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家国情怀
张曙辉
我父亲张靖武,安徽省霍山县人。1918年8月出生,2016年9月去世。1932年4月,父亲不满14岁入伍。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后,父亲随霍山独立团参加红27军,从岳西、潜山、桐城、舒城转回金寨打游击,1932年11月底编入红25军。
1934年6月,红25军在六安龙门冲十八盘(现属六安西河口乡)休整,这里离父亲的家乡霍山县新店河印墩冲约20多里路(两县交界之地),父亲请假和他的排长各带一支步枪回家,看望我爷爷奶奶。这也是父亲随红军部队征战两年后,第一次回家探望爷爷奶奶。因怕被国民党政府探子发现,给我爷爷奶奶带来麻烦,父亲在家中坐了一会,就随排长赶回了部队。这也是父亲与爷爷奶奶的最后一次见面,父亲随着红25军长征后离家乡越来越远了。
1937年10月国共合作后,父亲在延安抗大三期学习时与同乡吴克仁(吴毅烈士)合照了一张穿八路军制服的相片寄回家中。那时因国共合作抗日,我爷爷奶奶才又一次从相片上看到了父亲的容貌。

父亲(左)与吴克仁(1943年3月牺牲)
1945年2月,父亲随王树声司令、戴季英政委到豫西,同年10月,到中原军区驻地湖北宣化店。这里离我的家乡霍山县只有200多里路,离父亲1934年随红25军在罗山、周党一带打游击的地方很近,可后来因突围战事紧张,父亲没有机会回家探望父母。
1947年后父亲到湖北江汉县工作,1949年3月他带领部队攻占了湖北孝感、广水,因忙于剿匪、征兵、征粮,巩固地方政权,这里虽然离家乡只有200多里路,也没有机会回家。全国解放后,又忙于工作,只是把自己的津贴寄给父母报平安。
1950年9月17日,湖北军区决定抽调我父亲这个团共2000多人,配属军委特种兵炮兵部队到东北参加东北边防军,随时准备出国参战。9月18日,我父亲(时任政委兼团长)带部队乘火车北上。

1950年9月父母在丹东结婚照
1950年10月19日,父亲随炮二师29团从集安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炮29团政委。

父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唯一一张相片
1951年11月,父亲回国到石家庄炮三基地工作,1952年8月,到佳木斯炮兵第五汽车学校工作,负责培训坦克和汽车驾驶员,输送到抗美援朝战场。
1953年1月底,快过春节了,我的一个大约七、八岁宗亲小孩放鞭炮玩,不幸将鞭炮扔到我爷爷奶奶住的房顶上,那时农村的房屋都是茅草房,因天干物燥引起大火。我奶奶赶紧把身体不好的爷爷从失火的屋中救出,想到我父亲从东北寄给她的钱和布料,她又冲进屋中抢救财物,因大火封门,被烧死在家中。我父亲收到老家发来的电报,因忙于工作和审干没有请假回家。
1953年6月,我爷爷因病去世,我父亲才请假,带一个警卫员从佳木斯到沈阳,又到天津转蚌埠,辗转一个星期才到家奔丧。时隔19年,父亲与我爷爷奶奶已是阴阳两隔,只能与五个姐姐痛诉衷肠。父亲这一生虽比不上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但也是为党为国为民工作兢兢业业,舍小家为大家,忠孝不能两全,这也是大别山之子的高尚情怀。

父亲的手书

晚年的父亲
文章来自公众号小军话军史,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