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出”赞
高致贤
三出者:出智、出钱、出力之谓也!最近,我从一个名门望族兴修家谱的安排部署文件上看到:“有智出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号召,顿觉耳目一新!何也?
我从事过几十年的文字工作,对于需要发动群众参加的动员报告、号召信之类的政府文件写过,民间团体的倡议书写过,甚至个人求助信也写过,而且还写得不少。凡我写过的此类需要大众参与的文件,不管是政府号召,还是团体倡议,抑或是个人求助,其中几乎都有:“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这两句。我自己写的是这样,看过别人写的此类文件中,写的也是这样,唯独没有看到过“有智出智”这样的文句。为什么?

那是一个“智力低下”——知识分子地位极为低下的年代。早期我不清楚,但从1957年的反you;大y进中“知识就是力量”被批为看不起工农兵;WG中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谬论,知识分子被打成“C老九”;全民必读的“老三篇”之一里,愚公是歌颂的光辉形象,智叟是被嘲弄的反面人物。改革开放以前的几十年,知识=臭。避之唯恐不及,谁还敢公开号召“有智出智”?认为只要有力有钱,就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好了!一个轻智,鄙智,压智,甚而仇智的时代,是悲哀的时代!但愿它永远成为过去!
WG结束,改革开放开始以来,知识受到了应有的肯定,知识分子的政治经济地位相应提高了,但是,皆因积习难改,所写号召、倡议、求助的文字中,还是沿袭“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这两句,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我确实是第一次看到这“三出”的提法,而且把出智放在第一位,体现出群众也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视了!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智出智”的区区四个字,值得这样穷啰嗦吗?我以为,一种正确的理念在实际生活中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不用说编志、修谱这种文化活动需要知识分子担纲,就是那些大型基建工地上,从大跃进和文革期间的“人海战术”(美称为“人民战争”或大兵团作战),改进为现在的机械化施工,离开了智力也不行。知识力量受到民间如此推崇,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故尔不揣冒昧大书特书一笔,以为赞!
2016.4.11.-28.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