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新春伊始,我受刘超和刘公民两位老师的委托共同续写古村3苏羊东庙家族家谱,我们数十人来到古村苏羊向阳寨南寨门口,在刘秉荣先生撰写的南望北岳向阳寨下进行排照,再次留下了历尽沧桑的历史的缩影。后又在刘公民老师家进行讨论完成家谱事宜,当时参加的家族成员有:刘超杰,刘温功,刘英杰,刘宗喜,刘超,刘建申,刘国明,刘公德,刘公民,刘晚来,刘建设,刘梦笔,刘要如,刘要朋,刘要民,刘要彩,刘要武,刘要世等人。并推选刘超,刘公民为这次出版家谱的主编和领导人。本次家谱整理的任务是登记,造册,及纠错,则任重道远,并初步决定:统计2017年以后的新生婴儿,新入门的媳妇,外出姑娘的新婚丈夫名字及住址。经过一星期的努力,统计结果早己初见成效,拟定男丁每人一册,完成本数140余册。

东庙刘氏家谱是在刘氏竹字撰写的前题下进行的,随着改革政策开放,百废俱兴,百花齐放,在人们的生活日益美好的前题下,为了与时俱进,为了完美追随历史,为了增进寻根求源,在长辈:刘万勋,刘温功,刘俊祥,刘玉拉,刘黑功,刘超章,刘超信,刘少月,刘松亭,刘超卓等人的不懈努力和走访下,苏羊刘氏竹字在画工的巧夺天工,润色润墨,香到画出,该竹字长四米,宽三米则顺利完成。虽不能说是气贯长虹,但也日月昊空。由于历史悠久,朝代变迁,长年刀戈,科技落后,记载欠缺,除古村苏羊东庙铭柱上的辈份记载:建帮和玉润,明永清希世,进年全永祥,超要振国光,绍汉復租武,元春来云昌之外,多处历史原貌被损坏。尊前1一13辈为世先人,竹字记录从14世永字辈开始。

八十年代初,每年正月初一,苏羊东庙刘氏长辈和晚分排站立,进行免辈给长辈行免冠拜长之礼,给去逝三年之人进行上竹字,然后行上竹字之礼。 苏羊东庙的要字辈大多岀生在五十,六十,七十年代。该族竹字的完成则是振字辈的开始和崛起。 2017年本该是古村苏羊东庙栩如生的年月,由于各种原因使古村苏羊刘氏家谱大器晚成,在此特感谢:刘要明,刘建章,刘振杰,刘要林,刘松亭,刘变振,刘超亮,刘自强,刘要昆,刘超仁,刘金锁,刘公超,刘要平,刘文治,刘建功等人,运筹帷幄,不怕困难,投石问路,寻根求源,为铭写前后辈历史创下了功重千载,高山仰止的惊人功业。

今天在刘超,刘公民两位老师的主导主编下,该册不久将问世,同时也向忙于此书提供线索的刘公明先生和他的摄影团队及所有参预本次出功岀力的人员表示感谢。 据刘公明先生讲,他曾三次到光武帝刘秀的墓地进行实地考察,刘秀墓地柏树和古村苏羊东庙庙前的柏树种类相同,颜色相同,建筑所用的砖块长度,宽度,和质量皆相同,就连建筑的款式,铭住的造次,屋脊六兽和卷棚无不如出一辙。重重迹象表明古村苏羊东庙始建于东汉年间不假,古村苏羊东庙现生活着的每一个人,也是光武帝刘秀的后人更不假。 据宜阳县原作协副主席刘雷老师讲: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赶,刘秀从嵩县的畧畧石到穆册的刘秀沟,途经溜马崖,越过下龙女几庙,穿越平南饮马泉逃进古村苏羊,调整人马后从北塞门出走,为了行走方便,不被贼人王莽追赶,便留下祖中最得力,最信得过的刘氏家人阵守古村苏羊,自己则带领人马乖船过洛河到三乡驿站,在大庙坡收复赤眉军,设封将台,和大军师严子陵会合,东度洛阳称帝。

留下的刘氏将军,经过潜移默化,励精图治,把古村苏羊打造成了光武帝的第二故乡,给光武帝刘秀称帝赢取了时间,赢得了厚望,解决了后顾之忧,也留下了刘氏家族的干年鼎盛和世化繁华。 在大庙坡光武帝刘秀的庙上曾画着这样一幅画。画的内客是:光武帝和严子陵醉酒,为表君臣之意,光武帝主动让严子陵留宿。君臣二人同睡一床,夜深人静,严子陵翻身,将腿压在了光武帝身上。夜观天象的人,发现有人欺君,便将光武帝住的宫殿围了起来,并大呼:有人欺君。皇上,我等前来勤王。光武帝和严子陵同时被惊醒。光武帝醉眼朦胧的说。有严军师在,勿用勤王,速退。众将退去。从这幅画中再次印正光武帝和严子陵的君臣厚谊,同时也印证了古村苏羊的历史悠久。与战时的战可以进,退可以守的重要性。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该家谱将增进二十辈人的真实的,聪明的,勤劳的,智慧的历史写照。潜载着上千年的文化历史,牵挂着成千上万人的呕心沥血,躬耕着二十辈的日月星辰,书写着刘氏家族的博大精深,洋溢着苏羊东庙的历史长河…2025年3月29号写于古村苏羊

作者简介:刘梦笔,男,1963年生,张坞镇七峪小学教师,女几文苑会员,曾在《洛阳日报_宜阳刊》发表《秋来栗子香》、《干粮》,后在《女几文苑》、《今日头条》发表《走进美丽七峪》、《龙窝轶事》、《游栾川,走进隐心谷》等多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