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历计算,6月1日是五代十国开始(后梁建立)的日子。公元907年6月1日,朱温代唐建梁,历史正式进入五代时期,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117年的时间。
五代十国(907-979),介于唐宋之间,很多时候都被当作唐、宋两大帝国之间的过渡期(存在感不强啊)。但其实,五代十国曾经存在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比起国祚十数年的秦、三十多年的隋,五代十国延续的时间一点都不算短。
五代十国,分为五代与十国。五代(907-960)即中原地区5个相继登场的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907-979)即遍布南方的割据势力:杨吴、南唐、前蜀、后蜀、马楚、南汉、闽、吴越、南平,以及北方的北汉。
所有这些政权,在自己的地盘上只听自己的,谁也奈何不了谁。面对各自为政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各方诸侯,咱们就需要一个统一的纪年标准——这就好像,广东人讲广东话,上海人讲上海话,四川人讲四川话,在一起说方言简直是鸡同鸭讲,要想无障碍交流,还得一起讲普通话!
所以,在讲述五代十国历史之前,咱们就来看看,五代时期中原地区都有哪些朝代,又有哪些人做过皇帝。
五代帝王世系表
一、后梁(907.6.1—923.11.18)
1.太祖朱温:本名朱温,唐王朝赐名朱全忠,建立后梁后改名朱晃。唐大中六年十月癸未(852.12.5)生,后梁乾化二年六月戊寅(912.7.18)崩,去世时实岁59岁半,虚岁六十一。
2.郢王(庶人)朱友珪:后梁太祖第三子。生于唐光启(885.4.2-888.2.15)间。后梁凤历元年二月庚寅(913.3.27)被杀,去世时实岁约25岁半,虚岁二十七左右。
[注]据《旧五代史•梁书十二》载,其母为朱温所幸在“光启中”(不是“光启初”也不是“光启末”),可能即光启二年,则朱友珪生于887年可能性较大。
3.末帝朱友贞:本名朱友贞,即位后改名朱鍠,贞明中(915.12.17-921.2.10)改名朱瑱。后梁太祖第四子。唐文德元年九月丙午(888.10.20)生,后梁龙德三年十月戊寅(923.11.18)被杀。去世时实岁25,虚岁二十六。
二、后唐(923.1.20—937.1.11)
1.庄宗李存勖:(追谥的武皇帝)李克用长子。唐光启元年十月癸亥(885.11.22)生,后唐同光四年四月丁亥朔(926.5.15),为流矢所中而崩。去世时实岁40岁半,虚岁四十二。
2.明宗李嗣源:本名李嗣源,即位后改名李亶。(追谥的武皇帝)李克用养子。唐咸通八年九月乙巳(867.10.10)生,后唐长兴四年十一月戊戌(933.12.15)崩。去世时实岁66,虚岁六十七。
3.闵帝李从厚:后唐明宗第三子。后梁乾化四年十一月庚申(914.12.17)生,后唐应顺元年四月戊寅(934.5.24)被杀。去世时实岁19岁半,虚岁二十一。
[注]闵帝出生时,其所在的沙陀突厥集团并未使用后梁年号,而是继续奉李唐天祐年号,其出生之年为天祐十一年,对应后梁乾化四年。
4.末帝李从珂:本姓王,后唐明宗养子。唐光启元年正月辛巳(885.2.11)生,后唐清泰三年闰十一月辛巳(937.1.11)自燔而死。去世时实岁52,虚岁五十三。
三、后晋(936.11.30—947.1.24)
1.高祖石敬瑭:后唐明宗女婿。唐景福元年二月癸卯(892.3.30)生,后晋天福七年六月乙丑(942.7.28)崩。去世时实岁50岁半,虚岁五十一。
2.出帝(即少帝)石重贵:后晋高祖之侄。后梁乾化四年六月壬辰(914.7.22)生,北宋乾德二年(964.2.16—965.2.4)卒。去世时实岁50,虚岁五十一。
[注]石重贵出生时其所在的沙陀突厥集团未使用后梁年号,而是奉李唐天祐年号,其出生之年为天祐十一年,对应后梁乾化四年。去世时间史书未明确记载,只提到北宋乾德二年,以公历计,其去世于公元964年的可能性比较大,此处暂以964为准。
四、后汉(947.1.25—951.2.12)
1.高祖刘知远:本名知远,即位后改名刘暠。唐乾宁二年二月壬申(895.3.4)生,后汉乾祐元年正月丁丑(948.3.10)崩。去世时实岁53,虚岁五十四。
2.隐帝刘承祐:后汉高祖第二子。后唐长兴二年三月丁卯(931.3.30)生,后汉乾祐三年十一月乙酉(951.1.2)被杀。去世时实岁近20,虚岁二十。
五、后周(951.2.13—960.2.3)
1.太祖郭威:唐天祐元年甲子岁七月庚寅(904.9.10)生,后周显德元年正月壬辰(954.2.22)崩。去世时实岁49岁半,虚岁五十一。
2.世宗柴荣:后周太祖之妻的侄子,同时也是后周太祖养子。后梁龙德元年九月丙午(921.10.27)生,后周显德六年六月癸巳(959.7.27)崩。去世时实岁近38,虚岁三十九。
[注]世宗出生时,其所在的沙陀突厥集团并未使用后梁年号,而是继续奉李唐天祐年号,其出生之年为天祐十八年,对应后梁龙德元年。
3.恭帝柴宗训:后周世宗第四子。后周广顺三年八月辛亥(963.9.14)生,北宋开宝六年春(973年3~5月间)崩。去世时实岁29岁半,虚岁三十一。
[注]恭帝去世时间史料未详细记载,据“春”字推断当在公历3~5月间。
思维导图:五代帝王世系。李克用并未称帝,但因李存勖、李嗣源都与其有关,故将其作为后唐第零代皇帝列入
分析与总结五代开始于后梁(907.6.1),终结于北宋(960.2.4),实际存在时间约52年半,不算曾经短暂入主中原的契丹(辽),共有5个朝代、14帝,平均每个朝代10.5年,每个皇帝平均在位时间3.75年——如果当时有大学,那入学时和毕业时的皇帝,很可能不是同一个了。
五代各王朝存续时间大致是:后梁16.5年,后唐14年(后唐政权正式建立比后梁灭亡时间早约1年),后晋10年,后汉4年,后周9年。时间上,存在16.5年的后梁一骑绝尘,而只有短短4年的后汉实在没眼看。
至于皇帝平均在位时间,统计如下:后梁5.5年,后唐4.5年,后晋5年,后汉2年,后周3年。后梁再次一骑绝尘,而后汉继续垫底。
在五代诸王朝中,一头一尾的评价有天壤之别,后梁口碑向来不好,而后周则因为世宗的雄才大略颇为人所嘉赏。但就数据来看,后梁皇帝平均在位时间高过后周近一倍,这一方面说明后梁政权内部比后周更稳定(后梁亡于外敌,后周被大将赵匡胤取代,便是证据),另一方面则告诉我们,建功立业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后周世宗在位仅6年,便基本奠定了天下统一的局势,五代时期皇帝中的效率之王,非后周世宗莫属。
以上简单梳理了五代中原诸皇帝的基本信息,借此也可以看出五代历史发展的一些趋势。下一期,咱们把视线投向南方,一起看看十国君主世系。
以上内容为本文作者据史料整理,公历年月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换算。主要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中国历代年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