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路人踪独未见,龚贤笔下的静雅山水

凝萨 2024-10-02 04:01:53

这幅画是龚贤的作品,画面右上角题诗一首。从诗意可以读出,龚贤想要讲述一个故事。他独自一人走入山中寻访朋友,朋友没见到,只看到了山水景色。正当他略感失望的时候,听到远处传来的犬吠声。也许朋友就在深山,再走几步说不定可以看到朋友。哪怕无缘见面,有这么好的山水已经不虚此行了。

这样的故事反复出现在诗词歌赋里,一点儿也不新鲜。龚贤用自己的风格特征,让传统题材有了新意。他用厾点、皴擦、积染等方法,画出了幽深静雅的山水景色,让人相信龚贤真的不会遗憾。哪怕有一点点的失落感,也被自然山水景色疗愈了。这是一幅抚慰心灵的画作,它可以疗伤,让人忘记遗憾。这就是龚贤想要表现的意境,在秀雅肃穆的景色中流露出惬意自在。

龚贤 山中寻友

龚贤的绘画风格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白龚和黑龚阶段。《山中寻友》看上去黑白相间,和人们认知里的龚贤风格不太一样。由于画中没有年款,可以初步判断这是他中年作品,还没有形成黑龚笔墨风格。

画家的风格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技巧的完善,审美能力的提高,画家在创作中会不断进步。龚贤早期作品追求淡雅空灵,用笔简练以淡墨为主强调留白。到了后期,他熟练掌握积墨法,山石经过反复积染看上去厚重立体。他可以积染很多层墨色,从淡染逐渐变为黑中发光的效果。这一技法让山势有了起伏变化,有了阴阳明晦。

龚贤 山中寻友 局部

看《山中寻友》的近景,已经有积墨山水的特征。前景山石在用墨上讲究又厚又润,形成浑厚苍润质感。山林杂树郁郁葱葱,这种“润”的感觉让画面在形式与内容上达到统一。画山水不能过于放纵,需要考虑技法的合理性。龚贤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他画出来江南山水“浸”在烟云雾霭的样子。

为了让空间层次分明,中景山石用皴法表现。细碎的线条,看上去很像牛毛皴,又不是传统技法中的牛毛皴。有点儿像斧劈皴,又少了一丝凌厉果决。似是而非原本是学习传统技法的大忌,幸好龚贤笔下的皴法还借鉴了雨点皴,表现出立体感与肌理效果。前景和中景技法不同,表现出来的效果如出一辙。哪怕技法不同,也没有割裂的感觉。

龚贤 山中寻友 局部

这就是龚贤的厉害之处,多种技法一同运用,画面还是有机整体。他利用线与面结合的手法表现出雾气氤氲的效果,让画中景色看上去深邃静谧。技法高妙画出真实感、立体感,让视角延伸到画外。

画中无人,赏画的人很容易产生代入感。这样一来,就有了古人倡导的可居可游。画中人和赏画人成为同一个人,画家的感受成为欣赏者的感受。哪怕看不懂笔墨有多么老辣,也能理解龚贤的创作意图。

龚贤 山中寻友 局部

看画,赏画,读画,是一个逐渐了解作品的过程。龚贤以画中题诗作为“钥匙”,让更多人拥有“打开”这幅画的方法。看墨色有多厚,用笔有多妙,莫不如看龚贤想要表达什么。

0 阅读:14

凝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