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扒一扒!茅台凭啥让1%的人狂热,成全民皆知的“财富密码”?

桐桐看趣事 2025-01-05 01:26:24

都知道茅台神奇,但神奇是怎么炼成的呢?茅台的配料表上就五个字,高粱、小麦、水。这三个东西都不贵,但茅台贼贵,还是有很多人心甘情愿地掏钱买。

为啥?因为茅台走了一条标准的奢侈品炼成之路。

既然是奢侈品,那就不在乎价格,而在乎用的人是谁,以及别人是怎么看待用的人的。

既然是奢侈品,牌场也罢,金融属性也好,那主要卖的就是脱离单纯产品功能之外的溢价,为了养这个溢价,茅台折腾了100多年。

去年11月,53度的飞天茅台出厂价上涨20%。马上春节了,每年这个时候茅台又会热卖一波,热卖加涨价,随便你们怎么说,年轻人不喝白酒了,茅台公司搞不好又是一波营收,股价双增长,股价这个比较难说,但营收肯定是嗨了。

茅台上涨通知

论银子,茅台最知道怎么写,但故事总要有个起点。今天我们就聊聊茅台是怎么一步一步走上封神之路的。

三足鼎立茅台镇

茅台从一开始就非普通消费品,源于华家、王家、赖家三家酒坊。

1855年,贵州白莲教致茅台镇成焦土,盐商豪族出身的华联辉来此,考中举人后,获四川总督丁宝桢赏识,投身盐法道,积累巨富,他家的茅台成人情往来好物,清末就非普通人能及。民国时,贵州省长常送茅台给南京政府。

王振发本是客栈伙计,套出食盐涨价内幕助老板获利,被招为婿,成当地大地主后涉足白酒。

1915年,王家茅台随张謇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35年红军三渡赤水路过茅台镇,第三代王成俊拥军劳军,周总理还用其给伤员杀菌,留下“茅台军酒”之名。

赖永初靠放高利贷、做鸦片生意发家,为正名转做白酒,注册“赖茅”品牌,发律师函护品牌,设计经典包装,还在城市搞促销、拍短片、设免费品尝。

赖茅

1949年,他拒绝帮国民党运黄金,转投解放军,后任职贵阳市财政经济委员会。1953年,三家合并,新时代茅台诞生。

普通人喝不到才高级

要当奢侈品,那就不能人手一个,触手可得。

刚好建国后,稀缺性一直是茅台的主旋律,因为产能一直提不起来。不是茅台不想,主要是茅台的酿造过程太复杂了,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一个生产流程跑下来要5年时间。按正常商业逻辑,这个时候肯定要降本增效了。

其实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怎么降低粮食消耗,怎么探索新的酿酒方法,一直是整个白酒行业的主基调。结果茅台一用力过猛了,当时茅台一年产283吨,口号一喊出来,我们要三年后年产1万吨。什么边丢糟边下沙,什么酒坛换成塑料袋,总归过程,能省则省。

省到一年全厂重伤4人,死亡一人轻伤24人,弄了912吨酒出来,但合格率只有12%,剩下800吨酒劣质到都没办法入库。

在这关键时刻,有两个因素让茅台顶住了压力,回归到了传统,高成本、低产量,但也高品质的制造方法。

很多人说到茅台的特殊喜欢单纯归因到领导人和高级将领的偏好。其实不止如此,第一,茅台要搞外贸,建国的时候我们被封锁,缺外汇,而由于产品没什么竞争力,很多东西都卖不出去。

茅台是个特例,50年代,茅台卖给外贸公司的结算价格是每吨1万人民币,而外贸公司可以用7000美元一吨的价格卖出去,按当时2.42人民币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是非常难得的。

2000年飞天五星茅台

不需要国家补贴就能畅销海外的产品,一吨茅台就能换回40吨的优质钢材,非常的重要。所以茅台的产品质量一出现下滑,外贸部直接来骂人了。

举个例子,1956年11月,中粮新加坡公司发函,兄弟,你木箱里面填充物只有稻草,很容易磕坏,以后注意点,当年12月,中粮菲律宾公司发函,兄弟你的瓶子是陶土制品,粗糙有裂痕,下次能不能用上等陶瓷,既然茅台当时承担了主要创汇任务,格局大了,各方也盯得紧。

北京专门下通知,茅台必须储存三年以上才能勾兑出厂。所以茅台在品质上不敢轻易地降低,贵就贵,反正是老外买单。

另一个原因更上格局了,是外交。1954年日内瓦会议要解决朝鲜问题,周总理带了两个礼物过去,一个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越剧电影,一个就是茅台。

在这之后,基本上招待外宾用酒都上茅台了。喝到什么程度,按中国代表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回忆,有次宴请英国首相希斯和兰斯拉夫总统铁托,宴会结束后,两个人不约而同去拿桌上已经喝光了的瓶子,还想要打包带走。

周总理外交时喝的是茅台

总归有外贸和外交这两个特殊使用场景的存在。建国之后几十年,茅台就一直保持了高成本、高品质、低产量的基调,低产量稀缺性就出来了,奢侈品在名人背书之后的第二步就完成了。

要赢?换个角度就行

要成为奢侈品还有一个关键要能定标准,酒的品质是个很难量化分析的东西,什么层次更丰富、什么口感更协调、什么口味更回甜,都是一张嘴说出来的。

既然是嘴说出来的,那掌握话语权就是终极追求后面的茅台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在1965年发了一篇论文《我们是如何勾兑酒的》。

这篇论文内容很扎实,对茅台传统酿造的每个步骤都做了定量分析,品质可以精准到万分之五。但这不是关键,真正关键的是首次公开看了茅台的三种典型体,也就是窖底纯甜和酱香。酱香这个词第一次登场了,直接决定了茅台之后几十年的发展。

酱香白酒

以前大家评判酒好不好喝,主要就是靠喝,而从口味上来说,茅台是属于赛道很拥挤的炉型酒领域都卷成红海了,茅台很难出头,于是茅台硬是独立开了一个赛道,香味。

1979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春风吹来了,国家组织了全国第三届评酒会,这场会炒得非常厉害,不是炒谁第一,而是炒怎么比。

因为茅台开始推动按香型来分组评测,抵抗最强烈的是陕西凤酒厂,说酒是喝的,不是闻的,这叫舍本逐末。说你茅台是什么心思我们还不知道吗,酱香就你一家,你当然是第一喽。但很多时候争夺的就是制定规则的权利,茅台最后争赢了。

全国白酒按香型分成了四大类,酱香、浓香、清香和米香。

也就是这次评选茅台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泸州老窖成了新的八大名酒,北派名酒、西凤酒硬是被挤下去了。哪怕现在哈西凤酒官网上都挂着这事,生气了好多年,但茅台就好横了,掌握了话语权,就成了酱香领域唯一的霸主。

新的八大名酒

奢侈品就别聊性价比

茅台之所以是现在的茅台,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价格上一直没有放松过,到了80年代,市场经济活力进一步激发,茅台不能只做外贸和外交了,要自己找吃的,茅台质量好还是领导喜欢喝的酒,大家肯定觉得热卖对吧,不,根本卖不出去,因为太贵了。

1989年大家猜茅台的零售价是多少,现在我们知道哈,飞天茅台的市场指导价是1499,真实零售价是3000往上,但是在34年前,茅台就敢卖208块钱,而那时候北京国企职工平均工资才162块钱,谁买得起啊。

所以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说起中国的白酒之王,不是茅台,是山西杏花村汾酒厂,那个时候叫汾老大。

之所以是老大,那必然是满足了时代的需求,那时候的局面是什么东西都缺,你只要产量起来,价格适宜就行。所以当时汾酒就是白酒界的,拼多多量大管饱还便宜。

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汾酒也拿奖了,但我不说这事。1949年的三次国宴,汾酒和茅台是一起上的,我也不说这事,就扩产,疯狂地扩产。我是清香型的酒,有人说清香型的味道没有酱香给力,但我也就没有窖池的约束,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出酒率贼高。

汾酒

1985年汾酒就达到了万吨年产,而这个时候茅台刚刚破1000吨,茅台卖208,我汾酒就卖8块钱,批发还有优惠,那老百姓喜闻乐见,于是汾酒营业额超过了第二到第十的总和。

这战术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亲民是优势也是劣势。到1994年,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了,喝够不满足,要喝高级汾酒,原本的性价比变成了低端代名词。这时候茅台支棱起来了吗?没有。

第二代王者是五粮液,五粮液的战术也不复杂,你要高端我给你高端。你要低端我也给你低端。

52度五粮液也叫普五,是主力,但我还有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红、五粮梦、金六福、浏阳河,总共数百个子品牌,上千块钱的有,八九块的尖庄大曲也有。

90年代有人富裕了,有人还在努力,那五粮液都能满足这种全领域覆盖,拉开了长达15年的浓香型白酒和五粮液的时代。但构建矩阵还是有个小问题,就是品牌价值的稀释,比如别人送你五粮液,懂酒的还好说,不熟悉这数百个子品牌的人就懵了,你这是五粮液的基础版还是五粮液Pro Max Ultra note版呢。分不清。

那其他白酒称王称霸的时候,茅台在做什么呢?在亏,亏得裤衩子都没有了,改革开放之前,茅台一口气连着亏了16年。改革开放之后,茅台好几次工资都发不出来,但无所谓,茅台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大家收入跟上茅台定价的机会。

茅台包装变化

茅台由于自己生产工艺和周期的问题,没办法大干快上,所以一直把自己定位成奢侈品,定价上坚决不松口。但茅台也是聪明,他知道定价上最好留下一定的增量,让大家炒起来,这也就是茅台保持了多年的指导价和终端成交价的脱钩。

聊个数据,汾酒年产破万吨的时候,茅台每瓶的出厂价是8.4块钱,专卖价格是25块钱,但黑市价也就是零售市场流通价是140块。

换句话说,市场经济刚起来的时候,茅台酒就不单单是拿来喝的,更是拿来赚钱的。既然是奢侈品,既然要有金融属性,那你们薄利多销赚大钱,我不眼红,我就干一件事情,认认真真地努努力力地涨价才够排面,涨价才有炒作。

1995年,茅台推出了30年、50年、80年的年份酒,紧接着1997年香港回归,茅台又出了纪念酒,到2014年又推出了生肖酒。

这些酒的金融属性有多猛呢?比如2015年羊年生肖酒当年的首发价是899,现在市面价已经4万往上了。总归茅台不做兼容并包的矩阵。要兼容,我也是向上兼容。就这样熬着熬着,终于熬到了经济发展跟上了茅台的脚步。

2013年,贵州茅台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实现了对五粮液的全面超越,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大家一说茅台,总觉得茅台豪横了好多年,其实没有,茅台真正当王者的年代也就十年而已。

一张图看懂茅台

曾经有研报调查过茅台的日常消费者主体企业家、城市中产知识阶层中高级公务员占总人口不到1%。我觉得1%都估算高了,但消费者有这1%就够了。因为茅台的金融属性,炒茅台的人远远多过喝茅台的人。

2001年茅台上市,如果那个时候你就买了股票,一直持有到现在,那能获得每年21%的收益率。而如果你不买股票,就每年年初的时候在二手市场上买一瓶茅台,年底的时候再在二手市场上卖掉,这不算什么窖藏年份,从1982年开始都能获得平均8%的收益率。

这时候茅台已经脱离了产品本质,变成了一种手段,甚至变成了一种期望。

所以茅台喝的人不多,但关注的人不少,就因为茅台完成了奢侈品打造的最后一步,要有炒作性,而为了打造这种能作为炒投标的物的期望,茅台预备了几十年。

茅台还能涨不?

以上就是茅台的蜕变之路,从一开始推出就是普通大众难以触及的特殊产品,之后尝试过走大众化路线,但是被时代赋予它的特殊使命给打断了,但刚好被迫保持高成本、高品质、高定价的超级大单品,也就积累了足够的势能。有人用它完成商业应酬,有人开发它的金融属性,甚至养出了一个非常繁荣的二手市场。

所以茅台是个神奇的存在,它做产品,通过卖产品赚钱,但它的成功点又不在产品上,可以说它满足了精神消费,可以说它顺应了文化习惯,也可以说它是一个非常规的投资标的物。

这些价值模型要远远压过茅台公司本身的技术能力,这些资本逻辑也要远远强于茅台内向能控制的产品能力。

中国茅台

这些年总有人说年轻人不爱喝白酒了,茅台就慌了,其实不会,因为茅台从一开始就不是冲着普通大众去的日常消费品,多喝还是少喝,甚至喝还是不喝,关系不大。

真正会让茅台慌的是随着老一辈退出市场,年轻一代带着新观念、新共识走向社会,并且慢慢占据多数。

酒桌文化的颠覆,宴请行为的转向,请托关系的淡化,甚至投资理念的变化,这些才是真正动摇茅台商业模型根本的趋势。

对茅台来说,幸运的是,这事还需要很多年的变化。对茅台来说,不幸的是,这种变化滚滚而来,势不可挡。

当然,我一点都不担心茅台,我不是茅台的用户群体,我也看不出账上千亿现金,动不动给股东派发现金红利两三百亿,净利润轻松90%往上的企业。

有什么好担心的,转型的时间和资源茅台都有,就看能玩出什么新花样了。



文本来源@曹小灵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