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作!最高检与证监会“立体作战”,严打证券违法犯罪!

桐桐看趣事 2025-02-23 17:46:57

一场意义非凡的记者招待会在大众瞩目中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证监会携手,主题聚焦“从严从重打击证券市场违法犯罪,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在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证券市场的违法犯罪活动主要集中在欺诈上市、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和违规减持这几大方面。这些违法行径犹如资本市场的毒瘤,严重侵蚀着市场的健康肌体,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秩序,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而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葛晓燕的发言同样掷地有声,强调对于那些在上市公司造假事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及其他企业人员,以及协助造假的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必须进行全链条的全面追责,绝不姑息。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

这一表态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彰显了打击违法犯罪的坚定决心。回顾往昔,早在6月24日,中国证监会、央行以及金融监管总局三巨头曾联合召开记者招待会,彼时会议重点围绕资本市场发展在资金、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展开探讨。

当时,就有人提出设想,如果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与证监会也能联合举办一场记者招待会,针对资本市场的制度性建设,尤其是在造假行为的刑事、民事和行政三位一体问责追责方面深入交流,那将对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如今,时隔数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与证监会的这场联合招待会,正可谓众望所归,回应了市场对加强监管、完善制度的强烈呼声。证券市场的稳健发展,离不开两大关键要素:

一、增量资金的持续投入,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二、制度层面的完善与补漏,这是保障市场公平、有序运行的基石。

资本市场结构复杂、专业性强,长期以来,司法系统与证监会在刑事、民事和行政之间的行刑衔接存在明显不足,导致行政、民事和刑事处罚相互脱节,违法者未能得到应有的全面惩处。在资本市场成立30多年后的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与证监会携手出击,致力于填补行刑衔接的漏洞。

这对于弥补资本市场制度缺陷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为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值得为其叫好,这无疑是资本市场朝着规范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资本市场的问责制度建设方面,刑事、民事和行政三位一体的联合问责机制至关重要。

但长期以来,我国刑事问责法律存在明显短板。以操纵市场和欺诈上市为例,以往处罚力度过轻,往往只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当事人30万到60万罚款便草草了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香港,一旦发现操纵市场或造假上市行为,无论是否有违法所得,一律判罚1000万,刑事问责更是环环相扣,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在我国内地,相关刑事问责刑期不过区区几年,难以形成足够威慑力。此次联合记者招待会,正是对这一关键环节的有力弥补,有望大幅提升刑事问责的力度与效果,强化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震慑。此外,对于资本市场的问责,赔偿环节至关重要。

过去,我们往往过于侧重对罪犯的惩罚,而对投资者的补偿重视不足。

此次招待会明确强调,要将违法所得以及对违法者的处罚收入,取之于市场、用之于股民和投资人。毕竟,我国资本市场中96%为中小投资人,他们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也是相对弱势群体,加强对他们的保护,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完善赔偿机制,让中小投资者在权益受损时能得到合理补偿,这进一步完善了整个追究造假的联合问责制度,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维护市场稳定。美中不足的是,相较于9月24日金融三巨头召开的记者招待会,此次最高人民检察院与证监会的联合招待会关注度稍显逊色。

若此次招待会能由证监会的吴清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应勇检察长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张军院长共同出席,形成法律三巨头齐聚的局面,共同探讨资本市场的堵漏与规范问题,想必其影响力将与金融三巨头关于资本市场发展的会议相媲美。从某种程度上讲,规范是发展的前提,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问题并非资金短缺,而是制度缺失与规范不足。

因此,若法律三巨头能召开这样一场会议,不仅能提升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受关注度,更将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推动作用,促使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与规范运行。

此次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证监会的联合行动,已然开启了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新征程,尽管仍有提升空间,但我们有理由期待,在监管部门的持续努力下,资本市场将不断完善,迎来更加健康、稳定、繁荣的明天。

文本来源:刘纪鹏



0 阅读:10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