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宋诗,28个字写尽夏日的闲适与清凉,读后整个身心都通透了

一号诗巷有诗词 2024-07-15 10:56:36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于一茶一饭间,于一行一憩间……,于梧桐的绿荫之上,于菡萏的幽香之中……,光阴在偷偷流转,夏天的日子已过去了一大半。

世界入伏,夏天留给我们贪凉的时间不多了。

入伏,即进入“三伏”的意思;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将体会到来自夏日的最浓郁的“热情”。

吹一窗风,品一盏茶,读几行诗,把时间放慢,这珍贵的夏意,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于入伏之际,诗巷为大家带来的,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

这首诗写尽了夏日的闲适与清凉,读后让人身心通透,的确堪称难得的佳作。

伏日

宋•刘克庄

屋山竹树带疏蝉,净扫风轩散发眠。

老子平生无长物,陶诗一卷枕屏边。

刘克庄,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我国南宋豪放派词人、江湖诗派诗人。

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为“三刘”。早年的时候,刘克庄与永嘉四灵中的翁卷、赵师秀等人交往密切,所以诗歌创作也受他们的影响而比较富有晚唐诗的风格。后来刘克庄又转学杜甫,再得诗味之厚稳。

于大江南北,都遍及刘克庄的足迹,得以自然景物的滋养,刘克庄更是创作出了许多清新恬淡的作品。

我们本期所分享的这首《伏日》就是此类作品中的一首。

诗的首句一出场就给人以清新别致的感觉:屋山竹树带疏蝉;在山屋前的竹树中,可以听到稀疏的蝉鸣声。

不用刻意说明,仅仅句中的几个物象就能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

“屋山”“竹树”,体现出的是环境的幽僻和色彩的清新,与此同时还以含蓄的方式体现了作者的高洁淡泊的情怀。

贤者皆爱山,贤者皆近竹,所以作者选择这样的物象入诗,显然是有一定的目的的。

“疏蝉”一词又有效地打破了环境的幽静,为诗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有效地触动了读者的听觉。

如果蝉鸣太密,就会显得很噪,就会失去美感。故而一个“疏”字可谓是充分抓住了读者的审美追求,也充分印证了作者的审美水平。

承句是作者对自己举动的描写:净扫风轩散发眠;庭院之中满是清风,作者将院子扫干净,披散着头发随意而眠。

好闲适、潇洒、古朴的一个画面,和首相比,承句的美又多了几分别样的灵气和生活意味,让人感觉是那样的真实。

“净”字一出,不但“风轩”是干净的,而且我们眼中的画面和我们内心的精神世界也顿时变得干净起来。再加上与“风”的相互搭配,无限凉爽之意就从诗中蔓延到了诗外。

因为环境幽静,因为清风送爽,所以作者才有充足的条件去“散发而眠”。

从作者扫轩和散发眠这样的举动中,我们足以感受到他轻松愉悦的心情,足以看到他闲适勤快而又洒脱随意的形象。

读这样的诗句,真的会让每天都奔波劳碌、每天都精神紧绷的人们羡慕不已。

“老子平生无长物,陶诗一卷枕屏边。”;作者平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珍贵物品,他只有枕屏边的一卷陶诗了。

后两句是叙述性的内容,看似轻描淡写,却把作者的家境、生活习性以及他的精神境界都做以说明。

其实经过细品我们会发现,转句与合句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转折关系的。在作者看来,虽然他没有时人眼中的“长物”,但是他却有时人所没有的“陶诗”。

所以,“陶诗”就是作者眼中的“长物”。而这里的“陶诗”所代表的,又是一种恬淡淳朴的田园生活,是一种自在洒脱、抱朴归真、不羡功名的伟大情怀。

“世人笑我太癫疯,我笑世人看不穿”,刘克庄的境界用唐伯虎的这两句诗来形容,尤其合适。

一个院子,一卷诗书,一张石床,就是整个人生,就是最惬意的生活与最丰盈的精神食粮。故,纵使在伏天里,作者的内心亦是清朗安宁的。

刘克庄的这首诗,就是伏天里的一窗风、一脉泉……,带给人身心上满满的通透感。

入伏山居无甚事,藤床净扫枕风眠;读完一首,味留唇齿。

诗词为梦笔为马,将读写进行到底;关注一号诗巷,我们一起追逐诗与远方。

3 阅读:62

一号诗巷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