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跛脚男人,何以成就美国百年私企?玛氏家族三代人的传奇故事

北街老酒 2024-09-11 14:37:06

在商业的浩瀚宇宙中,玛氏家族犹如一颗璀璨的恒星,历经百年沧桑,光芒依旧耀眼夺目。从一个昏暗厨房中跛脚男人的梦想起步,到成为美国第二大富有家族,玛氏家族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激励着无数人在商业的海洋中追逐梦想。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家族守住了巨额财富,铸就了百年辉煌呢?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1883年,富兰克林·玛氏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镇——汉考克。这个小镇生活节奏缓慢,居民稀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富兰克林的父亲在当地一家谷物加工厂上班,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不幸的是,年幼的富兰克林患有轻微的小儿麻痹症,这使得他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在公园里奔跑嬉戏,大部分时间只能留在家中,与外界隔绝。

然而,在这段孤独的时光里,他的母亲成为了他的伴侣和老师。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也为了让富兰克林将来有一技之长,母亲在厨房里教他制作糖果。对于年幼的富兰克林来说,糖果世界宛如一个充满魔法的奇妙王国。他开始尝试将各式果仁和原料混合,探索不同的味道组合,每一次的创新尝试都令他兴奋不已。

高中毕业后,为了贴补家用,富兰克林和母亲在自家厨房制作并销售一款名为泰勒黑糖片的糖果。这是一种传统糖果,通过将黑糖加热后混合其他原料,倒入模具冷却,然后切割成薄片。当时,这类糖果主要由家庭作坊生产,与现代工业化糖果相比,口感相对单一,价格也缺乏竞争力。而在当时,米尔顿·赫尔西的好时公司已经成立多年,并且深受大众认可。不出所料,富兰克林的第一次创业在坚持数月之后便以失败告终。

1902年,19岁的富兰克林与埃塞尔步入婚姻殿堂。成家后,他找了一份推销员的工作,但这份工作并不适合他,业绩频频,收入不理想。下班后,他却一心扑在自家厨房捣鼓糖果配方,这让妻子很是恼火。在一次次的争吵中,家庭逐渐走向崩溃。1910年,妻子埃塞尔提出离婚,儿子富雷斯特跟着母亲被送去了加拿大的外婆家。 一连串情感上的变故并没有让富兰克林就此颓丧。

同年,他再次结婚,第二任妻子也叫埃塞尔。与前妻不同的是,现任妻子对富兰克林的事业非常支持。抱着换个地方碰运气的想法,夫妇两人决定搬离明尼苏达,去华盛顿州的科塔玛。1911年,两人在科塔玛创办了玛氏糖果工厂,虽然名字叫工厂,但充其量还是个家庭式的夫妻老婆店。富兰克林负责糖果制作,妻子则担任销售,将糖果推销给附近杂货店。

尽管他们努力维持经营,但生意一直没有起色,在随后的10年时间里,他们多次濒临倒闭,甚至不惜借高利贷来维持运营,最终资不抵债,债权人清空了他们所有的财产。1920年,夫妻二人又不得不搬回明尼苏达。之后,富兰克林再次开办了牛轧糖屋糖果公司。这一次,幸运女神貌似眷顾了富兰克林,他的一款名为麻欧巴的产品成为市场小爆款,各家零售杂货店争相下订单。这款糖果由巧克力、焦糖和坚果制成,虽然和好时这种大厂不能比,但借着这款产品,至少让他在糖果行业找到了一席之地。

赚到第一桶金的富兰克林第一件事就是买房。他激动地给远在加拿大的儿子富雷斯特写信,希望他回来帮衬自己。然而,富雷斯特从小就没怎么看得上父亲的糖果生意,他认为煤炭行业比糖果更能挣钱,一心想着要去挖煤,因此报考了加州大学学习采矿。在学校里,富雷斯特和他父亲一样会倒腾。他先是在学校食堂找了一份兼职工作,利用员工福利低价购买肉类和菜,然后转卖给其他学生,平均每周能挣上 100 美元。

暑假来临,学校食堂关门,他又加入了一个推销团队,周游全国推销骆驼牌香烟。一晚在芝加哥,他因在路灯柱、店面和车上贴满骆驼牌香烟海报被警察逮了个正着。父亲富兰克林得到通知后,急急忙忙赶去芝加哥交了保释金,将儿子领回。 父子二人在回家的路上决定去饮料店喝一瓶汽水压压惊。喝着巧克力麦芽汽水时,富雷斯特突然问父亲为什么不把巧克力麦芽放进糖果棒里呢?

这句话成了玛氏公司历史的转折点。1923年,银河系巧克力棒milky味问世,融合着巧克力麦芽味的牛杂和焦糖棒,涂上厚厚的巧克力糖衣,不仅能长时间保存,还能迅速补充体力,这也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士力架的前身。推出当年,这款巧克力棒便为富兰克林带来了高达80万美元的销售额。 随着销售的疯狂增长,富兰克林很快意识到巧克力棒外面的巧克力涂层不够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找到当时好时巧克力的创始人米尔顿·赫尔希,希望与他合作使用好时的优质巧克力为milky味添加图层。这一合作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更使得玛氏成为了好时最大的客户,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也因此得以延续了几代人。1929年,富兰克林将工厂搬到了芝加哥。这座城市是美国东西部铁路的重要枢纽,拥有便捷的物流网络,进一步拓展了玛氏糖果的销售市场。1930年,富兰克林用他最喜爱的一批玛的名字为一款新开发的巧克力命名,它就是士力架。

士力架也成为了玛氏最早期成功的产品之一。1932年,他推出了三剑客巧克力,一块巧克力有三种口味:巧克力、香草和草莓。玛氏公司在芝加哥西区运营,年销售额超过了2400万美元。这一年,富兰克林豪气地给妻子买了一辆豪华杜森博格和一辆16缸凯迪拉克。 但此时,富兰克林和儿子富雷斯特在对待家族生意上有着不同的想法,这也导致父子两人关系开始恶化。

富雷斯特认为父亲经营企业效率低下、产品不统一、管理松懈。尽管当时富雷斯特在公司并没有任何头衔,但他还是插手公司管理,开始实施自己的想法。工厂很快陷入混乱,父子两人在办公室拍起了桌子。 富雷斯特想要父亲给他1/3的股份,去加拿大开工厂,走国际化跨国路线,但富兰克林对自己今天的成就感到非常满意,直接无视富雷斯特的计划。

结果富雷斯特赌气跑去了欧洲的瑞士,在那里为雀巢工作了一段时间,学习制作欧洲巧克力,之后又辗转来到英国,定居在伦敦郊外的斯劳,并在斯劳建立了英国玛氏工厂。 与此同时,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帕斯蒂卡,富兰克林对巧克力的兴趣似乎已经消退,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他最喜爱的玛匹活动中,创立了银河农场,与妻子埃塞尔共同饲养玛匹,并建造了赛玛场和玛厩。

1935年4月8日,51岁的富兰克林突发心脏病去世。创始人的突然离世,让家族成员都在心里犯嘀咕,咱家公司往后归谁管?妻子埃塞尔表示自己和弟弟来管美国公司。但短短一年时间里,美国玛氏陷入混乱,公司业绩不断下滑。无奈之下,埃塞尔只能将英国的富雷斯特叫回美国并将自己的股份出售给他,由此玛氏司正式交棒二代。

富雷斯特回归后,芝加哥工厂的运作方式也被改变。上班第一天,他就命令所有高管去会议室开会。他说自己是一个虔诚的人,然后长时间沉默。突然,富雷斯特跪了下来,他说为银河巧克力和士力架祈祷。他进一步解释道,这些产品创造了今天的财富,今后公司的一切行为都要以创造利润为目标。 会议结束后,富雷斯特立刻着手改革,他废弃了父亲设立的行政餐厅,解雇了法国厨师,拆除了公司管理层独立办公室的隔板,并卖掉了公司的直升机。他还将员工工资一下子提高了30%,用奖励性工资取代了年薪,并为每位员工发放了一张考勤卡。一系列举措后,公司开始回归正轨。

1936年,富雷斯特针对欧洲市场推出了创新产品麦提莎巧克力球,利用其之前在欧洲的经验和人脉,迅速将产品推广到多个国家,并且深受消费者喜爱。稳固糖果巧克力业务后,富雷斯特开始进军宠物食品行业,并推出了宝露品牌,包括后来的伟嘉猫粮。他曾说过自己不是糖果制造商,而是食品制造商。据说富雷斯特在西班牙内战期间,看到士兵们吃小巧的巧克力颗粒,这种巧克力颗粒小巧且重量轻,还不容易化,便于携带,于是萌生开发巧克力豆的想法。

1941年,他找到了当时好时巧克力公司总裁威廉·莫里的儿子布鲁斯·莫里,两位创二代共同投资巧克力豆项目。新产品的名字取自玛氏和莫里两人姓氏的首字母,就叫M&M's。1941年12月,美国对日宣战,M&M's的硬壳糖衣可以防止巧克力在太平洋战场炎热潮湿的天气中融化。在整个二战期间,M&M's只提供给美国军队,美国陆军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其最大的客户。

战后,M&M's开始在全美流行。为了防止别人山寨自己,从1950年开始,玛氏在每颗M&M's的巧克力上印制“m”字母,使用特制专业的食品印刷设备,确保每颗糖果上的“m”都清晰一致。这种印字技术不仅增强了M&M's的品牌形象,还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式来识别是否是正品。 战后,富雷斯特重新打造了士力架的营销概念,在战后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士力架被宣传为既能当零食又能扛饿的产品,含有坚果、巧克力和牛轧糖,口感丰富,自然成为了蓝领劳动者的最爱。

1960 年,富雷斯特开始将自己的儿子小富雷斯特培养为公司的未来领导者,引入运营的核心圈子,对他的要求也异常严苛。1961 年,小富雷斯特被派往荷兰的维格尔负责筹建一家新工厂,不幸的是,就在工厂即将投产的前三天,一场突发的大火几乎将工厂夷为平地。尽管公司其他管理层认为这场灾难超出了小富雷斯特的控制范围,但老富雷斯特还是勃然大怒,坚持要求他公开道歉。面对巨大的压力,小富雷斯特在随后的 9 个月中重建了工厂。

到了1969年,老富雷斯特宣布退休,将公司的重任正式交给了小富雷斯特。从1970年代起,在小富雷斯特的带领下,玛氏公司通过并购和创新,陆续打造并壮大了多个品牌,其中涵盖了从糖果到宠物食品再到大米等多个领域。每一个品牌都力求在其细分行业中达到顶尖水平,因此,玛氏有时也被誉为食品界的宝洁。其中,彩虹糖、德芙巧克力、伟嘉宠物食品均是其领域内的标杆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到1980年代,玛氏的产品已经遍布了全球30多个国家,年销售额更是超过了95亿美元。 截止2024年,玛氏家族以1170亿美元的净资产成为美国第二大富有的家族,仅次于拥有沃尔玛的沃尔顿家族。现在,玛氏公司主要由杰奎琳·玛氏和约翰·富兰克林·玛氏这两位家族成员掌控,而小富雷斯特本人则在2016年7月因心脏病在西雅图逝世,享年84岁。

那么,玛氏家族守住巨额财富、铸就百年辉煌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

玛氏家族的成功离不开持续不断的创新。从富兰克林在厨房中探索糖果制作,到富雷斯特将巧克力麦芽放进糖果棒里创造出银河系巧克力棒,再到后来推出麦提莎巧克力球、M&M's巧克力豆等产品,每一次创新都为家族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玛氏家族始终保持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不断尝试新的产品和营销理念,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例如,士力架在战后被重新打造营销概念,成为既能当零食又能扛饿的产品,深受蓝领劳动者喜爱。这种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定位的能力,使得玛氏家族的产品在不同时期都能保持竞争力。

二、坚持与适应能力成就传奇

玛氏家族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们经历了多次创业失败、公司濒临倒闭、家族内部矛盾等重重困难。然而,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凭借着顽强的坚持和适应能力,一次次从困境中崛起。 富兰克林在经历了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尝试新的机会。

在多次濒临倒闭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经营,甚至不惜借高利贷维持运营。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为家族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创始人富兰克林去世后,美国玛氏陷入混乱,业绩下滑。但家族成员能够迅速调整策略,将在欧洲的富雷斯特叫回美国接管公司,使公司重新走上正轨。这种在困境中迅速适应变化、果断采取行动的能力,是玛氏家族能够历经百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家族传承与培养

玛氏家族非常重视家族传承和对下一代的培养。从富兰克林到富雷斯特,再到小富雷斯特,每一代家族领导者都在努力将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 富雷斯特在培养小富雷斯特时,要求异常严苛,将他引入运营的核心圈子,让他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尽管小富雷斯特在负责筹建新工厂时遭遇了重大挫折,但老富雷斯特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他的培养,而是让他在挫折中吸取教训,迅速重建工厂。这种严格的培养方式使得小富雷斯特具备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为玛氏公司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保持私有化与低调行事

老富雷斯特定下的玛氏五项原则中的“自由”二字,是玛氏家族守住财富的关键之一。

他深信维护公司的最佳方式是保持其私有化和私人控股的状态,远离华尔街。这意味着玛氏不必担心为追求短期的财务回报而受到来自资本的压力。这种自主性赋予了他们决策的自由,哪怕是牺牲短期利润也换取长期利益。 此外,玛氏家族极为重视隐私和低调行事,力求避免成为公众焦点。他们不追求短期的曝光度,而是专注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这种低调的作风不仅保持了企业文化的纯粹性,也确保了家族企业的独立与持续发展。

玛氏家族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坚持。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在商业的海洋中勇敢追逐梦想,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玛氏家族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无论是创新精神、坚持与适应能力、家族传承还是低调行事,这些都是成就一个伟大企业的重要因素。让我们以玛氏家族为榜样,在自己的领域中不断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