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全球地缘局势紧张复杂,犹如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这股浪潮中奋力前行,寻求生存与发展之道。
桥水创始人达利欧发出警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已处于战争边缘。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该如何应对?而全球聪明钱的动向,无疑成为了洞察这一复杂局势的关键窗口。
资本大转移:全球资金流向新趋势近年来,全球资本流动呈现出了几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动向,这些动向深刻地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微妙变化。
首先是巴菲特的投资转向。这位投资界的传奇人物,在大举减持比亚迪和台积电后,毅然加仓日本,做多日本五大财团。
已 90多 岁高龄的他,还特地在去年 4 月中旬亲赴日本考察。他减持台积电,直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是重要考量因素,即便台积电实力强劲,但在他眼中,有更合适的资本部署之地。对比亚迪的减持,想必亦是出于同样的地缘风险考量。
如今,伯克希尔哈撒韦对台积电的持股已减持约 86%,对投资长达 14 年的比亚迪也在高位进行了 10 次减持,目前仅剩 10.92%。
而日本为何能获得巴菲特的青睐呢?
一方面,日本融资成本极低,巴菲特通过发行日元债券获取几乎是全世界最便宜的融资资金,再用其购买日股,还能有效规避外汇风险。同时,日本的公司在他看来被严重低估,五大商社作为综合性企业,涵盖能源、大宗商品等领域,宛如现金奶牛。
据测算,这笔投资仅需 0.25% 甚至更低的成本,就能收获 14% 的收益,且成本稳定,收益还能随股息增长。自 2020 年 9 月宣布买入以来,五大商社的股价表现不俗,巴菲特甚至还在考虑进一步增持日本股票。
从地缘政治的大棋盘上看,巴菲特这一投资决策意义深远。
日本五大商社拥有能源大宗和军工产业,一旦地区冲突爆发,它们极有可能大发战争财,其估值也将被重新定义。
而且,日本现代产业体系完备,军工生产体系健全,市场规模可观,随时能启动生产,对于美国而言,将日本实体产业作为备份布局,无疑是性价比颇高的选择。
再者,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其在东亚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旦局势生变,日本很可能成为获取 “前线红利” 的关键国家,其国家正常化的可能性也会随冲突概率的增加而增大。
能源资本新局:海湾国家的东方谋略与巴菲特撤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沙特等海湾地区国家主权基金的投资方向正从西方向东方倾斜,中国成为了他们眼中的投资热土。
中国的出口商们明显感受到,中东大金主们的钱越来越好赚。
去年前三个月,中国对沙特出口总额以美元计大幅增长 39.9%。
《经济学人》曾报道,俄乌战争中获利颇丰的海湾国家,其外汇储备账户却未体现出这笔财富的显著增长,那这些钱都流向了何方?答案是越来越多的资金被用于收购、投资海外资产,尤其是印度、东南亚以及中国。
沙特等国的这一投资转向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长期以来,石油美元体系是全球金融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随着美国从石油进口国转变为进出口国,以及碳中和趋势的不可逆转,中东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逐渐下降,美元加息周期更是加剧了石油美元体系的裂缝。
在此背景下,海湾国家为缓解焦虑,开始将目光投向东方。
沙特与中国的合作项目接连不断。
去年3 月 26 日,沙特阿美签署了高达 837 亿元的中国合资炼油厂协议,计划在辽宁建厂;3 月 27 日,沙特以 246 亿元战略入股荣盛石化,溢价高达 88%;五一期间,宝钢宣布和沙特阿美、沙特国家主权基金在沙特共建全球首家绿色低碳的全流程厚板工厂。
沙特等海湾国家投资中国,不仅是为了获取中国市场的收益,更是有着宏大的战略野心。
他们希望主导新的石油世界版图,成为中东地区的领导者。
去年 4 月,在沙特领导下,欧佩克联合减产,虽一度抵御住油价下跌趋势,但 5 月油价又出现波动,这对沙特的领导力无疑是一次考验。
同时,沙特也渴望摆脱对石油和美国的过度依赖,通过与中国在基建、新能源、军工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增强自身实力,并期望在东西方之间充当通道,获取大国博弈的红利。
从全球经济的宏观视角来看,这些资本动向无疑是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生动写照。
无论是巴菲特的投资转移,还是沙特等海湾国家的战略转向,都在提醒着我们,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各国都在根据自身利益精打细算,而我们也需敏锐洞察这些变化,深入思考应对之策,方能在全球经济的浪潮中稳立潮头,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应对接踵而至的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发展篇章。
文本来源@路口大爷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