公里处,伺机进行伏击。
王传绶率残部逃窜之际,周纯麟骑兵团突如其来,敌人瞬间溃散。此战大获全胜,新四军骑兵团的威名自此远播千里。
随后,新四军继续西进,又与青海马家军骑兵交锋。周纯麟指挥新四军骑兵团,发挥所长,凭借灵活战术与优势装备,趁敌惊乱,将其全歼,为西路军昔日之败复仇。
自此,周纯麟率领他的铁血骑兵,于抗日战场上奋勇作战,四处征战,屡建奇功,战功赫赫。
【小心潜伏建功劳】
建国后,周纯麟坚守初心,始终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党和国家无私奉献,尽心竭力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周纯麟任特种兵司令员时,善于识人用人,指挥有方,对炮兵的组建与训练工作贡献显著。
周纯麟工作能力突出,个人作风亦无可挑剔。他身居高位却从不搞特殊,对子女要求严格,坚持艰苦朴素,全心全意地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1970年,党中央指令许世友通知周纯麟,向他传达了关于调任其至上海警备区担任司令员的工作安排。
出乎意料,向来对党绝对忠诚的周纯麟婉拒了任务,他担忧地表示,上海局势错综复杂,自己恐怕难以胜任工作。
许世友听后,微微一笑,轻声对周纯麟说:“此次上海之行,乃周总理之意,意在让你稳住上海局面,协调各方,保障上海警务工作顺利开展。”
听闻许世友的言辞,周纯麟即刻领悟了党中央的深意,并意识到此行责任重大,他当即郑重承诺,定当圆满完成任务。
离别之际,周纯麟郑重对许世友说:“任务成功,记得为我庆功;若失败,你就来批评我。若我不幸在岗位上牺牲,直接为我举行追悼会吧。”
周纯麟对于此次上海之行,下定决心要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展现出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周纯麟的忧虑确有必要,因为当时上海政治局势错综复杂,多方力量相互牵制,打破这种僵局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抵达上海后,周纯麟未急于改革,先深入分析了当地局势。他低调蛰伏,灵活应对各方势力,伺机增强上海警备区力量,致力于维护上海的稳定。
周纯麟因低调谨慎的工作方式,逐渐消除了周围人起初对他的戒备心理,使他们慢慢放下了警惕。
1971年初,周纯麟被选为上海市委书记,尽管此职位当时名不符实,但对周纯麟推进工作却颇为有利。
经过周纯麟的持续努力,上海的治安状况显著改善,同时,军队的建设工作也逐渐步入稳定的发展轨道。
周纯麟作为党中央安排在上海警备区的秘密武器,不负众望,凭借超凡智慧和出色能力,为上海的军事建设作出了诸多贡献。
【两道命令擒余党】
1971年对新中国而言充满动荡,一股阴谋悄然酝酿。但党中央坚决出手,强力镇压,最终成功瓦解了这股黑恶势力。
党中央为彻底清除反革命余孽,明确指示在上海秘密抓捕反动分子王维国。
为确保抓捕行动顺利进行,许世友派遣了得力助手肖永银,并私下嘱咐他,可与周纯麟在上海配合行动,实现内外呼应。
接到肖永银的电话,周纯麟毫不犹豫地表示,将全力配合对方的工作,态度坚定而果断。
肖永银抵达上海机场后,周纯麟早已开着车等候。按电话约定,他带来的是一辆旧二手车。
这辆汽车在热闹的上海街道上行驶,车内乘客的身份无人知晓,接下来将发生何事也无人预料到。
肖永银抵达驻地即刻发出两道指令,首要的是联络驻地守军,秘密掌控上海郊外的硕放机场,确保抓捕时王维国无法利用该机场逃脱。
切断王维国后路后,肖永银的第二道命令是联系王维国的老友王洪文,嘱咐他将王维国骗至锦江饭店,那里是预先设定的抓捕地点。
同时,肖永银嘱咐周纯麟,当晚要加强上海的治安管理,尤其要守住主干道和经济重区,避免社会动乱。周纯麟答道:“我明白,会做好的。”
至此,抓捕行动的所有计划措施均部署完毕,两个师的兵力已整装待命,只等犯罪嫌疑人落入预设的陷阱中。
当晚,王维国半信半疑地乘专车到锦江饭店,见饭店如常热闹,便放下心来。即使门口守卫拦住他的四名警卫,他也未觉异样,自信满满地独自步入包间。
进入包间后,王维国立刻察觉异样,不见王洪文及其提及的人,连王洪文也不见了。眼前全是陌生且戒备的面孔,他下意识地想逃,却发现已无从逃脱。
肖永银下令后,王国维眼前一黑,随即被推倒在地,双手被手铐紧紧铐住。在巨大的压力下,他不得不放弃了最后的抵抗,无奈地接受了现实。
在各方的紧密协作下,针对王维国的秘密抓捕行动得以圆满实施,整个过程顺利无阻。
此次行动漂亮且干脆,未造成伤亡及不必要影响,成功清除上海残留的反革命余党。
肖永银完成任务即将离开上海,周纯麟特地前往机场为他送行。
肖永银满意地望着他,转达道:“老首长让我问候你,夸你在上海表现出色,但叮嘱你一定要照顾好身体。”
周纯麟笑着回答:“请代我向老首长问好,我们都得好好保重身体,你也一样!”
抓捕行动结束后,上海局势趋于稳定。随后,周纯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致力于维护这一稳定局面。
周纯麟因长期辛劳导致身体状况不佳,1978年党中央基于其健康考虑,调他至南京军区。直至1982年,他才正式从革命工作一线退休。
【结语:】
这场抓捕行动看似简单,实则凝聚了众多人的努力。这彰显了党中央每项部署计划的慎重与长远考虑。
革命历程中,唯有思想坚定、忠诚于党的人方能历经重重考验,最终向党和人民提交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周纯麟如此,肖永银亦然,还有众多杰出的共产党人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