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在新乡如何买房?

新乡房产老常谈 2025-02-08 18:52:44

2025年新乡房地产会怎样?要不要买房?要不要卖房?

老鸟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用客观的、全面的数据,对新乡楼市做了一次深度的盘点分析。

如果你在考虑买房,担心房价会不会降,纠结要不要买房、手里的房子要不要卖掉,一定要认真看完这篇文章。

这是你能看到的最全面、最有深度的新乡楼市分析了。

文章很长,全文5289字,预计阅读时间19分钟。

从土地供应、整体市场、楼盘情况和2025年展望四个部分讲清楚新乡楼市。

大家可以先点赞收藏,找时间仔细去看。

01

土地供应

先说土地。

有地才能盖房,这是一切的前提。

面粉的行情,也会直接影响面包的价格。

2024年新乡主城区一共卖了7块地,325亩,总金额是10个亿。

这是什么概念? 2023年卖了22块地,36个亿。 2023年新乡市财政收入是241.5亿,土地出让金占比15%,这还只是主城区的住宅用地。 卖了地接下来就是卖房。 2023年主城区住宅新房销售额是108亿,税收大概20个亿。 这两项加起来,已经贡献了20%还要多的财政收入。 再算上上下游的相关产业,占比还要更高。 所以,房地产是地方的支柱,这句话是真金白银验证的。 不要看网上说楼市要崩盘了,有些人还幸灾乐祸的拍手。

你想想:

如果2024年能再多卖26亿的地,政府还会费劲对路边停车位收费吗?

大家平时享受到的城市便利,有多少都是因为有房地产在默默的做着贡献?

再说第二点:

成交面积

2024年一共成交325亩,就算这些地全部开发,按照他们的容积率计算,能盖50万方的房子。

而2024年主城区一共卖了125万方的房子,

差了75万方。

明白了吗?

大家都知道现在房子不好卖。

所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现在在最初的土地环节,增量都在控制。

房子卖的少,那我土地卖的更少。

长此下去,逐渐的把供需关系给扭转过来,楼市也就健康了。

再来看第二张图:成交土地的价格走势。

可以看到2024年虽然卖的地少,但是整体的价格比2023年有了很大的提高。

高价,对应的就是好地。不管是地块的位置还是指标,都要比之前的要更好一些。

好地,对应的就是好房子,价格和销量也会比之前的要好一些。

这也是当下市场的一个趋势,后面会详细去讲。

这是2024年成交地块的明细,一共7块。

和平路午阳路地块、新中大道宏力大道地块、经开区地块大概率不会开发。

剩下的只有4块。

国悦城后期地块只有31亩(新飞大道向阳路地块)

东明大道人民路地块在团购,不对外

东明大道荣校路地块施工进展不顺利,能不能正常开发还不好说

平原路站前九街地块在高铁站,不一定大家都能接受。

老鸟之前发视频讲过,说2025年大家没有新楼盘可以选择,就是这个原因。

只能期待前些年没开发的地块有惊喜了。

这就是土地市场的情况。

新的增量在减少,后续的供需关系会逐步转变。

供应土地的质量在提高,后续楼盘的品质也会更高。

这些,会对市场产生潜移默化的、正向的、根本性的影响。

02

整体市场

再来说第二部分:整体市场

大家都在说市场不好,到底不好到什么程度?

来看一下这张图:

2024年主城区商品住宅成交125.12万㎡,只相当于2019年的三分之一。

这已经不是腰斩的概念了。

如果对宏观的大数据没有概念,再来看看具体的楼盘。

老鸟统计了从2020年到现在销量TOP10项目的情况。

可以看到:TOP10项目的销量也是明显的下降。从2020年的6669套,下降到2024年的3611套,降了将近一半。

TOP10上榜的门槛,也从当初的一个月36套,下降到只有16套。

一个项目平均一个月卖16套,就能进TOP10。这在之前也是不敢想象的。

这种下降的趋势会不会在2025年持续下去?

老鸟觉得不会。

这是老鸟统计的从2023年1月以来每月成交量价情况。

从图上可以看到:

2024年比2023年成交量少了30万方,主要差在了上半年。

因为2022年口罩需求积压,2023年放开后产生了一波报复性反弹。但从下半年开始就已经下降到月均10万方,一直持续到现在,稳定了一年半。

也可以说:抛开2023年上半年的特殊情况,这两年的成交量是基本稳定的。

两年的时间,没有再下降,我们基本可以推断:现在的新房市场,已经实现了筑底。

不管大家如何看待楼市,市场是有一批需求,稳定的、长期的存在。

这些需求,在二手房市场体现的更为明显。

这是近几年二手房成交量价情况。

可以看到,2024年成交量137.25万方,仅仅比2023年低了2万多方,比前几年都要高,并没有下降。

所以,看出来了吗?

需求一直都存在,只是大家的选择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2023年成交新房和二手房的结构分析。

二手房成交的套均面积是105㎡、套均总价是48万,价格是4604元/㎡。

和新房相比,单价、总价都要低很多,而且还是现房,当然更香。

新房二手房成交面积占比方面:

从2019年二手房只有28%,到现在已经达到52%,超过了新房。

所以:大家不是不买房,只是从原来的买新房,变成现在买二手房而已。

一二手合计的成交量,可以看的更明显。

相比于新房成交量的一路下滑,一二手合计的成交量,甚至出现了反弹,也不再是近期的最低点。

这就是2024年的新乡楼市。

虽然大家听到看到的新房成交量在下降,但是二手房的成交却是在快速的增长。

整体算下来,总的成交已经趋稳。

03

具体楼盘

再来看第三部分:具体楼盘的盘点

老鸟统计了新乡大约54个楼盘的数据。

截止到现在,未售的、加上没有取得预售证的,一共是29231套、333.48万方。

还记得刚才说的吗?2024年新房成交量是125.12万方。

按照这个速度,现有的这些房子,能卖3年。

这也是现在各个开发商销售压力大、土地卖不出去的根本原因。

但是,也别被这些数字吓住了。

这些房子的分布是不平均的。

我们来看这张表:分区域的房子存量。

大东区、主城区、北区的存量最高。

但也不能只看存量。

如果一个区域没人买,那他就算是只有一套房子,也照样卖不出去。

所以,去化率很重要。

南区环内环外的未售面积和占比都很低,可以重点关注。

但是南区环外未售存量的绝对值相对比较大,所以现在南区几个项目价格战打的很厉害,没有涨价的迹象。

东区未售面积和占比都在平均线以下,而且它能够吸引到全市的客户,所以价格和销量也都不错。

东北、东南以新入市项目为主,有待观察,但整体上东北比东南要好一些。

大东区可以直接放弃。

主城区存量虽然很高,但未售占比却在平均线以下。说明市场的需求量大,大家也可以关注。

西南区主要是城市之光和福润城两个项目,地缘客户可以关注。

北部片区主要是翡翠公馆和褐石公园两个新项目入市,存量供应比较多一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短期来看他们价格也不会有上涨的动力。

这里面涉及到具体项目,内容比较多,以后有机会老鸟再给大家详细展开来说。

2024年楼市的第二个现象:

价格重构

很多人问房价还会不会降,老鸟觉得25年已经不大会了。

大家关注的降价,主要是单个项目自身的纵向对比。

现在入市的项目,很多在入市之初,就以一个低于市场的价格入市。

典型的比如森林云墅、富美云墅。本来东区的价格在9500-12000之间,整体比较高。但是这两个项目入市的时候,直接把价格拉到9000以内。

还有迎宾府、泰和府,本来东北片区价格在八九千,他们入市也直接把价格打到了6000出头。

你想:他们直接以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已经降了一两千,自身已经没有太多的空间。

只有他们同区域的项目,迫于市场压力,被迫降价。

典型的比如铂悦府。从11000降到了9000。

这些新入市的楼盘,主动打破了市场原有的价格体系,拉低了片区的价格;周边的楼盘,也被动的进行了调整。

综合作用下来,新房的价格体系已经被重构,整体有一个很大幅度的下调。

这些动作,在2024年已经基本完成。

所以,2025年,新房市场的价格,整体来看会比较稳定,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第三个现象:

现房

这是老鸟粗略统计的楼盘交付情况。

现房楼盘:

人才社区、鲲鹏云溪湾、四季城、东哲牧野崇文、昌建铂悦府、蓝堡湾、华天珑悦、国信非常国际、新飞建业府、牧发融园、建业东悦城、建业东敬府、立拓华府、福润城、御港湾、智慧城、忆通新未来、华地云熙府、清华园、鑫洤龙禧

2025年交房楼盘:

九龙华府、国悦城、四季城、东哲牧野崇文、润华翡翠公馆、瑞景花园、宇信花与墅、通派牧云台、国城城市之光、昌建铂悦府、美居桃源里、建业美地云栖

现在已经是现房的项目有20个,2025年还会有12个楼盘达到现房条件。

这里面有按照计划交付的,还有很多赶工期提前交付的。

开发商为了让大家放心,真的是用尽了全力。

这些楼盘分布在城市的东西南北,能够基本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

而且,小道消息说新乡即将要求再建的新楼栋,要主体封顶才能办预售。

所以,大家可以庆祝一下:虽然政府没有出政策,但现房销售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了。

这就是新乡楼市具体楼盘的情况。

总结一下:各个楼盘没卖的房子还有很多,开发商鸭梨依然山大。

也正得益于此,各个楼盘主动被动的调整了价格,加快了工期,形成了绝对的买方市场。

对我们买房人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

04

2025年展望

最后,对已经开始的2025年做个展望。

老鸟认为,2025年的新乡楼市会出现的几个现象:

依然很难

上面虽然提到了各种好的预期,但2025年依然会很难。

土地的供应虽然下来了,但现有的库存还有那么多,消化还需要时间。

成交量虽然稳住了,但认知的转变还需要时间,悲观情绪依然是主流。

所以,开发商朋友,还需要继续煎熬,不要飘,把产品做好、把优惠给足,保住销量和现金流,撑过这个过渡期。

老鸟大概的估计,这个过渡期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想买房的朋友,抓住这个买方市场的时间窗口,多去看房,遇到合适的就可以下手。

现房销售

上面已经提到,现在市场上现房项目大概有20个,2025年要交房的还有12个。

到2026年,交房项目会更多。

以后大家买房,就不用再担心延期降标之类的事情了。

看实景买房、即买即住。

不用担心货不对版,更放心。

新房二手化

我觉得这是对新房最大的促动。

上面已经讲过,市场的需求存在,只是习惯变了,大家都去买二手了。

就是因为二手是现房,单价总价更低。

能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就更容易有销量。

现在新房都变成现房了,价格也大幅的回调,和二手的逻辑完全一样。

但新房的房龄、小区的品质、交付的标准,整体要比二手房好很多。

同样的条件下,大家肯定又开始选新房。

所以,新房二手化的基础条件已经基本实现,那新房销量的反弹,也就是大概率的事情。

分化

这是很多人都在讲的事情。

但是,他们讲的都是价格和销量的分化,其实是结果。真正的原因,是大家购买行为的分化、市场产品的分化。

在购买行为上:

随着近些年市场水平的提高,原来的刚需盘大家已经看不上了,都想要更好的房子。

这是认知层面。

还有能力层面。

因为上面讲到的价格体系的重构,原来的所谓改善盘价格降了下来。

这就导致原来只能买刚需的预算,现在能买改善了。原来买南区北区的钱,现在能买东区了。

这是分化产生的底层原因,会推动改善产品销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产品的分化

现在新入市的项目,自身的规划设计理念、交付的标准,比之前的老项目要好很多。而且近两年新拍的地块,土地的指标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可以去做更低容积率、更低楼层的产品。这也在供应端实现了分化。

基于这两点,才导致当下市场分化现象的产生。大家都去买好的房子,不好的房子会越来越没人买,价格也会越来越低。

而且,现在新乡配售型保障房也已经入市,价格更低,会进一步分流刚需的买房客户,导致刚需产品的价格进一步下降。

房票

最后,说房票。

这是对楼市最大的影响,立竿见影的。

2024年底时候,住建局已经向开发商发布了征集房源的通知,现在已经征集了6000多套房子。计划拆迁5个村子,到时候直接用房票安置,今年就要落地执行。

离我们最近的郑州,房价跌了好几年卖不动。房票一出来,很多项目直接清盘了。

房票,会快速的消化库存,立竿见影。

所以,期待吧。房票推出来,新乡楼市立马会有转折性的变化,市场一下就热了。

最后,聊一下老鸟对2025年新乡楼市的一些看法:

现在的新乡楼市,就好像一辆长途行驶的火车,是一个封闭的空间。

就像现在没有开发商拿地、没有新楼盘入市。

我们都处在这列车上,经历一场存量的博弈。

如果你上车之前已经带好了干粮,能够支撑你走完这段路程,那你就可以安心的看着列车员推着餐车走来走去,不用理会。等火车到站之后,去选择更多样、更美味的食物。

如果你上车之前没有带干粮,在半路已经饿了,你可以选择饿着肚子撑到火车到站,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买火车上的盒饭,填饱当下的肚子。

列车长为了卖更多的饭,变着花样的增加口味,还把价格降了下来。

你可以质疑怎么会有人买火车上的盒饭,明明到站了有更好的选择。

但火车上的盒饭,就在这一趟趟的来回里,被你身边的人买完了。

而火车到站,大概率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老鸟一直讲:买房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只要你接受、认可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上火车带不带饭,在火车上买不买饭,其实都可以。

给大家一些具体的建议:

房子,现在已经回归到了居住的属性,是一件商品。

我们以看待一件正常商品的眼光,根据自己的情况,按需购买就可以,不要过于关注价格的波动。

如果你考虑好了,想买房,那就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的买更好一些的房子。

能买新房就买新房,买不了新房买次新的。

记住,能力范围之内,买更好的。

如果你有多套房,考虑卖,那就尽快。

等到现在的期房变成现房,在现在的价格和供应体系下,老的二手房会越来越没市场。

最后的最后,再感慨一下吧。

2024年很差。

每年结束的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慨,觉得经历了人生最差的一年。

但生活还得继续,抱怨解决不了问题。

新的一年开始了,让我们抛开过往,重新出发。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我是老鸟,一个在新乡卖房子的

点赞关注,给你更合理的买房建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