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万世师表孔子的思想的内涵
众所周知,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他被后世称为孔圣人,万世师表等。他所著的《论语》将他的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思想体系,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的主张是“仁者爱人”。他自己也是一个宽厚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对待人真诚,耐心,充满仁爱之心。他想让统治者都可以将仁一词贯彻心中,能够实行仁政,体恤民情,将自己置身于百姓之中,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

他反对苛政,反对残暴的法律残暴的统治。他希望君主能够“爱人”关爱自己的子民,他希望贵族能够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不能够忍受的,也不能强迫他人去做。他希望能够对人们充满爱护之心,以教化来达到治理国家安顿百姓的目的,如同今天的“德治”。

孔子也注重“礼”,他最为推崇的是周礼,礼主要体现为仁,恭,敬。恭就是对人温和恭顺庄重,敬就是要对人严肃认真,不可随意嬉笑怒骂。他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让自己达到礼的要求。在和一个人的交往中就能看出来这个人是否有家教和修养。一个人若是懂礼,不仅自己有礼,也对他人有礼,他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尊重他人。

孔子推崇中庸之道,他告诫人们“过犹不及”,应该“适中”。他不喜欢做事情做的太过或者做的太不好的人。他也不喜欢八面玲珑之人。他推崇的中庸之道并不是说为了顺应他人或随大流,从而迷失了自己的本心,只顾一味讨好他人。应该在顺应他人的同时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心,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应灵活变通,要有自己的原则。

对于教育,孔子推崇有教无类,他认为,对于求学的人,不能有高低贵贱之分,应该一视平等,人人都应该能够受到平等的教育,不能因为一个人是寒门子弟就不可求学,他对于求学的费用要求也很低,只要一点点食物就可以来求学问道。孔子主张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把思想道德教育,美育放在前位,想要把学子培育成有思想有道德有美德的人。他主张“温故而知新”,意思就是学习完了要及时复习,这样就能得到新的知识。他教学能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这对以后的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孔子还推崇“孝”,他主张敬养父母,他认为父母养育子女,子女长大后赡养父母,这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他希望子女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以最真诚,最尊敬的心来奉养父母,在父母生病的时候能够舍身处的去照顾父母,父母去世后以最悲痛的心情来料理后事。这几点做到,才能算是最纯洁的孝。孔子对于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思想一直到现在仍能在点点滴滴中被发现。好了今天小编就写到这里,喜欢关注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