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的手机该不该看?丨从婚姻经营的角度告诉你答案

瞳爱教育 2023-04-02 11:59:09

近日,王子文在《半熟恋人2》中谈及不能接受伴侣看自己手机,她说:“因为觉得他看手机这个想法,首先就是基于对我的不信任,我的生活只是有一部分跟你有可以共享的。”

关于是否该查看伴侣的手机这个问题,多年来在网络上一直争议不断,也是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很容易发生摩擦的一个诱因。

不少人表示,伴侣虽然是自己最亲密的人,但伴侣之间也该有个界线感,被人翻看自己的手机,心里总是不太舒服。

也有人认为,伴侣之间难道最重要的不是坦诚相待吗?要看就给看喽,反正行得正坐的直,没做啥亏心事怕什么。

还有人觉得,翻看手机这点可以接受,但是需要事先打个招呼,征得一下对方同意再去翻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争吵。

关于查看伴侣手机这个行为你是支持方还是反对方呢?可以在这篇文章下面留言参与话题讨论~

小瞳认为,大家对查看手机这件事的讨论和反应,其实也是在说明,在亲密关系中,人与人需要建立一些边界感。

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亲密关系中如何建立【边界感】,希望对你的生活有所帮助:

01

建立清晰的自我边界

亲密关系中边界感是很微妙的概念,不懂得把握相处边界的人,容易给人以冒犯与压迫之感;而懂得边界感的人,相处起来往往让人有如沐春风的舒适与放松,这才是和谐相处的状态。

想要建立边界感,首先我们需要建立清晰的自我边界才行。

自我边界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我诠释,如:我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我会选择什么,不会选择什么?我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简单来讲其实就是,一个人在亲密关系相处时的原则和底线是究竟是什么。

当我们所设立的底线被触及的时候,情绪上我们会有所觉察,这份不适会提醒我们需要和对方表达自己的意见,明确对于自己而言,对方的那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什么样的行为会让你感到不适的。

在亲密关系之中,如果和对方的互动让你经常感到不适或难过,这其实就是自我边界起作用了,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主动做些什么来制止它发生。

注意,自我边界的建立,应该是基于自己与对方都明晰的基础之上的,要使得自己明确更要使得对方明确你的“边界”。

这不仅是单一的边界,也是双方共同的边界,需要亲密关系中的彼此一起守护。

02

把握分寸,尊重伴侣的边界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除了需要建立清晰的自我边界以外,还需要把握分寸,尊重伴侣的边界。

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心理越位。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底线,在双方相处过程中,忽视或不尊重对方的界限可能会损害你与伴侣的关系并导致冲突、压力或回避。

没有边界感的人,在亲密关系中不太会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对方不想要什么,自然也不清楚边界在哪里。

在亲密关系中,检查手机的行为,并没有对错之分,关键点在于我们要明白:你的初衷是什么?在你做了这个行为之后,你所得到的结果又是什么?这些都该我们理智的去思考。

很多时候,亲密关系中爱的边界是尊重、信任和自由,更是恋爱双方的良性互动,比起清晰界定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不如去感受对方的感受。

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成熟、正直和同理心才能认识到你正在让某人感到不舒服并改变你与他们互动的方式。

03

课题分离,专注自己的事情

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缺乏边界感,是因为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弄混淆了,把原本应该是对方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大包大揽。

美国作家拜伦海蒂曾说过,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这也正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提出的【课题分离】的概念。

所谓边界感,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你只需要为你自己的课题负责,而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

别人怎么说,怎么做,这是别人的课题,你不要理会;找到边界,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并把当下的事情做好,这才是你的课题。

通过交流,我们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场,向他人传达我们的好恶。

“这是我的东西”“我不喜欢你这样做”等态度明确的话语,是一种温和的捍卫个人边界的工具。害怕对别人说“不”,往往是失去个人边界的开始。

懂得课题分离可以帮助我们重建边界感,首先我们可以明确责权利,守好自己的边界;其次,掌握好分寸,尊重别人的边界;最后,在边界之内,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和伴侣相处过程中,把原本属于别人的课题看作为自己的课题,会消耗彼此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要知道,我们不是在从属关系上建立信任感,而是在彼此平等地交流中建立信任感。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需要进行“课题分离”,把两个人的事情分离开来,然后进行平等地交流。

0 阅读:16

瞳爱教育

简介:个人成长、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