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去年九月份,我开始了和我父母的抗争之路;
我找的对象,他们不满意,非要拆散我们;给出的理由是:没有正式工作,让他们丢人,没面子;说他身体不好,太矮太瘦,说他丑,说他是全天下最差劲的人。
他身体很好,非说他有病;
他明明长的就算不是太帅也不算丑啊,非说他丑,说他差劲。
不仅不给我们一点机会,还处处逼迫,只要她们不同意,我就不能和他接触;如果我跟他走了,就鱼死网破,谁的日子也别好过。
为了我好,就这样来一次一次的折磨我?
明明是他们在折磨我,却反过来说我不听话,不孝顺,不要这个家!
我好痛苦,活着真的好累!
我真的每天都无数次的崩溃,再自愈,再无数次的崩溃!我不知道我的父母怎么会这么病态?
(2)
母亲过分强势,一切自己说了算;
母亲有母亲对女婿的选择标准,无非是家庭条件好,知根知底,住的近,往来都方便;
而女儿有女儿喜欢的类型,更在意相处的感觉,不在意具体的条件和家庭;
母亲以死相逼,如果私奔,就鱼死网破,谁也别想好过;
做女儿的不愿背负不忠不孝的骂名,这可怎么是好?
(3)
往往,一个家庭能发展到某个成员过分强势,非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都非一日之功;
是数十年的关系模式带来的结果;
而且,对于关系的双方来说,都习惯了,也接受了这种模式:一个人很强势,其他人总是让步;
所以强势的家庭成员会想当然的认为,听自己的安排才是最正确,自己是不容质疑的。
然而,轮到女儿和谁结婚这件事时,做女儿的在情感的强大作用力下,无法再让步了;
此时矛盾就猛然间凸显了。
看似是今天才发生的矛盾,其实这个矛盾从很久以前就产生了;只不过有人在中间做出了更多妥协和让步,让这个矛盾始终都隐藏在暗处,始终没有浮现出来而已;
然而这个矛盾,在女儿的婚姻这件事上再也无法隐藏。
(4)
一个习惯了妥协和让步的乖乖女,很容易迈不过母亲甩给自己的不听话,不孝这些道德责备;
认为反抗母亲,就是自己不对,就愧对母亲的抚养。
如果继续以前的关系模式,那么不用问,最终妥协的还是女儿;接受母亲为自己做的选择,去过自己或好或不好的婚姻;
这显然违背了一个人爱的自由。
难道真的就要一辈子听母亲的安排,甚至婚姻?
想要打破这个固有关系模式,就要学会合理冲突;
合理的冲突就是在肯定,尊重和爱的前提下,提出异议,不同观点,坚定自己的立场。
要改变自己的沟通模式,以更加成熟的方式与母亲沟通;肯定母亲的初心是为了自己好,同时也要告诉母亲自己的爱情选择权;
允许双方有冷战,有暂停,缓和双方的情绪。
比如这样表达:妈妈,我明白你都是为了我好,觉得你的经验比我好;我肯定会考虑你的意见,不过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我希望在这件事情上能尊重自己的选择;
而不是张口就指责:你只考虑你,你从来都没考虑我,我凡事都得听你的,自己的幸福也要听你的摆布。
好的沟通能让事情成功一半,而坏的沟通会让事情的走向越来越糟糕;
合理冲突,是打破固有关系模式,争取自己权益的根本方式。没有冲突,就没有破局,也就不会带来任何处境的改变。
其次,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里面的定位;
谁是这件事的责任人?谁为最终结果负责?
是自己,还是母亲?
假如能明确,自己的婚姻最终责任人是自己,自己可以独自为结果负责,无论好的坏的结果都愿意承受,那就很好办了;
自己尽可以与意中人自行决定;大不了搬到外面居住,两人共同面对生活;
至于母亲的反对,留给时间和生活来抚平即可。
最后,自己没听从母亲的选择,不等于不忠不孝;
那些忠孝的思想,还是延续了传统的父母之言的封建陋习,而这并不是客观真相;
封建式家长,很容易用很高的道德来压制子女顺从自己;
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规则,自己这一方可以不遵守;不要被带入到母亲的扭曲的价值观里,自艾自怜。
通过合理的冲突,重新界定家庭成员的权力边界,重塑关系模式,不仅是对当下问题的最好解决,也为日后众多家庭矛盾修通了渠道;
不经历一次冲突,固有的关系模式没有打破,自己的权力就会始终被压制,幸福也就始终远离自己。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