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人到中年,活得越来越憋屈?
工作上,老板画大饼,同事甩锅,你不敢翻脸,只能默默加班;
家庭里,孩子叛逆,伴侣冷漠,公婆挑剔,你强忍怒火,笑脸相迎;
社交中,朋友借钱不还,亲戚道德绑架,你碍于情面,硬着头皮答应……
结果呢?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所以,别忍了,该“发疯”时就“发疯”。
1、学会“发疯”,是中年人的必修课
这里的“发疯”,不是真的歇斯底里,而是学会表达愤怒、设立边界、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①表达愤怒,不等于失控
《被讨厌的勇气》里说:“愤怒只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而不是无法控制的情绪。”
比如:
同事甩锅,你可以直接说:“这是你的责任,别推给我。”
亲戚催生,你可以微笑回怼:“生不生是我的事,您操心自己就行。”
②设立边界,是成年人的基本修养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中国式人际关系最大的问题,就是边界模糊。”
朋友借钱不还?直接要:“上次借的钱该还了。”
同事总让你帮忙?直接拒:“我没空,你自己解决。”
请记住,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不然就是软弱。
③拒绝内耗,外耗别人
中年人的痛苦,一半来自现实,一半来自“想太多”:
“我这样说话,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刻薄?”
“我拒绝他,他会不会生气?”
但事实上,别人怎么想,关你屁事?
2、为什么中年人不敢“发疯”?
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懂事”“要忍让”“别惹事”。
小时候,父母说:“别跟同学吵架,吃亏是福。”
长大后,老板说:“年轻人要多吃苦,别计较。”
结婚后,社会说:“为了家庭,忍一忍就过去了。”
于是,我们学会了“自我PUA”,
“算了,忍忍吧,闹大了不好看。”
“可能是我太敏感了,别人都没事。”
“发火显得我没修养,还是算了吧。”
但问题是,你的忍让,真的换来尊重了吗?
张姐,45岁,公司老员工,勤勤恳恳十几年,从不争抢,结果升职加薪永远轮不到她。
后来她终于爆发,在一次会议上直接怼了领导:“凭什么脏活累活都给我,好处全是别人的?”领导愣住,从此再也不敢随便使唤她。
你看,有时候,“发疯”不是失控,而是夺回掌控权。
3、如何科学地“发疯”?
当然,“发疯”不是乱发脾气,而是有策略地反击:
①先礼后兵,给一次机会
“这件事我希望你能处理好,别再让我提醒第二次。”
②直击要害,不绕弯子
“你这么做让我很不舒服,请停止。”
③用行动代替争吵
同事总让你加班?到点直接走人。伴侣不尊重你?减少付出,先爱自己。
余华在《活着》里写:“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中年以后,你会发现,讨好别人,不如取悦自己。忍耐换不来尊重,底线才能赢得敬畏。
所以,该翻脸时就翻脸,该“发疯”时就“发疯”。
别人都不怕得罪你,你凭什么怕得罪别人?别人都好意思为难你,你凭什么不好意思拒绝?
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发疯”外耗别人。中年人的快乐,从“不再受气”开始。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