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美院长“明星门生”陨落史:谁捧出学术黑马,谁掩埋抄袭达人

调查清样 2018-07-02 17:52:10

《调查清样》—撰文 | 文一刀

最近文艺界不平静,比如那位知名主持人因“孩儿他爸”之名怒揭以范冯刘王为首的逃税团伙的大幕正徐徐拉开,很有携一抽屉阴阳合同独踹娱乐圈的势头,现在每天翘首以盼国税局出调查结果的吃瓜群众数量应该和世界杯的观众差不多。

不过严格意义来说混娱乐圈的还不能算文化人,更谈不上学术,那只是一群文娱产品或垃圾的制造者而已。与之相比,画坛或曰美术界似乎文人气质、学术色彩更浓一些,但这种模糊印象与美好期望正被频频袭来的剽窃、抄袭之风吹得做鸟兽散了。

6月24日刚刚落幕的“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上,最引人关注的除了作品锐意求新的活力之外就是愈演愈烈的“抄袭风波”,一幅被作者投诉、网友举报的展出作品,经中国美术家协会调查核实后不仅确认为抄袭他人原创,且抄袭作品与原作的相似度高达90%以上。

从画坛频频曝出的抄袭事件趋势来看,抄袭者胆量之大、笔下之懒已越来越无下限,像青年美展中出现的案例虽令人大跌眼镜但相关影响也是转瞬即逝,人们已见怪不怪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两个月前查实的西安美术学院原副教授跨国抄袭剽窃事件因冲击效应之大、引发思考之深、关联影响之广、发生发展过程之荒诞诡异,至今仍令人不断反思。不夸张的说,该事件对于国内外美术界乃至学术界都敲响了一次数十年一遇的警钟,值得深入反思借鉴。

2017年10月27日,红点奖颁奖典礼正在德国柏林音乐厅举行。德国红点奖(Red Dot Award)创立于1955年,被喻为设计界的“奥斯卡奖”,曾经是全球最大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奖项。当天的颁奖典礼上,在缴纳数万元的参赛费用再经评审、复审之后,西安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樊雨的两幅作品脱颖而出,其中一幅名为《Open Air Cinema National Museum》(中文名《露天影院国家博物馆【海报系列】》)荣获红点奖传播设计类最佳设计奖(Red Dot:Best of the Best);另一幅作品《Brain Art Museum》荣获红点奖(Award:Red Dot)。

在传播设计类作品中,获得“红点奖”的几率很高,一般能占到报名参加者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每五幅作品就会有一幅获得“红点奖”。但红点奖传播设计类最佳设计奖(Red Dot:Best of the Best)则是仅次于该类别最高奖——Grand Prix的一个奖项级别,当年共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和设计师提交了8051件作品参评,最终获得最佳设计奖(best of the best)的共67件,占参赛总数的0.8%。当然,获最高奖的作品就更是寥寥,当年只有5件。

因此,樊雨的此番获奖在国内也是普大喜奔,在诸多媒体报道中罗列出的其个人履历向外界展示了一个典型青年才俊的形象:2010年读完本科、2014年研究生毕业、设计学博士在读且导师为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作为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教师主要从事海报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插画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是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ADC)会员、国际平面设计联合会(ico-D)会员、香港国际艺术协会(HKIAA)会员、亚洲中韩设计协会(ADCK)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近三年中,作品入选国内外22个大展,其中7次获奖;

2017年11月7日,西安美术学院召开年度职称工作会议,经过近两个月的层层评审,2017年12月1日,研究生毕业不到4年、正在读博期间的樊雨以“特殊人才”之名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此时的樊雨已成该校的“学术黑马”,按照此种速度,不需多久就可以在行政职务上捞取一官半职,然后继续升腾。

但剧情很快便剧烈反转,不几月,有专注于美术抄袭的网友爆料分析称,樊雨获红点奖的两幅作品涉嫌抄袭英国著名插画艺术家Russell Cobb(拉塞尔·科布)2011年的作品《NewIdeasII》和《Notetalking》。接下来贴出的对比图更令人震惊:樊雨几乎是将拉塞尔·科布2011年的两幅作品照搬复制过来后,只是在部分区域晕染了一些色彩,便作为自己的原创作品拿去国际上参赛了并获大奖,在赴德国参评红点奖之前,这两幅作品还于2016年获得“丝路精神-首届西部国际设计双年展”专业组银奖和铜奖,颇有一次复制多次粘贴的味道。

两幅作品的原作者随后也正式红点奖组委会发起投诉,经调查核实后,红点设计大奖德国官方总部认为樊雨的作品不仅属于抄袭而且是假的,侵犯了Russell Cobb的知识产权,因而立刻撤销樊雨所获奖项,并保留追究其故意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理由是其不但损害了原创者的声誉,也损害了红点设计奖的声誉。

一次罕见的跨国抄袭事件就此坐实,其负面效应首先波及到红点奖本身信誉。被称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柳冠中称,红点奖在被承包给商业机构之后早已成了一种商业炒作,在德国失去市场便来到中国开拓,尽管每在中国的获奖作品有上千件,但参赛着都需要支付相当费用。

红点奖官网显示的各参赛类别费用包括作品报名提交费、评审展示费、得奖者服务费等。早期提交作品有优惠,越晚提交费用越高,其中传播设计类得奖服务费从约1500欧元到2500欧元不等。得奖者服务内容包括红点标签、证书奖杯、红点设计国际年鉴、获奖展览的设计、网上出版物、国际公关等。对于奖项过度商业化的质疑,红点奖组委会也不得不发出官方声明予以回应,声明除了重申评奖过程的独立、公正之外,也着重强调了“参赛自愿,费用透明”的运营原则。即便如此,红点奖经此一难也狼狈不堪,提鞋掉帽子、越描越黑的效果显露无遗。

作为培养樊雨的母校兼其任教供职单位,西安美术学院的处置与发声风格则与红点奖长篇大论的声明截然不同。西安美术学院首先对抄袭事件发出公报称经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认定了樊雨的抄袭行为。2018年4月27日,西安美术学院发布了一则简短、冷漠的决定:

一、 取消樊雨副教授任职资格;

二、 撤销并收回樊雨因该获奖作品取得的所有奖励、奖金;

三、 决定辞退樊雨,解除西安美术学院与樊雨的人事代理劳动合同。

这样的决定看似是不遮掩,不护短,但若回顾樊雨从2006年进入西安美术学院本科学习、后又留校任教,直到事发被扫地出门的约12年经历,许多人惊讶地发现,与樊雨学术成就火箭式蹿升相生相伴的是其一路涉嫌抄袭、剽窃的质疑与争议。

虽说绘画、设计行当中是不是抄袭有时不好确认,但不好确认不是说不能确认,还是有许多客观标准可以作为鉴定法则。如果真能做到融众家之长绘自我之画,那则不仅不是抄袭而属于推陈出新范畴。

一般被列为抄袭作品的但大多也要经过对抄袭对象一番思量和加工并有所遮掩的作品,但看过被公布的樊雨的所谓作品与原作对比图后,相信即使是外行也能一眼认定其囫囵大挪移的行为。目前被网友们已经扒出的抄袭作品涉及其本科、研究生、及之后的各个阶段,端直一幅抄完同学抄同行、抄完国内抄国外的架势。

但问题在于,为何樊雨的一路抄袭可以在西安美术学院一路绿灯、通行无阻?分析个中缘由无非两方面,一者是抄袭者“功夫在诗外”,有比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可以让许多明眼人变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视而不见,樊雨在本科阶段就是校学生会主席,可见其善于也热衷于社会活动,在一次次无论是侥幸还是确定的“成功”下,本身对功名的极度贪恋的抄袭者发现其通达之路可以靠在学术上的投机取巧铺就,于是乎便加大力度投入;就像江洋大盗其实都由小贼变来那样:小贼最初窃物,往往也不过一瓜一果之微,由小而多,终于积重难返,泥足深陷而不能自拔。

另一方面,作为大学教师,靠无底线的抄袭竟然能大获全胜,如果说没有相适应的“土壤”配合作用,那也是万万说不通的。樊雨的升腾与跌落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其所在“土壤”之畸形,在这种“土壤”中,艺术作品根本没有被当做学术成果看待,而只是评职、评奖乃至利益交换的工具,抄袭者与“土壤”双方彼此心照不宣而已。

因此,即便发生了波及国际的抄袭事件的确是一件斯文扫地的事情,但作为一路培养、培育、提携樊雨成长起来的学校和导师也应该痛定思痛、自我反思、勇于承担,毕竟樊雨的年龄最多不过而立,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也是所处环境中“抄袭文化”的受害者。

然而西安美术学院以毅然决然之果敢与快刀斩乱麻般的办事效率,迅速将一名几乎是其一手造就、一手捧起来的“学术明星”反手“拍死”,这绝非“挥泪斩马谡”之举,而是“城管出事立刻被临时工”之冷酷切割、撇清关系。纵观西美在事件前后的发声,看不到半点检讨与追责,对樊雨而言,其西美12年竟落得捧杀之后是棒杀,在权谋利益面前其大好前程不过海市蜃楼。

2017年11月19日,也就是樊雨获得德国红点奖的三周之后,西安美术学院对外发布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这样的:为西安美院设计团队疯狂打call!作品获得201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文中称“西安美术学院郭线庐院长《教学档案》一书,由西安美术学院李瑾、樊雨设计,在今年获得‘中国最美的书’!”。郭线庐是樊雨就读的设计学博士导师,由得意门生设计的《教学档案》获奖让这本书的内容与形式都有了更丰富之意义。

此时樊雨和师、校间的关系还是那种“个人的荣誉与成就离不开学校和导师栽培”的状态,那个时候一切还都是如此的如意,恰似春风得意马蹄疾,谁也想不到5个多月后当神话破碎,西美以“三把火烧断师生情”的姿态切断与樊雨的种种关联时,还附加了几句简短的表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学术造假,对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绝不姑息,凡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确保学术环境风清气正”。

看到这里,不由想起了《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与岳不群,悲哉世态炎凉。—《调查清样》

0 阅读:15

调查清样

简介:阅读清样,观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