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三兽渡河象征着佛教三藏经典的汉译本,早在西晋和十六国时期就已经流传开来,但在隋朝之前的佛教材料和文化中,却完全找不到相应的影像;
而库车古姆吐拉石窟唐代壁画,泉州开元寺佛塔上的三兽渡河壁画,都是我们认识这类影像的珍贵材料。
由于地处偏远,加之时间较短,三兽渡河意象至今未得到学术界应有的关注,本项目试图通过对佛教经典记载的解释,对此类意象的含义进行解读,并对其出现的时间和空间环境进行解读。
一、两处遗存三兽渡河图像的基本情况目前所知道的三兽渡河的影像,无论是南北朝还是隋代都没有出现过,唐、宋两代都只在新疆库车的古姆吐拉石窟和福建泉州的开元塔发现过,而18-23窟都是向东向西的,只有24窟是向北向南(图1)。
18号窟为长方形券顶窟,19号窟为长方形穹窿顶僧房窟,20号窟为长方形平顶窟,21号窟为附加侧道方形券顶僧房窟,22号窟为附加侧道僧房窟改造所成礼拜窟,这些洞窟墙壁基本素面。
23穴为带主体、后两间的洞穴券顶洞穴,墙上绘有一幅经典的龟纹风格的壁画。24号洞穴位于洞穴的一角,它的体积比其他洞穴要小,是该洞穴群中建造时间最短的洞穴。
24穴是一种矩形的圆顶洞穴,横宽252厘米、进深320厘米、通高328厘米(图2)。在它的顶部,有一幅壁画,它的中央有一前一后两个横向的矩形格子;
前一格内绘制白色的象、马、兔三兽向左方奋力行进,大象在前,马随其后,小兔最后,周围表现荡漾水波纹,以示三兽处在涉水状态。
中脊的左边尚有一条团纹样的带子,左边的券腹处还残留着三行十四个身跏趺而坐的一千尊佛像(图三和四)。洞窟墙壁上的壁画,几乎都被摧毁了。千尊佛像无横档无装饰,与团花纹相结合,都是唐代汉地佛教的艺术形态。
从这些壁画的特点来看,应该是公元8世纪的唐代安西都护城遗址,因为后来被吐蕃和回鹘统治的时候,唐代的美术得到了一定的传承,所以这幅画的出现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库木-吐拉石窟是古代龟兹都城附近一座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在龟兹王国、唐代安西都护府和回鹘王国时期均有修建,规模宏大。
《库木吐喇石窟内容总录》记载了窟群区第24窟现存的“三兽过江”的壁画。此穴位于第18-第24窟一群洞穴群中,为北朝样式。
各窟门券顶中央脊处的天空相图遭到了较大程度的损坏,作者根据现存的壁画及早期德国考察队所拍的照片,对其进行了复原。
天井中脊外端画面中象、马、兔三兽向窟内方向行进,三者由前而后相互叠压排列,以绿色背景作为河流,代表三种层次修行者。
然后是油锅,有单膝跪地,双手舞动的饿鬼,有单膝跪地,有双手合十的,有头顶光明的,还有前面三只神兽,象征着五道轮回。
中央是两个浑身冒着火光的人影,一者是光秃秃的,一者是光头,两者是头顶上的肉冠,一者是头顶发光的佛像,这三者,便是罗汉,辟支佛,威仪,都是成就了三种境界的人。
之后表现油锅、单腿跪坐并挥舞两手饿鬼、单腿跪坐合手之人、端坐并有头光天人,连同前方三兽,代表五道轮回。而在最里面,则是三尊圣人,分别是佛陀、辟支佛、阿罗汉尊者,象征着证得涅盘之地。
总体表现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修士,他们突破了死亡的桎梏,从而达到了真正的解脱(图5、图6)。在50窟的主室前壁上,发现了一朵莲花的形象(图7),这一点很值得注意。
泉州开元寺分南北两个仿木塔,都是八角五层楼阁式,有东塔名镇,西有仁寿之称。二塔始建于唐、五年,在北宋初期被一场大火烧毁。在南宋中叶,曾重修过一次木塔,但很快就被烧毁,后来被重新建造成了两栋砖砌的佛塔。
到了南宋后期,嘉熙元年和淳佑十年,西砖塔和东砖塔都被重建为石塔。东-西二塔因建造精细、雕刻精美而著称,学术界对二塔的浮雕影像内涵及含义已有较多论述,但对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东塔基坛三兽过江意象则未作过专题研究。
东塔高48.27公尺(图8、图9)。东塔正八棱面基祭坛四周嵌有石刻,基坛四方阶道两侧各2块,四隅各6块,凡有40块石板,每块长约100厘米、高约34厘米。石碑上刻有佛教本生、佛传、譬喻、阿育王和高僧等图像,其中以佛传图像最多。
“三兽渡河”与“三车出宅”两石板浮雕,左右邻接镶嵌在西面阶道之北的基坛壁上(图10~图12)。
三兽渡河石刻,左侧雕刻有墓门图案,右侧方刻画流水。前面的马儿抬起头,一只脚踩在岸边,中间的马回头看着后面挣扎的兔子,两匹马似乎都很吃力,这幅画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凸显了大象的力量。
西侧台阶南侧的基座壁上,两侧分别嵌有“丘井狂象”和“流水活鱼”的石刻(图13),并与上述两幅画构成了整体的结合。
二、三兽渡河譬喻的经典依据三兽渡河的比喻,在佛教三藏中都有描述,其中三兽渡河的意象,更是生动地说明了修士应当归顺于大乘的原因。
此经藏于东晋时期竺法护所著的《普曜经》中,是释迦在舍卫国的祇园精舍中对比丘菩萨所说,并以皇帝的名义解释,此经为一部方正平等的《金刚经》,记载了佛陀从兜率天下凡,转世投胎,降妖为道,教化众生的故事。
从这一点来看,《普曜经》原本的梵文经文,很有可能是在佛教早期就已经完成的,而且,在翻译的时候,也不能完全排除朱法护在翻译的时候,还会添加一些其他的大乘观念。
经文云,当年,兜率天的佛陀,曾问诸帝,汝为何形貌,吾皇告诉他,汝为不同的天王,甚至是金翅大鹏。一位修行至高大道的梵天王告诉他,大象是世间最大的形状,以此来解释其中的道理。
世间有小兔、马儿、大象三兽涉水而行,小兔勉强自渡,马儿迅猛而不知水之深浅,白象则能足踏水底而过;
声闻小乘、缘觉中乘分别如小兔、马儿,尽管超脱生死而不能穷究根本,菩萨大乘犹如大象,彻悟深法,能够救济一切众生,于是以象形而托胎人间。
古代印度的佛门,最善于利用农业社会中常见的东西,来解释佛教中的深奥哲理,以此来启发世人,这是一种舍弃小乘和小乘,达到大成境界的生动比喻。
这部佛教典籍的主旨是以交通工具为载体,也就是承载负行者抵达彼岸的器具效能差异,反映出佛教早期三乘观念。
这本书是在北凉谭无谶翻译的《优婆塞戒经》中找到的,这本书记载了佛教的教义,其中提到了三种智慧,一种是从小乘者的声音中悟出来,一是在无佛世界中感悟出来的,三是在菩萨境界中修炼出来的。
三乘人悟道如小兔、马儿、大象三兽涉渡恒河,小兔浮水而过,马儿或踏上或不能踏上河底,大象则能步步践踏河底,三乘人涉渡十二因缘河亦复如是,唯有佛陀探得河底。
这本佛教法典,将重点放在了涉渡十二因缘上,也就是说,修士对于三世生与死的不同理解,是对交通工具的理解更深了。
三、两处遗存三兽渡河图像出现的背景和意涵三兽渡河譬喻关联的三藏典籍两晋时期已经汉译,而其图像全然不见于隋代及以前,视野所及唐宋时期也仅有本稿所述两处。
唐朝时的库车和宋代泉州的文化和社会情况差别很大,因此二者因此而出现这样一幅弘扬佛教理念的意象,应当是有其原因的。
龟兹原本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小乘佛教地区,公元7世纪初,玄奘法师在西域游历的时候,看到了小乘的《万物有》在这个地方很盛行。
八世纪初,新罗和尚慧超到印度旅行,途经龟兹,见到本地和尚做小乘,又有汉人和尚在寺庙里修行大乘佛法。
这意味着,直到盛唐,小乘佛教仍在龟兹地区盛行,并在安西都护府的建立与加强中,大量的汉族僧侣涌入,使佛教在龟兹地区得以广泛流传。库木、吐喇洞中三兽渡河的画面,就是在此大环境下产生的。
从库木-吐喇窟群区第24窟的方位及方位来看,当是在18-23号洞以后进行挖掘的。18-22号窟虽然无壁画,但其构造与龟兹式石窟相似,但23号窟仍保留有龟兹时期的经典壁画,应该是龟兹地方佛教的小乘僧人所建。
24号洞中三兽过江的画面,清晰地表明了它的佛教性质,这一点毋庸置疑,它是佛教僧人在此期间所遗留下来的遗物。
特别地,由遗存的影像可以看出,当汉僧们进行大乘佛教的时候,龟兹式的古洞穴并未遭到毁坏,反而得到了延续,这对我们深入理解古佛教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龟兹地区库木地区的28号、29号和50号窟可能是在安西都护年间修建的,龟兹式石窟中的三种动物跨江形象,反映出汉地佛教对龟兹地区小乘佛教的影响。
按理说,龟兹的小乘佛教历史悠久,实力强大,不可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外国的佛教,这与安西都护府的政治和文化因素有关。或许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龟兹风格洞窟才能够出现贬斥小乘、鼓吹大乘的三兽渡河图像。
三洞三兽,象征着三个境界,超脱了生死,成就了小乘罗汉果,成就了中乘辟支佛果,成就了大乘佛果。
这样的理念和逻辑,原本并没有出现在龟兹佛教的小乘佛教,而是通过龟兹原始的天地相图来表达,很有可能是汉地大乘僧人的引导下,由龟兹本土画家创作的。
纵观基坛西侧的四幅画像,每一尊都有一头大象,并且在画面的主要地位上都是以因果隐喻的方式来启发万物,所以设计师才能将这些形象结合起来。
从壁画中的布局位置判断,其主要功能是佛教教化的普遍含义,并兼有一定的装饰性。
就泉州当时的文化背景而言,抛弃小乘、皈依大乘的原始三兽渡江故事,其实已没有必要了,而这则传说本身所蕴含的知识与趣味,则是被选中的一个主要理由。
结语三兽渡河既蕴含着深厚的佛教哲理,也是一种通俗易懂的叙事主题,充满了浓郁的生命气息,易于为世人所接受,同时也适用于建筑的装潢,这或许就是它被用于石窟天井壁画和佛塔基座上的雕刻原因。
从佛教的观念与佛教的物质文化发展的大环境来看,这种与《法华经》的精神实质相联系的意象,最初极有可能是在中原北部,特别是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并伴随佛教文化在中原的扩散而向周边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