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火箭心脏的金牌大国工匠高凤林
他1980年从技校毕业后就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班,并且一直为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到如今,他为我国许多火箭焊接过它们的“心脏”,占到我国火箭发射总数的近百分之四十。他,就是我国的金牌“大国工匠”——河北的高凤林。高凤林在刚工作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焊接技艺,他一边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学习焊接技巧,一边自己刻苦练习着基本功。这种不怕劳累、不怕吃苦、勇于钻研的精神,让高凤林的技艺一日千里,日益成熟。

在不工作的时候,高凤林对知识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面对很多的社会工作和繁重的生产任务,他仍克服了种种困难拥有了大学学历,从而不断改进他的工艺措施,不断创新工艺方法。他还将知识和技术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让焊接设备自动化控制和应用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破解了无数新的发动机以及重要产品的十分困难的焊接修复问题,成为了火箭发动机焊接专业领域的高手与“大国工匠”。对于高凤林来说,火箭焊接技术就是他唯一热爱的工作。因为热爱,铸就了他,也铸就了他身上的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精神就是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我认为,工匠精神是对他们自己工作的奉献和热爱,并愿意为它劳动,把它做得更好。因为热爱,所以他们奉献自己,不怕吃苦也不怕劳累,他们只是为了自己所喜欢的而努力和奋斗。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完美地完成工作,他们追求的更是工作中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享受。工匠精神是一种劳动精神,正如高凤林,面对许多生产任务和大量社会工作,他仍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工匠精神是对职业劳动的奉献精神。正如高凤林,吃饭的时候用筷子练习送丝动作,喝水的时候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习自己的稳定性,休息的时候举着铁块练习自己的耐力。他甚至冒着高温去观察铁液流动的规律。正是有他自己的奉献精神,才能够将火箭焊接技术练习得这么好。工匠精神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正如高凤林,能把焊接误差控制在零点一六毫米之内,并且将焊接停留时间从零点一秒缩短到零点零零一秒。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么精确?是因为他在工作的同时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他用自己的时间和双手铸造出许许多多个神话。

工匠精神最重要的还有热爱和毅力。如果一个人仅仅热爱一份工作而不去行动,又或是没有毅力只是行动了一会会儿,那么对于他来说,他所热爱的工作只是他的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如果一个人只有毅力做而不热爱他的工作,对于他来说,工作是一种痛苦和折磨,而不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工匠精神中,热爱和坚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工匠精神十分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他们无法将热爱和坚持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因此,许许多多个人当中也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成为大国工匠。

对于千千万万的人,从小的方面来说,不管是学习上还是以后的工作,都要有工匠精神要勇于承担责任,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件事情,要拎得清放得下。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要用工匠精神对国家做出贡献。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那么需要许许多多心中有大爱、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发扬工匠精神,不仅仅是需要像高凤林高超的的焊接技术推动火箭制造业的发展的人,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