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后,我只做这3种能干一辈子的生意!

圈圈点点情感 2025-04-23 10:07:32

35岁以后你还能靠什么来挣钱?如果你也到了这个坎,或者正在考虑创业,一定要选择那种能干一辈子的生意。

今天这篇干货,建议你点赞收藏,多琢磨几遍,绝对能帮你理清思路,看懂35岁之后到底该往哪儿走。

人跟人的差距,都是时间熬出来的

我们一定得先明白一件事,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年累月拉开的。除了极少数天生好命的,我觉得99%的普通人,起点都差不多。

二十多岁,闯社会,摸爬滚打。三年是个坎,五年是一道门,十年一个周期。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拉开的。都是从基础岗位干起,像打游戏升级,一路打怪,但总有人会慢慢掉队。

35岁的残酷现实:拼不动了!

一旦过了35岁,说实话,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你拿什么跟二十啷当岁的小年轻比?没法比!

你看看身边,多少中年人,35岁左右失业了,还能去干什么呢?跑滴滴?送外卖?送快递?可残酷的是,就这些照样卷得你连份儿都没有!你的精力、体力跟不上。

所以,35岁以后,你要是还想跟年轻人去拼体力、拼精力,甚至拼所谓的创造力,那绝对是自寻死路。

别抱怨“卷”,先看清自己

现在这年头,说实话,干啥都卷。很多行业赛道,早就被大佬们卡得死死的。大部分都是低水平内卷,供大于求是常态。

但你发现没?这些行业,它并没有消失,还是有人在里面赚钱,哪怕是小钱。所以,如果你现在赚不到钱,别总怪大环境,事实就是——你,暂时还没干过你这个行业里的那些同行们。

假如你确实卷不动了,想换行,刚入门,最好的老师,就是这行里比你干得久、比你赚得多的那些同行!

35岁后的出路:选择,大于一切!

说了这么多,那么35岁后的出路到底在哪?

“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真不是鸡汤。过了35岁,体力精力是比不过年轻人,但别忘了,你的阅历、你的人脉、你的经验,这些才是你最大的本钱,是年轻人没有的巨大优势!

什么样的生意是能干一辈子的生意

我总结了3个特征:

可复制性 (Replicability) 为啥要能复制?因为能复制,才有可能规模化。 规模化之后,哪怕你只是抠出指甲缝里那么一点点的利润,当基数足够大时,你就有可能实现财务自由。 就拿水哥我干的租赁收租这事来说,它就是典型的、极具复制性的生意。可持续性 (Sustainability) 一个好生意,一定是能持续做下去的。因为持续,才有复利;持续,才有机会构建你的壁垒。 还说我这租赁生意。首先,它非常可持续,而且是能产生巨额累计复利的。水哥我已经干了7年,明年、后年大概能收多少租金,这就是复利的魅力。 而且,这事儿你干得越久,你的壁垒就越高,门槛越高。新来的想进场也得从零开始熬。 我发现现在很多人,特别爱追什么风口、热点,找所谓的“好项目”。所有教你躺着赚钱、一夜暴富的,不是骗你,就是教你怎么去骗别人。 真正能赚到大钱的人和项目100%背后都是人家多年的布局和持续的试错熬出来的。你要做的,是看懂这些,然后想办法跟他们合作,而不是自己从0到1去瞎摸索。等你把坑踩完,路探明白了,那所谓的“机会”,早就凉凉了。看市场 (Market Analysis) 你要看这个市场的需求,到底大不大?整个行业,是不是在上升期?行业里,是不是已经有资本巨头盯上或者入局了? 需求的基数足够大,行业在上升,还有资本看好进来掺和,这通常就是一个值得你长期投入的好生意。这才是咱们普通人真正的机会所在。 我举个反例:很多人问,建材、家具、灯具,包括装修,现在还能干吗?那你先告诉我,跟它强相关的房地产,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所以,兄弟们,过了35岁,不要焦虑,但也不要瞎闯。就拿着这3个特征——可复制、可持续、有上升市场,去找那些值得你干一辈子的生意。

去挣那些别人可能瞧不起、看不上、甚至看不懂的钱。然后,用时间去积累你的信任,去换取最终的复利。

0 阅读:1

圈圈点点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