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则天,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男权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奇迹。在通往女皇道路和50多年的执政生涯里,她以女人少有的韬略和智慧、为大唐王朝前期的盛世承前启后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出身名门,有幸选秀入宫,以自己的聪慧,深得两代皇帝的宠幸与信任。在龙潭虎穴,刀光剑影的深宫,在与老臣、宗室,外戚等各种势力的较量中,显示了自己出色的谋略和能力,多次险中取胜,最终登上了女皇的宝座。
“女主临天下”的罕见的传奇,武则天这一富有历史魅力的名字经受了无数后人的褒美与贬 詈。然而在对其各种争论中,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唐王朝290年、21个帝王中的历史,有55年是由这个女皇导演的。
武则天夺取皇位的心机及手段是高明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她翦除了一批政治老臣。大力培植拥戴自己的官僚队伍,组织了一支为其所用的核心队伍——“北门学士”(特许从宣武门出入者)。这批学士,从武则天由皇后到皇帝的多年里,在制定政治策略,改号治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则天的政治作为有其自己的特点,其中颇具有特色的是给人希望的用人政策。为了广延人才,选精干贤能,她第一个设立了“自举”制度,规定九品以上的官员及百姓都可以自己举荐自己,以求升职或做官。她首创了殿试制度;初置武举,招收有武艺之人;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度。在位55年,共录取进士超千人,成为科举史上的奠基阶段,她大量选拔的治国能臣,不仅成为武则天许多治国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而许多都成为后来开元盛世的肱股之才。
武则天继承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基本国策,重视经济发展,她的《建言十二事》中有五条都是关于农业的,其中把“劝农桑、薄赋徭”为第一条,并从唐高宗即开始实施。
她“广开言,杜谗口”,善于纳谏;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即使有语言冒犯,也能宽容,不予追究。有的谏言,直言不讳,甚至涉及她的私生活,也能大度包容,并不降罪。在她统治时期,很少有人因直谏获罪的,因之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有很大作用。
她注意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维护对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在河西和西域地区大兴屯田,先后派兵打败吐蕃、突厥、及契丹对边疆地区的侵扰,恢复了安西四镇(于阗、龟兹、焉耆、疏勒)恢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保障了中原及东北地区的安定。
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爆发过徐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了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农民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得以较大发展。经济的繁荣,带来人口的增长,武则天时期的人口,由唐高宗后期的380
万户增加到610万户,人口达3714万之多。武则天执政时期唐朝国势仍在持续上升。她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把唐朝国势推向极盛这一历史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
武则天被该诅咒的劣行,是人所共知的酷吏之政,镇压各种反对势力的手段名目繁多,不忍举例。这种吕后、则天式狭隘极端手段在历史上是少见的。但杀人虽多,却没有动摇她的统治基础,相反得到了广泛的庶族势力的支持。这是因为所杀的反对派,大都是李唐宗室和权重位高的关陇士族。
公元705年,叱咤风云半个世纪的武则天寿终正寝,临终嘱咐儿子李显为其竖碑但不立传,留下了“无字碑”之谜,也许她明白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只有让后人去评判,她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