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家推崇的道德?其实就是保持真性,保持你本来的、与生俱来的样子。在《庄子•骈拇》中就讲到“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
文中还以“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这一段话加以佐证,连野鸭、鹤都不能分别因其腿短、腿长而任意给它们接上一段或截去一段,因为这样做会让它们变得不伦不类,甚至是承受无妄之灾,对于人的本性,就更不能以某些人为炮制的教条去刻意改变或禁锢了。
天下万物各有各的自然本性,人也不能排除在外,从本质上说,人、物同理,人与野鸭、鹤也是一样,不能说这个人的本性不是你喜欢的那一类,你就要强行去改变人家,你觉得人家不符合你的标准,你就想重新塑造别人,这就是嫌野鸭的小腿太短,而想着去接上一段,嫌鹤的腿太长,就想截去一段,而不管野鸭、鹤的痛苦。
当你试图用仁义道德等教条去改变、束缚他人时,就是破坏别人的自然本性,这样的结果就是,别人可能活成了你的傀儡,你在精神上奴役了别人,成为了躲在别人背后用一双无形的手操控别人人生的巫师。
还有一种结果是,你的有为之心引起别人的逆反心理,你遭到了反噬,招来灾难。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是你剥夺了别人做自己的权利。所以你对别人的过多说教、输灌其实是一种恶。
在几年以前,我其实就知道了我的孩子生性内敛,不喜欢张扬,也不热衷于社交,甚至会让人觉得她木讷呆板。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改变她,从来没有要求她广交朋友,也不对她不爱打扮说什么。即便是她因为她本来就话少,不怎么主动跟我们联系,我也不会责怪她,只是我会在每个周末主动打电话给她,并且心甘情愿。
我知道孩子的性格,自然有弊有利,她内敛低调,能让她更好地保护好自己,她不喜欢外求,刚好能习惯独处,她不怎么爱说话,正好避免言多必失。
主要是,她的性格已然形成,不是我想改变就能改变的。我若是企图去改变她以更好地迎合世俗,那等于是我想干预她的人生。
我也从来不要求她去听一些充满了功利性的道理,更不想她做一个毫无原则性的滥好人。我就是让她在人生的路上自己去边走边悟,做她自己,守住她的真性。
作为一个信奉庄子思想的人,我明白,遵循人之天性有多么重要,这样,我不会违背了我的本心去刻意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不伦不类,也不会强行要求别人改变自己以符合我的预期标准,我只会遵循一点:能让你感到安心的,就是符合你的诉求的。
尊重自己的天然本性,遵循别人的天然本性,并因此去除有为之心,即是合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