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万斯:全球化流入的低端制造品正让美国失去了创新

一星一哥说车 2025-03-21 18:05:25

美国副总统万斯近期多次公开批评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体系,特别是低端制造业对美国的负面影响。他的核心观点是,企业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导致创新停滞,并威胁到美国的经济安全和技术主导地位。以下是其主张的具体分析:

1. 廉价劳动力阻碍创新,被视为“毒品。

万斯将企业追求低劳动力成本的行为称为“自负”和“毒品”。他认为,这种依赖使美国企业沉溺于短期利益,忽视技术升级与创新投入。例如,他提到苹果公司将制造环节外包至中国等地,导致美国失去制造业岗位的同时,也失去了在设计与技术迭代上的优势。他指出,制造与设计本应相辅相成,但全球化分工使美国低估了其他国家在价值链上的追赶能力,最终导致美国在高端领域同样面临竞争压力。(美国或许明白了科技与制造相辅相成,关税大棒更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制约龙国,强大自己更是他们的初心本意!)

2. 去工业化威胁国家安全与生产力

万斯强调,过去40年的“去工业化”政策削弱了美国的工业基础,不仅造成经济不安全,还导致社区身份认同的丧失。他以铁锈地带(Rust Belt)为例,指出制造业外流后,工人未能顺利转型至高端领域,反而陷入技能与就业机会的断层。这种结构性失衡使得美国在创新链条上的整体效率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生产力停滞。

3. 国际分工体系的“双重挤压”效应

万斯分析称,美国曾假设其他国家会长期停留在价值链低端,但现实是这些国家通过低端制造业积累经验后,逐步向高端技术领域攀升。例如,中国在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同时,也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快速进步。这种“两端受挤压”的困境使美国既失去低端制造的经济韧性,又面临高端技术主导权被分化的风险。像人工智能大模型这块,中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打破了美国高昂的人工智能开发及应用成本市场,而且领先其好几代。

4. 政策主张:重塑供应链与强化技术主导。

为应对上述问题,万斯支持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主张通过关税等手段推动制造业回流,并强调美国需“主宰”关键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而非过度监管限制其发展。他批评拜登政府延续的全球化政策,认为只有通过重建本土制造能力和技术壁垒,才能恢复创新活力。

争议与批评

万斯的观点引发部分争议。例如,有分析指出,其将低端制造业与创新对立可能过于简化,忽略全球产业链协同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此外,他对移民和廉价劳动力的强硬立场(如限制绿卡持有者权利)也被认为可能加剧劳动力短缺,反而不利于制造业复苏。

综上,万斯的批评反映了美国国内对全球化后果的反思,其核心在于通过产业回流和技术主导重塑经济竞争力,但其政策路径的可行性与潜在副作用仍需进一步观察。

一边是在以特朗普为首的带领下强烈要求制造业回归美国,告别低端制造产品,声称美国市场要流通美国高端产品,非常霸气侧漏。这么多年美国已经习惯了通过美元货币流通收割全球利益。此次硬着头皮要拉动美国制造业,就是担心有一天这个东方龙国在科技及制造业各个领域超越其美国,丧失了其美国全球的霸主地位和货币主导地位。另一边的龙国却在为刺激消费,扩大购买力而不断努力推进中。美国与龙国一边是手握财富缺乏产品,一边是手握产品缺少消费。

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如何解决各自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均是各自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一边是试图通过关税政策欲想制造业回归从而加速高科技领域创新。一边是欲解决产能相对过剩,产品对外输出的难题。将来究竟是独霸天下还是能合作共赢,可能只有博弈之后见分晓!

欢迎点赞+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1

一星一哥说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