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敦煌石窟始建于秦朝建元二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时间,其中包含了早期的禅窟、中央塔柱窟、后期的殿堂窟、中央佛坛窟、大佛寺、涅盘窟、七佛窟、影窟、僧房窟、瘗窟等。
一、古印度石窟形制印度现存的洞穴已超过一千个,不仅是佛教,还有耆那教、印度教等,它们大多位于德干高原西北地区,多为玄武岩,更适宜于洞穴的挖掘。
古代印度石窟形态,有一个构造演化的历程,从一开始模仿苦行僧的木棚洞穴,到后来的洞穴,既有居住的功能,又有崇拜的功能。因为印度的天气很热,所以这里的洞穴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可以让印度的和尚们在这里修炼。
早期佛教、耆那教的洞穴结构相对简单,而印度教则多以华美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石窟与雕像相结合,既是建筑的雕塑,又是雕塑的建筑。
在古代印度,最具代表意义的是洛摩斯·里希的洞穴,它建在巴拉巴尔陵,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在一个叫“罗默什”的地方。
巴贾石窟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中叶,也就是巽加时期。卡尔利支提石窟,建于安达罗时代,约在1世纪晚期到2世纪早期。杜尔迦莱钠洞窟,始建于公元前一世纪到二世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洞穴之一。
贝德萨的洞穴大约是在公元前一世纪被挖掘出来的。纳西克石窟遗址,大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开凿。贡图帕利的洞穴,建在印度的安得拉,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末期。
建于公元2-10世纪的康赫利佛教,是印度世界上排名第三的巨型佛像,上面只是印度最具代表意义的洞穴。从石窟形态上看,对敦煌的影响最大的是“毘诃罗”和“智提”两种。
“毗诃罗”为梵文的音译,意为“精舍”“僧房”,是供僧人起居、禅修的洞窟。毗诃罗石窟的格局大体是以大型的方穴为主体,平面,除了进洞口壁以外,在左右壁之下,还挖出几个小的洞穴,有些只能供一人居住。
这个洞穴造型是仿照地上的砖石房屋建造的,中国人把它叫做“和尚窟”。佛教是古代印度的主要窟型,这和古代印度的佛教修行方法有关,他们常利用小的分支来进行禅修、静思等,以获得自我的自由。
古代印度佛教中的“阿阇黎”石窟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单室型”。以库德石窟第六号窟为例,其洞穴由前廊、主室及雕有蠕满坡刻的后室厅构成,是一座早时期的单室式的毘婆罗窟。
第二种是多室型。如阿旃陀石窟第1、2、4窟;巴贾石窟第5、6、11、13、17窟等。
组合型。例如,如开凿于公元前2世纪中叶的比德尔科拉石窟第3、4窟,第3窟为支提窟,第4窟为毗诃罗窟,二窟为一对,两窟共有一座厅堂,说明这二窟为一较大寺院所拥有,并把供禅坐及祈祷之用的洞穴集中在一处。阿旃陀石窟第19窟也是一类复合式的洞穴,其前窟为正方形,两侧分别开有较多的小窟,后有智提,此类群窟也在埃洛拉石窟第10窟和巴贾石窟11和12窟中发现。
毗诃罗窟在印度石窟中广泛分布,如阿旃陀石窟东西长550米,全窟共30个洞窟,除5个支提窟外,其余25个洞窟均为毗诃罗窟。
公元7世纪初,玄奘大师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曾描述过这座寺庙的壮观景象:“精舍四周雕镂石壁,作如来在昔修菩萨行诸因地事。
证圣果之祯祥,入寂灭之灵应,巨细无遗,备尽镌镂。伽蓝门外南北左右,各一石象。闻之土俗曰:此象时大声吼,地为震动。”
两扇门前分别有一尊石雕,学者们称这是在阿干陀窟16号窟前刻有一尊巨大的石雕。五世纪时,在笈多王朝时代,又一次挖掘了这一地区的阿干陀窟,虽然那时佛教日渐衰微,但仍有许多人对此进行了挖掘。
阿旃陀石窟1-2窟,建于5-7世纪,石窟造型为“毘诃罗”,兼具僧房和佛殿两种用途,而其后方的圣殿与智谛窟的风格也不尽相同;
内殿的大门较窄,圣殿的面积较小,顶部较矮,其内的菩萨体型较大,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出了佛陀的雄伟。
尼兰陀寺始建于笈多时代,是一幢砖木结构的寺庙,它的建筑格局是由一系列的和尚院子和佛殿结合而成。
每个和尚的院子都是四四方方的,四周都是一些小屋,里面有走廊,中央是一个宽阔的露天院子,和尚院子的大门朝西边,和西边的佛殿对着,这是一个很像的寺庙。
贝德萨石窟始建于2世纪晚期,它的造型很特别,它的主体为一座拱顶式的“马蹄”型,但不设沙坝,而沿四周各挖出11个小型洞穴,这是“支提”和“毗诃罗”两个洞窟的组合形式。
后期的毘诃罗石窟形态日趋成熟,四壁及柱壁均刻有壁画与浮雕,其与毘阇罗组合,或挖出一处无规则的洞穴,或挖出一座殿堂,兼具起居、冥想、祈祷等作用。
二、敦煌石窟中的禅窟敦煌早期的洞窟造型,多受印度和西域两种类型的洞穴形态所左右,尤其是敦煌的佛教造像,具有明显的古代印度洞穴形态特征。
禅窟是供僧人禅修的洞窟,也被称为毗诃罗窟,禅窟形制是在古印度的毗诃罗窟基础上形成的。禅窟在中原地区比较少,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的石窟和敦煌石窟中。
克孜尔石窟的禅穴分布着零星分布的几个小穴,每个小穴的四周都设有旁厅,供信众们静思或起居。
新疆吐鲁番市土峪沟石窟第3-15窟,前面是一个与石窟主体相似的正堂,后面有一条通道通往各主要墓室。
敦煌石窟禅窟前有窟龛,两侧墙壁上开有一条只能容纳一人通过的小小洞窟,以供僧众打坐。因受人手和物质条件所限,佛教寺院建筑空间狭小,建筑简陋,多分散在山崖上,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格局。
莫高窟是一座多室的佛教寺院,它是在主体建筑的四方空间内,凿出一些小型的洞窟,以供僧众在其所能容纳的狭小空间内进行禅修。敦煌佛教寺院佛教寺院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以石窟主体为中心,多以大型石窟及周边附属石窟为主,以莫高窟南部为中心,发现3个石窟,其形成年代大致可追溯到十六国后期到西魏之间。
第一个是北朝后期,编号267-271号,始建于北凉间,洞穴平面为纵向长方形,顶部为一座浮动的斗四式棋盘式建筑。
西墙有一圆形拱门,内有一座交足的弥勒佛,左右两侧有两个分支,是为禅房,是为和尚们静思静修之用,该洞窟的四个分支,即267,269,270,271;
这五个洞窟实际上是一个洞窟,其中268窟是主体,其他洞窟都是禅窟。267号窟坐南向北,位置在268窟的南侧。
第269号洞坐南向北,其位置在268窟的南侧,紧邻267号窟;第270号窟,在268窟的北侧,面朝南,第271号号,在268窟的北墙的西边,紧挨着271号洞,面朝南。莫高窟第267-271号窟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洞穴。
第二个石窟为北魏421号窟,其前为“人”字形的窟顶,后为平顶,为“人”字形。
第三个是西梁285号窟,该洞窟为覆斗式屋顶,西侧有三个壁龛,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圆形壁龛,里面有一尊端坐的佛像;
左右两边有一个圆形的圆形拱门,南面的壁龛里塑禅僧像一尊,雕像保存完好,北侧龛内也塑禅僧全身。洞窟南侧和北侧分别设有四座小佛寺。
第285窟北壁上刻有西正大统4年及大统5年的偈语,可推断该窟建于538至539年,主体面积6平米左右,左右两个禅窟各1平米左右,只能容纳一人参禅打坐。
这种覆盖式洞穴形式,早在北朝石窟中就出现了,并逐渐成为了隋唐石窟的主要形式。
第二类:专门供僧众参禅用的单体禅穴,它们都坐落在莫高窟北部,数量多达60余间,多数为正方形,有些为椭圆状,内有禅床,没有炉灶,每一间禅穴的规模都不大,只有一到两平米。
第三种类型:多室禅窟,位于莫高窟北区,大约有10个,多由前室、中室和后室组成,并且中室两侧有一至五个不等的耳室,耳室和后室多有禅床,无灶台。
三、敦煌石窟中的中心塔柱窟敦煌中央塔窟,前有斜坡顶,后有平顶,在主体空间的中、背面,开凿了一座方亭,作为宝塔的标志,四方塔,左右两个层面,都有一座小龛状的雕像,故又称此型“塔庙窟”。
古代印度的契底窟,在传播至西域及敦煌一带时,形态有所改变,敦煌中央塔窟的中部中部已无一座斜壁,而改为一座正方形的中央塔。
中央塔窟分布于新疆克孜尔、吐峪沟、库木土喀,甘肃敦煌石窟,文殊山,马蹄寺,麦积山,山西云冈石窟,河南巩县石窟,均保存有中央塔窟。
虽然各时期、各地区的风格各有不同,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中央塔,却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图峪沟石窟首阶段的两个早期寺庙分别修建在东和西两区北侧的台阶上,它们所处的位置是吐峪沟石窟遗迹北侧的最好地段。
其中第18窟为洞窟组合,以第18窟塔庙窟为中心,僧房窟及附属储藏窟环绕在周围,洞窟分上、中、下三层排列。第18号窟方塔与四周墙壁间有一条环状通道,这一点与后期中央塔窟的作用相吻合。
结语古代印度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洞穴形态为“毘诃罗”与“智蒂”两个洞穴,伴随佛教的东移,其石窟形态及造像风格亦随之传播至西域及敦煌一带。
敦煌石窟的初期禅穴形态主要是以多室、禅穴为主体,其禅修是受佛教前期流行的禅修方法所影响。古代印度的契提石窟,在前期较为简单,无雕饰,无佛相;晚期则在窸堵窟的坡头,又增添了一些佛像。
到了敦煌后,正殿不再建斜栱,改为正方形的中央塔形,塔身与顶部相连,在主体建筑的前面,又添了一个“人”字形的屋顶。
敦煌石窟中的禅穴及中央塔窟,在形态上具有强烈的古代印度风格,但与西域等地的洞窟形态及中原木造的特点相结合。
由此可见,敦煌石窟的初期禅、中塔窟形态,具有明显的多重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