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海平方
冬季的青岛,沿海几个城区如市南、市北、西海岸、崂山,与北岸内陆城区的城阳、莱西、平度等,在气候温度上有较大差别。个人认为,这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图片源于网络,如侵请联删
01/
海洋的“暖水库”效应
在青岛沿海城区,冬天表层水温大概在2到5℃,海水热容量大,慢慢地放出热量,气温不至于一下子降得厉害。举个例子,市南区、崂山区、西海岸这些沿海的城区,冬天的平均温度比同纬度的北岸内陆要高3到5℃。
图片源于网络,如侵请联删
北岸内陆因没有海洋来调节,地表热容量小,晚上辐射冷却得很厉害,所以低温就变得相对较低。比如在2020年1月,莱西最低温度是-14.2℃,可同一时间崂山区只有-6.8℃。
02/
地形屏障的作用
像崂山、大小珠山能挡住一些西北来的冷空气,让市南、崂山、西海岸这些区域成了“冷空气背风坡”,但北岸城阳、平度在胶莱平原,缺乏山脉阻挡冷空气进入。
03/
局地逆温的影响
沿海城区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容易有逆温层,像青岛老城区冬天经常有“上面暖下面冷”的情况,这能让降温变得更慢。
04/
冬季风路径和湿度的差别
沿海城区的冬天,西北季风经过渤海、黄海时会带来水汽,和海洋暖湿气流碰到一起,就会形成冷流雪,像青岛的“海效应降雪”,不过降水量不多。
图片源于网络,如侵请联删
而在北岸内陆区域,干燥的西北风直接往南跑,水汽差不多都没了,降水也很少,强冷空气会让这里变得特别冷,像平度在2021年1月就出现过-17℃的低温。
图片源于网络,如侵请联删
因此,青岛冬天气候“沿海与内陆”的差别,本质上是海洋热力调节和大陆性气团在较劲,沿海城区因有海洋“保温”和地形屏障,虽“湿冷但温度不算太低”;北岸城区被大陆干冷空气影响,因此又干又冷且温度低。
/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点赞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