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眉大眼的,也随地大小便了

亦巧看房产 2025-02-19 08:36:39

大家好,我是大嘴。

普通老百姓没了收入,被迫断供房贷的事情,比较常见,但堂堂世界级投行,华尔街扛把子---

贝莱德居然也断供了!

这两天,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放了个大招:选择不偿还7.8亿人民币的银行贷款,其在上海普陀区投资的两栋办公楼因此被渣打银行收回。

也就是说贝莱德买房子找渣打银行贷款,现在还不上了,渣打银行放贷把自己放成了房东,渣打银行心里也是苦。

贝莱德首付了4.2亿资金,还了几年贷款后,首付没了,房子也没了,只能说有钱任性!

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全球资管公司,截至去年底,其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5万亿,当年利润27亿美元。

以贝莱德的实力,买下这座市值不到10亿人民币的写字楼完全没问题,可为什么还要选择断供呢?

很显然,作为这样的顶尖机构,他的盘算比谁算的都精:

买下来没问题,但是买下来不划算,卖又卖不掉,干脆甩锅,成本最低!

这两栋写字楼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北岸长风E、G栋,原业主是李嘉诚旗下的亚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6年,保德信房地产集团旗下的亚洲房地产投资基金,以8.3亿人民币的价格从雅滕资产手中购得。

保德信地产集团隶属于保德信金融集团,后者是美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

2017年,保德信以12亿的价格将这两栋写字楼卖给了贝莱德,持有后仅仅一年的时间,怒赚3.7亿,回报率近50%。

当然,接盘的贝莱德并不是自己亲自出面,而是旗下的一只私募基金,这支私募基金自己掏了 4.2亿的本金,然后向渣打银行贷款了7.8亿,贷款金额占比65%。

在贝莱德的计划中,上海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城市,这座城市的未来潜力很大,用银行的钱来买房,然后用租金来覆盖贷款,等未来资产升值了,可以大赚一笔。

这是妄想吗?不!保德信不就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赚了3.7亿嘛?

渣打银行这边,面对这样的生意自然是乐意的,一个是保德信的怒赚的例子,一个是贝莱德的声誉摆在那里,毕竟是全球资管老大,拥有着十几万亿的资产,会在乎这区区几个亿?

想法是美好的,事实是残酷的!用现在的眼光来看,2017年房地产的大牛市,全国各地的房子一片涨声,一年就上涨个40-50%,吸引了大批的外资涌入。

房价不断上涨,有人买进,有人卖出,有人套现,有人接盘,但凡过手着,都转赚到了钱。

但几年后,楼市行情的变化让贝莱德始料未及,不仅房价下跌了,而且写字楼出租率很低,空置率极高,整体出租率都不到50%。

贝莱德成为了高位接盘的了。

2023年,渣打银行的贷款到期,贝莱德没有还款,而是跟渣打银行协商,选择展期一年。

在敲定展期后,贝莱德就准备卖房了,原价12亿,打了个7折,只卖8.4亿,稍稍高于7.8亿的贷款,这价格一下就回到了解放前了。

考虑到利息,佣金,税费等成本,贝莱德几乎赔光了4.2亿的本金,可即便这样,还是没人买。

到了2024年,这笔贷款再次到期了,贝莱德希望再展期一年,这次渣打银行拒绝了。

于是乎,贝莱德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房子不要了,贷款也不还了,弃楼断供,渣打银行喜当最新接盘侠。

说回贝莱德,明明那么有钱,咋就干这么没羞没臊的事情,亏就亏了嘛,毕竟其他的地方赚的多着呢,亏这点算个啥呢?

前面说了,买主并非是贝莱德自己,而是旗下的私募基金,私募基金与贝莱德之间是有资产隔离的,贝莱德没有义务帮旗下产品来兜底。

另外,从断供角度来说,当剩余贷款余额已经高于物业的当前市场价,那么断供弃楼是减少财务损失最佳办法,这个不管是个人的房贷还是机构的贷款。

当然,如果是个人房贷,这贷款合同可能会涉及到追索条款,就是银行把你房子法拍了,不够的钱还需要你个人来补偿,并且还会涉及到个人征信。

但对于贝莱德这样的有限公司来说,违约但不用无限责任,不用上征信,还是可以继续奏乐,继续舞的。

当然,高达十几个亿的投资损失是需要人来承担的,2月15日,贝莱德发布高管变更公告:

副总经理洪霞因个人原因于2025年2月14日离任。

一个副总经理,在贝莱德做了一个失败的投资,背锅走人。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