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世间最美好的词语之一。
初初相遇时,郎情妾意如沐春风,多是曼妙的风情。可是时间总是不遂人愿,简单的“爱情”两字亦是演绎出那么多的结局。
现在一说起梅兰芳的爱情故事,总是免不了提及福芝芳的果敢,孟小冬的冷傲,甚少有笔墨会落在原配王明华身上。甚至于2008年陈凯歌导演的传记体电影《梅兰芳》上映,里面竟然也没有王明华的身影。
可是王明华也曾和梅兰芳琴瑟和鸣、同甘共苦……
成为前途未卜的梅兰芳的贤妻王明华,清秀隽雅,体态修长,她出生于京剧世家,是旦角王顺福之女、武生王毓楼(余叔岩先生的把兄弟)之妹。
这样美好的姑娘实在值得有一个良配。
在王明华19岁那年,有人上门来说亲。男方是梨园同行,生的俊美端正,父亲王顺福看过之后觉得对方举止有度,也是个唱京戏的好苗子,又有同行为其作保,就欣然答应了这门亲事。
男方正是梅兰芳。
可是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儿,男方在这门姻缘上是存了一些小心思的:梅兰芳比王明华小2岁,当时正值变声期。
变声期,对于唱旦角的梅兰芳来说实在是个坎。那期间他不能登台,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命运的安排。倘若上天眷顾,那度过这段时间他还是可以继续唱戏,倘若发现声音不再适合唱旦角了,就意味着十多年的汗水都是白搭,前途一片渺茫。
梅兰芳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里克制的写着:“演员的倒仓变嗓时期是一个关口,倒不过来,往往一蹶不振。”
而雪上加霜的是,变声期间,梅兰芳的生母也突然离世,这样的双重打击让梅兰芳整个人都陷入抑郁之中。也正是在这个特殊时期,梅兰芳的家里人找到王明华,希望婚姻的美好能减少梅兰芳当时的心里负担(其实暗含冲喜之意)。
不负所望的是,王明华的到来的确如明珠般照亮了梅兰芳的世界。有人说王明华旺夫,她一嫁过来梅兰芳的好运气就接踵而来了:脸上重新绽放出了笑容的梅兰芳顺利的度过了变声期,而当他婚后一年再登戏台时,已被推为京城菊榜第三名。
但是这样“旺夫”的背后,实在不能不提及王明华所付出的努力。
如鱼得水的幸福生活出生于梨园世家的王明华本也可以登台献艺,但为了家庭,她还是放弃了自己的“阳春白雪”,选择了“柴米油盐”。
王明华很贤惠,那时候他们的小家还不是很富足,据说梅兰芳有件过冬的羊皮袍,因为穿的时间太久了,皮板子已经很破,但又不舍得扔掉,王明华就缝了又缝。而经过她的巧手,羊皮袍竟也可以体面的再穿一个冬天。
那时候的王明华也很幸运,婚后第二年就为梅兰芳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大永,隔了一年又生了个女儿,唤作五十,儿子、女儿都很乖巧。那时候事业已经小有所成的梅兰芳一散戏,就回家和儿女嬉戏,其乐融融。
而王明华可不仅仅只是贤妻良母,她在戏曲方面亦是为梅兰芳助力不少。
王明华擅长戏曲人物的妆扮。
王慧在《梅兰芳画传》中说,王明华对于梳头很能干。梅兰芳初期演古装戏时,出门往戏馆去,随身总要带着一个木盒子。那里面装的是王明华为他梳好的假发——这种梳法连专门梳头的师傅都梳不来,梅兰芳上台前只需把假头发往自己头上一套,一个精美的“梅氏”古代美女就活了。
小到一片假发、一朵绢花,大到梅兰芳的新戏《一缕麻》里的戏服……王明华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帮助梅兰芳呈现出令人惊艳的舞台效果。
要是梅兰芳有演出,你总能看到王明华就陪伴在侧。在梅兰芳演出间隙她会端着紫砂壶候在帘后,壶里是胖大海和麦冬泡好的茶水,随时等他下场来润嗓子。
要是梅兰芳有客人需要招待,王明华就穿着专门定制的衣裙大方相待。当时国际友人到北京访问以参观故宫、观梅剧、到梅府做客为在京三大盛事。而王明华作为梅府的女主人,典雅端庄,自然获得不少称赞。
那时候的他们是人人艳羡的神仙眷侣。有了王明华的梅兰芳,事业蒸蒸日上,在他们结婚十年后,甚至还成了首位到日本演出的京剧艺术家。而有了梅兰芳的王明华,爱情甜蜜,家庭美满,也能通过做贤内助获得不少成就感。
花落春意尽人生如戏,彼时仪态万方的王明华怎么也想不到,一场意外来临的荨麻疹,竟生生夺去了她两个孩子的性命。而之前她为了更好的陪伴在梅兰芳的身边,已然做了绝育,想要再为梅兰芳生育子女是不可能的。
那个年代极其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梅兰芳在梅家兼祧两房(这两房是他自己的父母,和他的大伯大伯母)。
王明华曾想收养侄子王少楼做儿子,但是被梅兰芳拒绝了。梅兰芳那时还年轻,那时虽已提倡一夫一妻制,但一夫多妻亦是平常。梅家的香火不能断,那表明他可以和别的女人生。
何其不公,就因为孩子的问题,王明华曾经的劳苦功高和贤良淑德,好像都被一笔划掉了。
如此,王明华也是清楚了。这个家,她曾经无私付出自己所有的家,连同她的爱人一起都将不是她独有的了。
不久,梅兰芳就以“双祧”之礼迎娶了小他们十多岁的福芝芳。“双祧”的规矩,就是两个妻子平起平坐,不分大小。
作为原配,王明华依然很得梅兰芳的敬重,梅兰芳在与福芝芳的新婚之夜还先去王明华的房里陪她说了会话。而王明华作为贤妻,自然不能让丈夫忧心,她对他说:你快去吧,别让人等着。
可是,哪个女人真心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爱人?漫漫长夜,王明华心里的酸楚又能与谁言说?
梅兰芳和福芝芳一家
在福芝芳和梅兰芳的第一个孩子出世第三天,遵长辈的训示叫奶妈把孩子抱到王明华屋里,算是她的儿子。
作为一个女人,如果王明华自私一点,有了孩子傍身,或许她以后的日子就不会那样凄苦。可是她还是那样的贤惠、识大体。她把自己亲手缝制的虎头帽给孩子戴上,又叫奶妈把孩子抱回福芝芳屋里。
她对福芝芳道谢:“姐姐身体不好,家中杂事还需妹妹料理,妹妹年轻健康,又有孩子姥姥在身边帮助照看,所以,拜托妹妹呵护好梅家这根独苗。”
再后来,眼见着福芝芳与梅兰芳的孩子接连出生,天伦之乐是他们的,岁月静好也是他们的,王明华作为原配却越来越像一个外人。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中紫霞仙子说:“我猜中了这开头,却猜不到这结局。”王明华从嫁给梅兰芳的那一刻起,就无私的爱着梅兰芳,呵护着这个家,命运却如此捉弄人。
王明华仿若从高台跌落,在接连的打击下,她开始缠绵床榻,不思饮食。起初只是不时胃痛,后来又染上肺结核。
为了不传染给家里人,她开始把自己独自关在屋子里。可眼见着自己的病久治不愈,王明华一狠心,提出了要独自去天津马大夫医院治疗。
她也知道自己这一去,家里的女主人位子必将不保,而因为距离,可能与自己的丈夫梅兰芳十天半个月也打不了一个照面。
但是王明华还是坚决的去了,她淡淡的说:“不要因为我,传染了梅郎和孩子们。”她更担心的还是她的梅郎和这个梅家,虽然那时的梅郎早已没有把重心放在她身上。
人间泪无多孤身一人到了天津的王明华时不时能从报纸上看到关于梅兰芳的新闻,她知道他在伶界已然红得发紫。或许是他太忙了吧,所以才一次都没有来看自己这个正妻。
看着病床窗外的天逐渐翻起了鱼肚白,渐渐的明晃晃的太阳出来了,然后街上的人多了起来,熙熙攘攘。人们好像都很有盼头,唯独自己只是吊着口气。再慢慢的,日暮西沉,一天又是这样百无聊赖的过去。
时间一长,和梅兰芳的10多年也好似只是大梦一场,现在的王明华只是个被人遗忘的看客。
1926年的一天,丈夫梅兰芳突然出现了,他终于想起了自己这个正妻。只是,他的身旁还有一位冷傲的年轻姑娘。他说这是孟小冬。
梅兰芳和孟小冬
后来,梅兰芳问王明华:你觉得她(孟小冬)如何?
又能如何?
自己深爱的男人却喜欢眼前的姑娘。虚弱的王明华缓缓的从自己的手上摘下戒指,戴在了孟小冬的手上。她选择祝福和成全他们。
再后来,梅兰芳却没有再去看过王明华。带着孟小冬去的那次是唯一一次。
1929年,年仅37岁的王明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弥留之际,她还喊着梅兰芳的小字“畹华”,可是回应她的只是无边的寂静。
最终,王明华还是没能等来她为之付出一切的爱人梅兰芳,凄凉的离世。
情深不寿。
当他前途未卜时坚定的站在他的身旁,在他事业起步时竭尽所学为他所用。他要延续香火时就给他空间,他要爱情时就成全他。直至自己身残体破,灯尽油枯还不愿拖累他。
这样的王明华,把所有的委屈和泪都流进自己心里。
可是在爱情里,但凡对方让你感觉到了委屈,让你独自流泪,不管他用什么理由做掩饰,都不值得你去无私的付出所有。
真正好的爱人,透过对方的眼眸,你能清晰的找到自己的身影,即使是不完美的存在,却也是闪着光芒的。爱情的精髓或许是相互付出,互相成就,而不是退让到把自己置身于尘埃之中。
倘若有来世,惟愿这个叫王明华的好姑娘能多为自己想一想,不要那么大度,宽容,贤惠。
多多阅读,才有机会去寻找你人生的答案。我相信,浩瀚历史沉淀下来的人物故事,总能给予我们思想的启发。欢迎关注@图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