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或许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一段感情走到尽头,想要放下那个人,却发现无比艰难。
为了尽快忘记一个人,我们会选择断联、拉黑,甚至删除一切与对方有关的痕迹,以为这样就能快速忘记。
事实却是,越是刻意忘记,越是难以放下。
这可以用心理学上的一个效应解释,即——白熊效应。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放下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并非断联和拉黑,而是另有他法。
1、什么是“白熊效应”?
“白熊效应”源于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的一个实验。
他要求参与者不要想象一只白熊,结果参与者反而更频繁地想到白熊。
这种现象说明,越是试图压抑某个想法,这个想法反而会变得更强烈。
在感情中,你越是告诉自己“不要想他/她”,越是会想起对方。
断联和拉黑看似是切断联系的方式,但实际上,这种刻意回避反而会让对方在你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2、为什么断联和拉黑无法真正放下?
①压抑情绪只会让情绪更强烈
不管是断联还是拉黑,其实都是试图通过看不到就不存在、压抑情绪来迫使自己放下。
但却忽略,压抑情绪并不能让情绪消失,反而会让它更加强烈。
分手后的痛苦、愤怒、不甘,如果被刻意压抑,可能会在某个时刻爆发,从而让我们更加痛苦。
正如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在未来以更丑陋的方式涌现。”
②断联和拉黑是一种逃避
我们总是擅长欺骗自己,好似拉黑对方,看不到对方的消息,就好像一切都没发生一样,这是下意思的自我保护的。
但从本质来说,是一种逃避行为。
而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问题在潜意识中继续发酵,拉长痛苦线。
③人性中的“未完成情结”
心理学中有个观点叫“未完成情结”,指的是人们对未完成的事情会有更强烈的记忆和执念。
断联和拉黑会让一段关系显得“未完成”,从而加深执念。
这表明,断联和拉黑虽然看似简单直接,但并不能真正帮助我们放下一个人,反而可能会让我们在这糟糕的情绪中越陷越深。
与其如此,不如用更相对理智的做法去忘记一个人。
3、如何利用“白熊效应”放下一个人?
①接纳自己的情绪
放下一个人的第一步,是接纳自己的情绪。
无论是痛苦、愤怒还是不甘,都是正常的反应。不要试图压抑这些情绪,而是允许自己感受它们。
你可以想一下,自己在这段感情中,做的比较好的事情是什么,哪些做法又会让对方觉得受伤。你为什么伤心、不甘?
在接纳情绪的过程中,慢慢的疗愈自己。
②重新定义与对方的关系
不要试图忘记对方,而是重新定义与对方的关系。
比如,告诉自己:“他/她是我生命中的一段经历,但不是全部。”
人生就像是一列车,有人上车,也会有人下车,记得对方在车上的时光就行。
③ 转移注意力,但不刻意回避
转移注意力是放下一个人的有效方式,但不要刻意回避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比如,如果听到某首歌会想起对方,不要立刻切歌,而是允许自己感受这种情绪,然后慢慢淡化。
此外,你可以把注意力从对方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培养一些自己的爱好
比如,去做之前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开发一些新的爱好,这些活动不仅能分散注意力,还能提升自信心。
④利用“反白熊效应”
既然白熊效应告诉我们,越是压抑越难忘记,那么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可以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专门用来回忆与对方有关的事情。这样,回忆反而会变得不那么强烈。
这种方法被称为“暴露疗法”,通过反复接触让自己脱敏,从而减少对某种情绪的反应。
放下一个人,不仅仅是放下对方,更是放下过去的自己。
愿你我早日释怀。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放过你就是放过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