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之激烈,感觉可以用你死我活来形容。最近我的小侄儿精挑细选半年,却最终选择了理想L8。年前回去,让他来高铁站接我,他开着理想L8来接我。一上车我就问他:你挑了半天,为什么最后选择了理想汽车呢。这话题引起了他的兴趣,竹筒倒豆子地说了他的理由,真是让人受教。他说了四点理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ae03215ff43c52d73f4030d0e4310cd.jpg)
网图侵删
第一,买车不仅仅就车论车,还要买企业。要看这个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就像娶媳妇要看家庭背景。理想汽车创业初期,行业对增程技术持怀疑态度,有的人甚至嘲讽:"增程式是脱裤子放屁的技术路线"。理想汽车创业团队坚定自己的战略选择和目标定位,成功打造出"城市用电、长途发电"的能源解决方案。
这种战略定力在2023年再度显现。当友商跟风降价时,理想却将研发投入提升至104亿元。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反复进行碰撞测试。率先布局增程、5C高压纯电、先进智驾系统。许多技术在行业内都是走在前面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b3bb77ff0e7fe9ac768470cee0086b5.jpg)
网图侵删
第二,理想汽车产品定位是从用户角度考虑。看着帅气,开着轻松,坐着舒适。
理想汽车产品定位深谙马斯洛需求理论。在L系列开发阶段,针对中国家庭用户对第二排空间要宽松的要求。创造性地将副驾座椅与二排座椅联动,开发出"皇后座模式"。
在智能化配置上,理想率先将5G网络、双15.7英寸大屏、杜比全景声作为全系标配。这种配置策略让车内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看导航,观视频,听音乐,都有家庭影院的感觉。特别受发烧友和小孩的青睐。
技术上实现强强合作。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5C超充电池,在-10℃环境下仍能实现12分钟补能500公里。这种深度绑定上游的技术布局,使其在800V高压平台竞争中,领先其他新能源汽车至少12个月。
在智能驾驶领域,理想率先将视觉语言模型(VLM)与BEV+Transformer架构深度融合。AD Max 3.0系统通过3000万公里实测,将接管频率降至每千公里0.3次。当其他车企还在增加激光雷达数量时,理想汽车已经实现纯视觉方案的高速NOA。
理想汽车的市场目标不仅定位在某项单独的技术,而是要创造一个全新的智能世界。这种技术理念,决定了理想汽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第三,理想汽车的经营管理和售的服务理念超前。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理想汽车团队管理组织化程度高,执纱能力强。据说,他们总部的每个会议室都以军事代号命名。狼性文化渗透到每个研发和制造体系。如,智能空间团队用21天完成GPT大模型上车测试,车机语音响应速度压缩至700毫秒。制造部门将生产线开动率提升至98%,单车生产成本比2021年下降27%。
其数据闭环能力更是超强。每天超过200万辆车在使用中传回200TB行驶数据,训练集群总算力达到7400PFLOPS。这保证了理想汽车更能听懂驾驶人的复杂指令。如“打开座椅加热,同时关闭副驾屏幕”这类多和指令组合它也能轻松执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43399bd18ac13896bf9b9ab44ea7386.jpg)
网图侵删
最后,理想汽车的技术布局和发展目标是更加智能化。实现从交通工具到移动终端的转变。通过车机与手机的算力共享。未来的理想汽车可能既是出行工具,也是家庭储能站,更是智慧城市的数据节点。让新能源汽车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加速器,也成为人们享受智能化生活的必需品和有效载体。
侄儿还没有讲完他对理想汽车的认识和看法,我对他也是刮目相看了。没想到他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这么深。二十多分钟的路程轻松愉快地就完成了。到了车库,他还给我演示了一次理想的自动泊车,精确度堪称完美。看来,以前我对理想汽车的了解仅仅是在它高大俊朗的外型上。今天才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我终于明白侄儿挑来选去,最终买了理想汽车。也终于相信,理想汽车为什么年销售量能突破50万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