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你听说了吗?咱们中国医生把猪肾装人身上了,还能尿尿!”老张的老友老李端着茶杯,满脸兴奋地嚷嚷。老张,今年65岁,是个退休的铁路工人,家住西安郊区的一个老小区。他年轻时扛过枕木,修过铁轨,身体硬朗得像块钢板。可这几年,他被慢性肾病折腾得不轻,尿毒症晚期,每天靠透析吊着命。听到老李这话,他眼睛一亮:“真的假的?那我是不是有救了?”

老张的故事,不是个例。在中国,像他这样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超过百万,可每年能做肾移植的不过万把人。供肾紧缺,像一座大山压在患者和家属心上。就在2025年3月25日,西安西京医院传来重磅消息:他们成功把一只多基因编辑猪的肾脏,移植到一位脑死亡患者体内。手术刚结束,猪肾就红润润地“开工”,当场尿了出来!到4月3日,这颗移植肾已经稳稳当当工作了9天,功能良好。这事儿一出,朋友圈炸了锅,老张也忍不住拉着老李问:“这猪肾真能救我吗?”
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实打实的医学突破。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件大事:猪肾咋就跑到人身上了?为啥这事儿这么牛?对老张这样的患者,又意味着啥?
老张的“透析人生”与肾病的“死结”老张是个地道的陕西汉子,生在渭河边,长在铁路旁。他年轻时是工友眼里的“铁人”,扛百斤麻袋不喘气,冬天修铁轨手都不抖。退休后,他本想享享清福,每天喝茶遛狗,带带孙子。可五年前,他查出高血压没当回事,拖到后来肾也坏了。医生告诉他:“你这是慢性肾衰竭,得透析,不然活不了多久。”从那以后,老张每周三次往医院跑,每次透析4小时,针扎得胳膊全是眼儿。
“透析跟抽命似的。”老张常跟老伴念叨,“躺那儿像个废人,出来腿软得站不住。”更糟的是,透析只能续命,不能治根。他在肾移植名单上排了三年,愣是没等到合适的肾。老伴急得掉眼泪:“老张啊,你可得撑住,别扔下我!”可供肾哪儿找?老张不是没想过,可亲戚配不上,外面买又怕犯法,只能干等。

在中国,像老张这样的患者太多了。数据显示,终末期肾病患者超百万,可每年同种异体肾移植才1万多例。器官短缺,像个死结,解不开。很多人等不到肾,就这么走了。老张听说过美国有个病人移植了猪肾,挺羡慕,可没想到,这事儿在中国也成了!
猪肾移植:从“天方夜谭”到“手术台奇迹”2025年3月25日,西安西京医院的手术室里,一场“人猪联手”的戏码上演了。主角是泌尿外科的秦卫军主任和他的团队,指导是大名鼎鼎的窦科峰院士和肝胆外科的陶开山主任。他们把一只多基因编辑猪的肾脏,移植到一位脑死亡患者身上。这位患者家属无私同意参与研究,给了医学一个宝贵的机会。
这只猪可不是普通的“二师兄”。它来自成都中科奥格公司,42.5公斤,O型血。经过基因改造,敲掉了3个会引发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基因,还加了两个人类基因:一个管补体调节,一个管凝血调节。简单说,这猪肾被“改装”得更像人肾,尽量不让身体“认出”它是外来货。
手术那天,团队忙得热火朝天。先把猪肾取出来,灌注保存,然后跟患者的血管接上。血流一通,奇迹来了:猪肾瞬间变红润,软乎乎地“活”了,当场就挤出尿液!术中超声一看,血流顺畅,没一点排斥的影子。接着,他们把猪肾的输尿管接到膀胱上,顺手摘了患者坏掉的双肾。6小时15分钟,手术稳稳收尾。
到4月3日,这颗猪肾已经在人体内干了9天活儿。每天产尿正常,功能杠杠的。研究团队盯着各种指标,观察得仔仔细细。秦卫军主任说:“这9天,给了我们信心。异种肾移植离临床又近了一步!”

老张听老李讲完,纳闷:“为啥不用猴子,非用猪?”这问题,不少人都有。其实,上世纪科学家就试过用猴子做异种移植,可结果不理想。猴子跟人虽近,可排斥反应大,繁殖慢,成本高,器官还小,感情上也让人别扭。相比之下,猪成了“香饽饽”。
为啥选猪?专家潘登科解释得明白:
大小合适:猪肾跟人肾差不多大,装进人体不别扭。生理相似:猪的器官功能、代谢指标,跟人很像。繁殖快:猪一胎多崽,周期短,养起来省钱。改造方便:猪基因好编辑,能去掉“坏基因”,加上“好基因”。风险低:猪传病几率比猴子小,安全更有保障。老张听完,拍大腿:“这猪还真不简单!那它咋不排斥呢?”答案在基因编辑上。这次用的猪肾,敲掉了3个“捣乱基因”,加了2个人类基因,还灭活了逆转录病毒。简单说,就是把猪肾“伪装”成人肾,让身体“认不出”它是外来的。
异种移植的前世今生:从失败到希望异种移植不是新鲜词。早在1920年代,医生就试过把动物器官移植给人,可都失败了。为啥?超急性排斥反应太猛,免疫系统一见外来器官就开火,血管堵死,器官坏掉。后来,科学家发现,猪身上有种叫α-1,3-半乳糖苷的糖分子,是排斥的“罪魁”。敲掉这基因,排斥就小多了。

2017年,基因编辑技术(CRISPR)成熟,猪器官移植开始起飞。2021年,美国把猪肾接在脑死亡者腿上,试了54小时,尿出来了。2025年3月,美国又把猪肾装进活人体内,62岁的理查德·斯莱曼成了全球首例,术后恢复不错。中国这次的手术,虽是用脑死亡者,但9天持续工作,意义不输美国。
窦科峰院士说:“**异种移植研究进入加速期。**这技术,能解器官短缺的燃眉之急,给患者争取时间。”老张听了这话,眼里有了光:“那我是不是也能等到了?”
猪肾移植,离老张还有多远?老张这样的患者,最关心啥?啥时候轮到自己。这次西京医院的突破,给了希望,可离临床还有路要走。秦卫军主任说:“9天只是开始。我们得搞清免疫排斥、凝血障碍、感染风险,才能用到活人身上。”
现在的问题有啥?
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解决了,可慢性的还得观察。病毒风险:猪肾里的潜在病毒,得确保不传人。长期功能:9天不错,可几个月、一年后咋样?得试。美国那例,病人活得好好的,说明技术可行。中国这例,数据更全,为下一步铺路。专家估计,5-10年内,异种肾移植可能走进医院。老张算了算:“我65了,再撑10年,75岁还能换个猪肾,值了!”

老张出院那天,阳光洒在医院门口。他拄着拐杖,老伴搀着他,脸上多了点笑。他跟老李说:“这猪肾真成了,我得好好活,等着换一个!”老李拍他肩膀:“没问题,咱‘二师兄’靠谱!”
这次突破,不光是老张的希望,也是千万肾病患者的曙光。器官短缺这道坎,靠猪肾或许能迈过去。窦科峰院士的话掷地有声:“**异种移植,是医学的未来。**它能让更多人活下去,活得好。”
你家有老张这样的亲人吗?别急,科学在加速,医生在努力。未来某天,猪肾真能救命,老张也能再喝茶遛狗,陪老伴看夕阳。咱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西京医院微信公众号,《我国成功实施多基因编辑猪-脑死亡受者异种肾移植》,2025年4月3日。北京青年报,《猪肾移植人体:异种移植的突破与前景》,2025年3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肾移植技术进展与挑战》,2024年版。窦科峰等,《异种器官移植的免疫机制与临床应用探索》,《中华医学杂志》,202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