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希言自然就是希望万民说个好——理解老子关键问题之25

问道化鸣 2024-09-09 17:43:20

朱元璋对“希言自然”的理解,离老子有多远?

朱元璋的《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对23章“希言自然”的御注曰:“此云小人之仿行道者如是,且政事方施于心,早望称颂,故谓希言。希言者,希望人言好也。”

就是说,老子的“希言自然”,是指人主在施政过程中期待万民称颂,“希望人言好”。

他将“希言”理解为“希望别人说好”。这明显不符合老子的思想,所谓“希”是“稀”的假借,即“少、无之意”。比如14章的“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35章的“听之,不足闻也”,41章的大音希声”,43章的“天下希能及之”,70章的“知我者希,则我贵矣”,“希不伤其手矣”等等。

很显然,老子在23章所说的“希言自然”,字面意思就是“少说话符合自然”,意在表达“不施行声教法令”,这正是与清静无为、“行不言之教”相呼应的主张。

老子接着说:“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是对“飘风”“骤雨”式暴政的否定,是对滥行严刑苛政的统治者发出的警告。

而人主朱元璋却把原话诠释为人主在施政过程中期待万民称颂,“希望人言好”,不仅文意不通,更重要的是,他的“御注”游移于经文之外,是牵强附会的另立炉灶。

好在朱元璋虽然无限发挥,但毕竟他是开国帝王,他说了一大圈子“题外话”,最终还是回归到经文本意上,虽然依然有点远:称颂固然是好的,但人主不能停留在希图万民的称颂之中。

那么,“希言,自然”到底该如何理解呢?

几乎所有的注家都有“少说话是符合自然的”的意思表达。然而大多数人却忽略了“希言”的主体乃是“道”,即使提及“道”,却也忽视了“自然”的最终的主体指向乃是“万物”。

原文很短,全文如下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得者同于得,失者同于失。同于得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之所以说“‘自然’的最终主体指向乃是‘万物’”,这是由全章,乃至全篇的思想主旨决定的。大体释读一下本章的大意,老子在说:

大道“希言”不干涉,这才有了万物的自然而然状态。举例来说吧,即使是天地而为的狂风暴雨,也不能持续一整天,又何况人呢?

所以,做事合道,实行“无为之治”,则与大道一致。人的得与失,是由他的行为决定的,人的行为是“得(少则得,即无为)”的,那么他就跟“得”同行,人的行为是“失(不知足、止)”的,那么他就跟“失去”相伴。

所以,这一章讲的是“得失”问题,人主为政的“得失”,完全取决于人主实行什么样的施政方式,人主“无为”“无事”,则百姓没有“天下多忌讳”的干预,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实现“无不为”。

“无为”实现的是双赢:民得以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人主赢得了“天下”。

人主实行“有为之治”,即“疾风暴雨”般的暴政,则天下之人不堪重负,不堪重负则“民弥贫”、“民不治”、“民轻死”。“若民恒不畏死”,则祸患将至矣。

根据文本,人主的“得失”取决于他对百姓的治理是否合乎“自然”之道,所以,“希言自然”虽然文字表面说的是“少说话才是自然的”,但是它所折射的却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的深刻思想,即无为不干涉,百姓得之,人主才能得之。

若只为一己之私而不知足、不知止,“以兵强于天下”,在荣利面前“敢为天下先”,动辄以武力震慑天下,侵夺百姓,百姓的自由发展权被剥夺殆尽,势必“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此之谓“道夸”,“盗夸,非道也”。

老子说这样的非自然状态很危险,“不道早已”,即“强梁者不得其死”。

所以,“希言自然”并非只是论述大道本身的“自然”,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万物(百姓)”不受强力干涉的自由发展和自主创造社会价值上来。



1 阅读:2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