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到93岁!老太独坐江边等丈夫77年,哭瞎一只眼,终于了结遗憾

聪慧海风 2025-02-20 14:31:29

前言:情感深厚可比海枯石烂,爱意坚定至死不渝,两者相依相伴,永恒不变。

七十七年,逾两万个日夜,尽管你的面容已模糊于记忆,但世事如何变迁,那份海誓山盟,“我”始终铭记,未曾忘却。

张淑英视钟崇鑫为生命中的转折点,亦是她人生旅途中最绚丽的一道光芒。

14岁初识君,共誓相守一生。16岁君离去,未再归返。两年光阴虽短,却似漫长永恒。

张淑英的人生因幸福的相处而增添了绚丽色彩,此后的70多年里,这份深厚的感情一直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那深情转为江边缕缕清泪,亦使青丝渐染成霜。即便哭瞎一眼,张淑英亦无悔意。

何种情感让张淑英铭记77载,何种“现实劫”致相爱者无法白头?这77年的守候,最终是否迎来圆满结局?

张淑英14岁时,于公园偶遇军人钟崇鑫,他面容俊秀,身姿挺拔。

张淑英对帅气男子一见钟情,对方亦对她心生好感。经过几次交往,两人情感渐深,最终双双坠入爱河。

钟崇鑫虽比张淑英年长16岁,但年龄差距并未构成他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

他们仿佛故交,每次相逢总有无数话语与心事,倾诉不尽。

选定伴侣后,与之共度一生的愿望便异常坚定。

张淑英与钟崇鑫不久便计划成婚,1935年,婚姻需遵循父母之命,不同于现今的自由恋爱,他们的结合需先获得双方父母的认可。

张淑英向父母谈及钟崇鑫,提及他出身富贵且身为军人前途光明,其父母对此未来女婿颇为赞赏。

双方父母见面后,家人随即筹备了一场隆重的婚礼。

在部队中,钟崇鑫展现铁血本色,但对张淑英,他总是展现出温柔与耐心。

办事归来,钟崇鑫常去花店或点心铺,选购张淑英喜爱的花卉或糕点。

那个年代,女性地位较低,通常承担全部家务劳动。

钟崇鑫深爱妻子,两人共同承担家务,分工合作。

尽管婚姻是纽带,但多数夫妻婚后感情往往逐渐减弱。

张淑英与钟崇鑫婚后生活愈发甜蜜,两人关系日益深厚,令周围人深感羡慕。

民国爱情,多悲少欢。乱世烽火下,相守尤为艰难,更何况钟崇鑫身为军人,情路更是坎坷。

时局动荡,钟崇鑫新婚不久即面临调令,需前往南京。

新婚夫妻情深意重,张淑英决定随钟崇鑫从军,她心中坚定,无论钟崇鑫身处何方,她都将相伴左右。

世事难料,卢沟桥事变突起,钟崇鑫接获命令,即刻奔赴前线。

前线危险重重,携爱人同行不切实际,张淑英无奈只能含泪与钟崇鑫告别。

离别时,张淑英紧握钟崇鑫的手,期盼时间能缓缓流逝,让这一刻延长。

发车时间紧迫,钟崇鑫嘱咐张淑英务必照顾好自己和母亲。

他拭去张淑英的泪水,目光坚毅地对妻子说:“我定会归来,我们誓言相守一生,我绝不会违背诺言。”

言罢,钟崇鑫径直上车,或许因难以承受离别之痛,他未敢再望向妻子。

张淑英凝视钟崇鑫的背影良久,直至车辆驶远,她的视线仍未能从那个方向收回。

张淑英未知此别成永诀,那是她与钟崇鑫此生最后一面,亦是钟崇鑫生前最后的幸福时光。

硝烟弥漫战场,前线钟崇鑫奋勇献身,不顾生死;后方张淑英因战乱纷扰,无奈逃回故乡避难。

起初,钟崇鑫尚能偶尔寄信回家,但随后他便如人间蒸发,无论何处探寻,皆无法得知其下落。

七年后,张淑英为避战火,逃往重庆。

张淑英虽处困境仍心系钟崇鑫,然时局不稳,通讯受阻,致使她久未得丈夫音讯。

时代的变迁中,细微的尘埃一旦落在个体肩上,便如同沉重的大山,压得人难以喘息。

她焦急万分,束手无策。听闻战友方维新所言,焦灼的心愈发沉重。

方维新提及南京保卫战后,钟崇鑫便杳无音讯。

张淑英心存侥幸,尽管预感不佳,仍盼钟崇鑫或许尚在人世,只是无法通信。

钟崇鑫的消息带着希望与绝望传来。

钟崇鑫战友来信,张淑英满怀期盼打开,却得知噩耗。她难以接受,反复阅读信中字句,试图寻找一丝慰藉。

薄薄一张纸,其上内容却令她难以接受,无论反复审视多少次,事实依旧如此。

张淑英悲痛至极,感觉世界崩塌,全身乏力,坐倒在地,失声痛哭。

她难以接受,内心反复拷问钟崇鑫为何背弃承诺,然而,这一切均无人应答。

七载光阴虽逝,昔日甜蜜犹在眼前。每当她盼钟崇鑫归家之时,便会收到世间最美的鲜花一束。

尽管痛苦难抑,她仍强忍振作。钟崇鑫父母闻讯,因年迈体弱,无法承受打击,相继离世。

张淑英瞬间孤身一人在重庆,挚爱离世后,她深陷悲痛,无法自拔。

她正值青春年华,孤身一人,虽有人频劝改嫁,但她心意已决,始终无法忘怀钟崇鑫。

她常至江边静坐,似乎只要身处此地,钟崇鑫便能随风归来,伴其左右。

1949年,距钟崇鑫逝世已多年,张淑英面临现实重压,加之周遭持续劝解,决定放下过往,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张淑英不久后与同样单身的李自清成婚,婚后两人育有两个孩子,生活温馨。

张淑英难忘钟崇鑫,他的影响深远。尽管后来生活幸福,但她仍将这份记忆深藏心底,无法抹去。

2014年,《关爱老兵》节目播出后,张淑英经节目组告知,得知了钟崇鑫灵位的安放地点。

93岁的张淑英步入老奶奶的行列,而她的爱人,形象永远镌刻于青春岁月,不再老去。

张淑英年迈的身躯踏上赴台之旅,只为见钟崇鑫最后一面。她蹒跚至灵位前,轻轻抚摸着上面刻着的“钟崇鑫”三个工整大字。

因过度思念致盲的双眼隐隐作痛,她期盼来生能重逢钟崇鑫,共度白头之约。

不知故去多年的亲人,能否感知到她的呼唤......

张淑英象征众多烈士遗孀,其背后是无数遗憾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见证着英烈们以血肉之躯,捍卫着国家的安宁与完整。

众多如钟崇鑫者,舍弃青春岁月,辜负深情爱人,只为坚守广袤国土,护卫千里河山。

张淑英的故事昭示,今日幸福与安稳源自无数英烈血泪。我们应时刻铭记这段历史,心怀感恩,不忘来之不易的和平。

0 阅读:0

聪慧海风

简介: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