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改革减还是加?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在这里!

哲学思维逻辑英语 2025-04-10 13:51:15

目前关于如何减轻中考压力的改革兴起,有的地方取消考小四门,有的地方对某些科目实行开卷考试。总的思路是考试科目越少越好,越轻松越好。但这样的思路能从根本上解决应试教育的痼疾吗?答案是否定的!

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以知识记忆为核心的教育,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牢固记忆的教育,是通过反复大量的机械练习以通过考查获得升学资格的教育。

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只要是应试教育,所有与其逆向而行或者只从程度上有所改变的改革都难以为继。

具体看,如果取消某些科目或者开卷考试,只能导致学生忽视这些科目的学习,例如2018年浙江高考改革将物理列为选考科目后,选考人数骤降30%,严重影响了基础学科发展(中国教育报,2019)。其次,开卷考试在实践中也将演变为更复杂的记忆要求,学生需要熟记知识点位置而非理解内容本质。不必怀疑,没有学生会愿意头昏眼花地对不考或开卷考的科目进行学习甚至反复地练习。

显然,改革的根本出路还应集中于如何改变应试教育,彻底取消以有限知识记忆为核心的传统基础教育,代之以以无限知识了解为核心的现代基础教育。类似的改革已经出现,初步显示了现代基础教育的性质。例如上海某实验中学的跨学科课程改革显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提升27%,同时记忆负担降低40%(华东师范大学,2020);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制"改革也证明,个性化教学可使学习效率提升35%。国外的教育改革也基本如此,例如新加坡教育部推行的"思考型学校"计划表明,通过案例讨论、项目学习等方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显著提高(Tan,2019)。

现代基础教育使学生只需轻松开心地广泛大量了解众多学科知识全貌和原理,首先做到见多识广,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同样是轻松开心地针对所了解的知识接受符合身心成长规律和实际社会阅历的理解能力培养和见解能力培养。更为主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将不断明确自己的兴趣是什么,特长在哪里,真正实现人尽其才的教育。最明显的改革是不需要进行大量反复的知识记忆性练习,不需要考查任何深奥复杂的专业性知识,所有这些都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甚至职业培训之后的事。

由此可见,中考改革不应纠结于"加减法",而要进行教育范式的根本转变。正如杜威所言:"教育即生长。"只有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知识广度、思维深度和个性特长的教育体系,才能突破应试教育的窠臼。这需要全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这场深刻的教育变革。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