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都在抄底哪些资产?

金道人 2025-01-08 02:02:13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南下资金净流入7440.19亿,

一举超过“南下香江,夺取定价权”的2020年,

创下自2014年11月港股通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2.31

对比2020年,2024年南向资金的主力发生了巨大变化。

2020年南下资金之所以买的多,很大程度上是基民热情高涨,大量基金买入港股资产。

2020年,港股通中公募基金持股占比由2019年的不到10%,飙升至近30%,几乎翻了3倍。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12.31

而公募基金的资金主力向来是散户,

2020年末,公募基金中来源于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占比为52.93%,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大部分也是个人投资者资金的集合。

公募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实际占比更高。

数据来源:中基协,截至2020.12.31

因此,2020年南向抢夺定价权的背后,是无数基民的资金借由公募基金流向港股。

但2024年,散户南向香江的热情不比2020年。

相较2020年末,2024年上半年基金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比显著减少,机构投资者占比得到提升。

数据来源:wind

所以2024年南向香江的主力军,大概率是机构资金。

那么问题来了,

机构都买了啥?

01

机构可能在想抄底港股高股息资产!

机构大手笔想抄底港股高股息资产,其中以险资机构为主要代表。

去年,险资机构频频举牌港股上市公司。

2024年末,平安人寿公告称,公司持有的工商银行H股股票,已达工商银行H股股本的15%,触发举牌。

此外,上市公司公告显示,2024年还有中国太保举牌中远海能H股、华能国际电力H股、华电国际电力H股,

新华保险举牌海通证券H股,

中邮保险举牌安徽皖通高速H股,

瑞众人寿举牌龙源电力H股、中国中免H股,

……(注:上述个股仅为举例说明,无特定推荐之意)

道人统计了去年险资举牌的所有港股公司,绝大部分是海运、电力、银行、港口板块的高股息资产。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2.31,上述个股仅为举例说明,无特定推荐之意。

那么问题就来了,

为啥这么多机构买入港股高股息资产?

道人认为最大的吸引力可能在于:

股息率足够高!

下图所列的港股红利指数的股息率基本都在7%以上,

数据来源:wind、标普指数公司,截至2024.11.29

而A股红利指数的股息率基本在5%左右,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2.31

相较之下,

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股息率高达7.66%,

7.66%的股息率,即便去掉港股通20%的所得税,实际到手的分红也有6.13%,依然高于A股的主要红利指数。

高分红背后,是优秀的指数编制机制和业绩扎实的优质底层资产。

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精选标普港股通指数内50只波动率最小、股息率较高的个股, 有三大明显的特色。

特色一:低估值、高股息

在行业分布上,以金融、地产建筑、工业、公用事业为主。

这几个行业都是典型的高股息行业,总权重占比高达75.1%。

数据来源:标普指数公司,截至2024.12.31

这造就了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低估值、高股息的特点,

相比港股主要宽基指数,估值明显更低,股息率明显更高。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1.30

特色二:历史业绩表现优异

在港股三年大熊市的背景下,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非但没跌,近三年收益率还高达17.87%,大幅跑赢港股主要宽基指数。

此外,近三年年化波动率仅有18.17%,远低于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

不仅收益高,持有体验也更好。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2.31

特色三:低相关性

近三年业绩回测,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与A股主要宽基指数的相关系数不到0.2,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低相关性能帮助资产组合分散风险和降低波动,是多元资产配置的好工具。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2.1.1—2024.12.31

02

港股红利指数当下投资机会如何,有什么好的标的?

目前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股息率高达7.66%,

当下行情下,高股息的红利资产打底或是不会出错的选择。

这也是道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坚持的投资策略。

当然了,指数再好,股息率再高,如果没有跟踪的ETF也是白搭。

道人看了一下,还真有一家基金公司发行了相关ETF,而且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3日仅此一家: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513630)

作为投资标的,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具备两大优势。

1、规模大,流动性好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3日,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规模为61.30亿,在wind11只“跨境策略指数ETF”中排名第一,并且11月单月净流入高达7.05亿,流动性高。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2.31

2、标的指数业绩表现优异

过去三年,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涨了16.95%,不仅比其他港股红利指数更胜一筹(港股通央企红利涨幅仅11.42%),更是大幅跑赢中证红利和沪深300指数。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2.1.1—2024.12.31

近期,摩根资产管理重磅推出国际“红利工具箱”系列优选基金,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覆盖A股、港股及亚洲市场的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在利率新常态下,摩根资产管理致力于为投资者把握相对“确定性”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依托集团全球深厚的市场洞察与研究能力,努力提升客户持有体验和获得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和投资者相伴,一路长“红”。

对高股息红利资产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513630),

没有股票账户的朋友,可以考虑关注场外指数基金——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

(A/C份额代码:005051/005052)

注:“红利策略”为标的指数策略,正股息率不代表正的投资回报,产品仍存在波动风险。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的指数收益率分别为-24.3%、6.96%、-4.079%、-1.55%、24.81%。指数的过往表现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对指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摩根“红利工具箱”指的是摩根资产管理旗下重点投资红利主题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募基金,以及增设特色分红机制的相关ETF及指数基金。正股息率不代表正的投资回报,产品仍存在波动风险。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正式更名为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使用「摩根资产管理」及「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作为对外品牌名称,与JPMorgan Chase & Co.集团及其全球联署公司旗下资产管理业务的品牌名称保持一致。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本资料为仅为宣传用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同时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上述资料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发售或邀请认购任何证券、投资产品或服务。所刊载资料均来自被认为可靠的信息来源,但仍请自行核实有关资料。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本产品由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本材料为公开宣传材料,受雇于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并被授权的员工可基于产品或服务沟通目的通过个人朋友圈转发。未经授权请勿转发。本材料仅在中国内地分发,且仅针对中国内地的有关适格投资者。2025010002

0 阅读:1

金道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