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的司法案件中,杀人凶手尤其是女性凶手,很少被判处死刑,往往会因“有教化可能”而获较轻判决。然而,29岁的林于如却被判处死刑,成为台湾目前唯一一位待决女死囚。她外表甜美,却被冠上“黑寡妇”的恶名。此案还有一个特殊之处,林于如智商测试仅得57分,被认定为轻度智力智力缺陷,辩护律师据此质疑,一个智力缺陷人士如何能策划复杂的连环杀人案?这一质疑引发公众广泛讨论,她究竟是真的智力缺陷,还是另有隐情?
故事发生在台湾省南投县埔里镇,这里有一家历史超过半个世纪的豆腐店,由刘老先生一手经营,刘家豆腐在当地家喻户晓,生意鼎盛时,周边几个镇超过五成的商家都向刘家订购豆腐。刘宇航是刘家豆腐的第三代传人,可他对豆腐毫无兴趣,反而痴迷体育。上学时,他热衷打羽毛球,在全省比赛中斩获前三名,被视作台湾重点培养的选手。但他生性爱玩,常与同学外出喝酒。一次聚会喝酒时,他邂逅了林于如,就此改变了彼此的人生轨迹。
林于如时年29岁,家中排行老四,父母以种植水果为生,家境贫寒。年幼时,为改善生活,全家从高雄市搬到台南市。不幸的是,父亲因病早逝,家庭支柱崩塌,哥哥和两个姐姐早早步入社会,林于如也没完成高中学业,便随姐姐成为酒吧女郎。凭借出众的外表和优质服务,她迅速成为酒吧头牌,收入颇为可观。刘宇航在酒吧聚会中对她一见钟情,为追求她频繁光顾酒吧,每次都特意点名让她服务,一来二去,两人很快交往并迅速同居。
其实,在遇见林于如之前,刘宇航就有赌博的不良嗜好,遇到她后,非但没改正,还把林于如也带入赌博的深渊。林于如有时甚至向家人借钱帮刘宇航还赌债。刘家起初并未察觉刘宇航的赌博行为,直到林于如出现,才发现儿子变了,不仅荒废了羽毛球事业,还背负沉重赌债。原本前途无量的运动员,沦为赌徒,刘家将怨气都撒在林于如身上,一开始强烈反对两人在一起,对她过去的工作充满偏见,甚至切断刘宇航的经济来源。但两人感情坚定,刘家考虑到刘宇航父亲身体欠佳,豆腐生意需要有人接手,再加上林于如怀有刘宇航的孩子,最终放下成见,接纳了她。2006年6月15号,两人奉子成婚并补办婚宴。
刘宇航的父亲期望他们夫妻俩能接管豆腐生意,为家族带来转机,还帮他们还清百万债务,盼着他们有全新的开始。起初,夫妻俩经营豆腐店表现不错,林于如还研发出清蒸臭豆腐这一豆腐新吃法,让店铺生意再创新高。可时间一长,豆腐店品质下滑,价格上涨,还频繁断货,每月都有几次,每次至少持续3天,且从不提前通知客户。一开始,长期合作的客户念及与刘家长达50多年的合作关系,理解他们初接手业务不熟悉,还会给予指导和忠告。
然而,2009年,刘家遭遇重大变故。5月28号,林于如在豆腐店工作时,不经意间说出“妈妈怎么说没就没了”,众人起初以为她指自己母亲,毕竟她母亲去年11月意外去世。可林于如指的是婆婆郑惠生,这一消息震惊众人。郑惠生前两天还好好的,未满50岁,也无慢性疾病,却在医院住一晚就去世,更让人不解的是,遗体在三天内就被火化。按台湾习俗,整个丧事通常要10多天,刘家如此匆忙处理后事,实在蹊跷。
还没等亲朋好友从郑惠生去世的悲痛中缓过来,7月20号,刘家再次举办丧事,这次是28岁的刘宇航突然离世。街坊邻居议论纷纷,他平时看着挺健康,还是羽毛球运动员,体格比常人强健,怎么就突然去世了?难道是家族风水问题?各种猜测甚嚣尘上,最终传到埔里分局陈警官耳中。陈警官凭借多年警察直觉,觉得此事必有隐情,因为他曾办理过一个诈保案,和刘家情况有些相似,便决定深入调查。
陈警官首先查看刘家投保记录,发现林于如为母亲、婆婆和丈夫都买了保险,母亲去年意外去世,保险金额高达500万元,已顺利转入林于如账户。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也觉得事有蹊跷,一个家庭短时间内接连两人去世,还都买了高额意外保险,十分可疑。起初保险公司在处理林于如婆婆郑惠生的保险理赔,却意外得知她丈夫刘宇航也去世了,于是报了警,陈警官顺理成章接手此案。
警方审查刘家保单,发现诸多异常。三位被保险人买的都是短期保险,林于如母亲投保仅20天就获505万理赔金,婆婆投保两个月,理赔金高达1000万,刘宇航理赔金为465万。这些保单的投保人都是林于如,受益人是她和儿子。保险员指出,保单先买较少寿险,再附加高额意外险。埔里分局接到报案后,迅速成立专案组,调查这些被保险人的死亡究竟是意外还是另有隐情。
不幸的是,林于如母亲和婆婆的遗体已火化,无法进一步调查,好在刘宇航遗体还未火化,警方通知家属先别火化,以便深入调查死因。法医对刘宇航遗体进行尸检,报告显示,他体内甲醇浓度极高,还检测出安眠药和抗抑郁药成分,最终确定死因为甲醇中毒。而且刘宇航之前并无抑郁症就医记录,这让警方更加确信他的死亡可能是他杀。
警方调查发现,刘宇航去世前两次到医院挂急诊。第一次是去世前一个月,他在家与朋友饮酒后上吐下泻、头晕,在妻子林于如陪同下到医院挂急诊。医生初步判断是酒精摄入过量,建议留院观察。值班护士回忆,对林于如印象深刻,她要求丈夫住进单人病房,还常反锁病房门,导致护士敲门很久才能进入。护士夜间巡逻时,发现刘宇航点滴液体浑浊有沉淀物,他眼神呆滞、瞳孔变小,医生迅速抢救,刘宇航才脱离危险。
护士担心担责,悄悄保留有问题的点滴液,还为刘宇航更换点滴,将他转移到靠近护士站的病房。当天早上5点左右,林于如返回病房,发现刘宇航换了房间,十分不满,与护士发生争吵。后来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林于如拿着针管对着点滴袋,被发现后,她解释是点滴袋堵塞,想用针管捅一下让液体流畅,护士告知她遇到问题应呼叫护士,不能自行解决。刘宇航康复出院,此事便不了了之。
一个月后,7月17号早上5:40,刘宇航因肠胃炎再次挂急诊住院,次日应林于如要求,被转入单人病房。警方调取医院监控录像,虽病房内无监控,但走廊摄像头记录了进出人员。监控显示,林于如离开病房不久,护士进入病房巡视,随后急匆匆将刘宇航推进急救室抢救,最终抢救无效,医院给出的死因是心肌梗塞。警方对之前保留的浑浊点滴液体进行化验,结果显示其中含有抗抑郁药、安眠药和甲醇等成分,与刘宇航体内成分高度吻合,结合监控记录,警方认为林于如有重大嫌疑。
警方继续调查林于如婆婆郑惠生的就医记录。2009年5月27号凌晨,郑惠生因腹泻和头晕挂急诊,初步诊断病情稳定无需住院,便回家了。但当天下午,她因身体虚弱无法行走再次挂急诊,被安排住进单人病房,当天下午6:50去世,医院给出的死因是心肌梗塞。郑惠生的急诊症状与刘宇航相似,均为上吐下泻,都诊断为心肌梗塞死亡,都是在转入单人病房后病情急剧恶化,且都是林于如陪护。从急诊到住院再到单人病房,直到病情恶化和死亡,两人经历如出一辙,这一系列相似之处让警方怀疑两人死因不简单,也对林于如母亲的死亡产生怀疑。
调查显示,林于如母亲发生意外当天,她曾去看望,母亲的保险金也已支付给她。好在婆婆郑惠生的保险金在核保过程中被保险公司发现问题,若三位被保险人的理赔金都支付给林于如,她将获得超过2000万的巨额赔偿金。警方不解,林于如要这么多钱做什么?进一步调查发现,她嗜赌如命,尤其热衷于下注六合彩,夫妻俩人婚前就有赌博恶习,婚后林于如虽有所收敛,但刘宇航父亲去世后,她再次沉溺赌博,赌注越来越大,据说有些庄家都不敢和她赌,她每期至少下注十几万,有时甚至高达180万。
由于沉迷赌博,刘家几代经营的豆腐生意被败光。夫妻接手豆腐店后,客户流失严重,豆腐品质下降还常断货,老客户劝说也无济于事,纷纷转向其他店铺合作。林于如对此恼火不已,甚至报复老客户。2008年8月16号凌晨,某小吃店突发火灾,幸运的是及时发现,无人员伤亡。有店员称看到林于如穿着雨衣站在店铺门口,第二天警方询问并做笔录,但因缺乏直接证据,未能进一步追究,此事便不了了之。此后,林于如在当地名声越来越臭,街坊邻居感慨刘家辛苦打下的豆腐江山,因她沉迷赌博而毁于一旦。
警方经过4个月查清林于如债务问题,她案发前累计欠下约600万债务,包括银行贷款100多万、抵押婆婆房子140万、以婆婆名义从保险公司贷款180万、欠刘宇航外公120万、欠哥哥50万以及欠邻居30万。调查中还发现,她不仅为三位至亲买保险,还试图为姑姑买保险,未成功,甚至给儿子也买了保险。警方担心若不采取行动,后果不堪设想。
2009年12月17号,警方逮捕林于如,在她住所搜出抗抑郁药和安眠药,与刘宇航体内检测出的成分完全相同。面对审问,她坚决否认与丈夫死亡有关,坚称是心肌梗塞突然去世。但警方出示医院监控录像、混浊点滴液化验报告和刘宇航化验报告后,她的谎言被逐一戳破,最终承认丈夫的死和自己有关。对于婆婆郑惠生的死亡,她没有太多辩解,很快承认罪行。但被问及母亲死亡原因时,她坚称无关。后来警方了解到她信佛,以此入手,最终打破她的心理防线。
原来,2008年11月9号,林于如接到哥哥电话,催促她一周内还清50万,可她没钱,找刘宇航商量还发生激烈争吵。凌晨4点多,她开车回娘家,希望母亲帮忙与哥哥沟通晚些还钱,母亲拒绝还严厉批评她,转身下楼,林于如紧随其后,突然产生邪恶念头,若母亲过世就能获得巨额保险理赔金,于是推了母亲一把,伪造意外摔下楼梯的现场后逃离。后来接到哥哥报丧电话,她表现异常冷静。8天后,她向保险公司申请母亲的保险理赔金,12月25号成功领取505万理赔金。这笔巨款让她更加贪婪,才有了后续两起命案。审问中,她还承认了纵火案,为报复流失的客户而纵火。
本以为有了口供就能顺利结案,可案件进入法院阶段出现意外转折。一审中,林于如称在警方胁迫下才承认所有罪行,说警员威胁她不承认就连累姐姐,实际上她只承认杀害丈夫刘宇航,称因长期遭受家暴患上抑郁症,需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和安眠药,赌债是两人共同欠下。至于对婆婆郑惠生的行为,她称是受刘宇航诱导,丈夫为诈领保险金诱骗她给婆婆点滴注入毒药,婆婆去世后她内疚不已,又不堪丈夫家暴,才在丈夫生病时用类似手法报复。
面对林于如的第二份供述,法院对她进行测谎,结果显示她没说谎。但法官指出,测谎仪结果不能作为判案直接证据,更重要的是考量被告整体陈述和其他证词。2011年5月20号,南投县地方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林于如因纵火案被判有期徒刑18个月,因谋杀婆婆和母亲分别被判两个无期徒刑,对丈夫第一次谋杀未遂被判有期徒刑8年6个月,第二次谋杀既遂被判死刑,共被判处一个死刑、两个无期徒刑以及10年有期徒刑。因法院认为她在婆婆和母亲死亡案中有自首情节,所以判两个无期徒刑。
案件上诉到二审,台湾高等法院台中分院改判为三个无期徒刑和十年有期徒刑,改判主要理由是考虑到她有教化可能。2012年6月7号,最高法院确定大部分判决,但将刘宇航部分发回高等法院更审。更审阶段,辩护律师指出林于如智商仅57,属轻度智力缺陷,不可能精心策划复杂连环诈保谋杀案,根据国际规约,智能障碍者不应被判处死刑,还称她有长期抑郁症,家中有安眠药合理,姐姐也证实她遭受家暴。
然而,法官指出,林于如能读到高中,长期参与六合彩下注,经营豆腐店时负责收银和算账,还研发新产品,这些行为与智力缺陷者不符,判断是否智力缺陷不能仅依赖测试结果,应考虑实际行为。基于这些考量,同年9月12号,林于如被判处死刑,2013年6月14号,最高法院核实后确认死刑判决,她成为台湾目前唯一一位待决女死囚。
林于如死刑一直未执行,存在两个争议点。一是第二份口供真实性,二是她是否属于轻度智力缺陷。有人认为她犯罪方式不高明,6月在某医院杀害丈夫露出破绽,7月还把丈夫送到同一家医院用同样方式下手,被捕过程也很“智力缺陷”,丈夫7月20号去世,8月法医开出死因鉴定报告显示甲醇中毒,她12月被捕前还多次写信催促检察官开丈夫死亡证明去申请理赔,不像是正常人智商。那么,林于如究竟是否属于轻度智力缺陷呢?这一问题引发大众思考,也为这起案件增添更多神秘色彩。赌博的危害巨大,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让人道德底线沦丧,我们应珍视辛勤工作赚来的每一分钱,远离赌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