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两会时,据澎湃新闻消息,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拟提交《关于鼓励年轻人生孩子的建议》。
在提案中,丁佐宏建议:
一、个人要树立起正确的婚育观。建议让家庭生活教育和婚姻教育走进家庭教育和学校课堂,父母和老师应当积极引导广大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择偶观,不以门户论高低、不以彩礼论深浅。同时,也让“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的阳光理念深入人心。
二、家庭要建立温馨的育儿氛围。夫妻间要形成“男女平等,共同育儿”的责任意识,尤其是男性,更应做到呵护女性、相濡以沫、风雨同舟,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此外,也鼓励双方家长共同为后辈育儿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实际上,将婚恋教育、婚姻家庭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此前已有官方提出。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就提到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
深圳2020年发布的《深圳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也提到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
而近几年,婚恋教育相关新闻多次引起网友关注,人民网微博还曾发起了“你怎么看将婚恋教育设为大学必修课”的投票,超6成网友表示支持婚恋教育设为大学必修课。
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婚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学研究指出家庭是一个互动的系统,由夫妻组成的二人关系开始,子女出生后就转变成三角关系或多重关系。
虽然每个家庭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常有一些看不到却能感觉到的联系,形成一个家庭网络。
要想收获幸福家庭,需要父母以身作则,处理好亲密关系。
好的夫妻关系, 受益的不仅仅是夫妻个人,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影响,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将来的婚姻观、择偶观等等。
我们在生活中,也许会经常听过这样的声音:“TA某一天就突然变了”或“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
两个人从彼此相识到相爱,到步入婚姻殿堂,原本应该是越来越亲密,但很多人却恰恰相反。亲密关系不再亲密,甚至逐渐疏离。
发生这样的转变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时间和事情一点一点的慢慢积累,达到一个临界点时瞬间爆发,也让彼此之间的关系降到冰点。
幸福的婚姻是双向的,要想收获幸福的婚姻家庭,需要夫妻间互信、包容、负责和换位思考,而不只是索取。
然而,真实生活中,人们更希望感受到的却是“对方能为我做什么”。
为什么你离幸福总是很遥远?我们需要在发起索取前,先想明白自己想得到什么,才能够表现得更加坚定和明确,这种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1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够明确,也会让我们在表达内心需求时显得过于委婉、支支吾吾,让对方感到困惑。
02我为什么需要它?
可以尝试着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这是我非要不可的东西吗?如果是,为什么?为了它我可以牺牲什么?如果不是,那我为什么会想要它?
03我打算如何获得它?
我们还需要大概在心中勾勒一个索取的过程,这样我们会有更大可能在表达时说清楚自己的需要以及理由。
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彼此差异和个性特征,了解家庭中男女关系次序,提高自我认知和沟通能力,用一种全新的思维和视角,学习经营婚姻的智慧,建立更加稳固的亲密关系,收获幸福美满的婚姻。
幸福婚姻,需要爱,更需要能力。
瞳爱作为一家以经营家庭关系为主体的家庭教育终身成长平台,在这里,你将在真诚、接纳、积极关注中收获疗愈,在知识学习、实际体验、团体支持的滋养中,获得真正的内在成长。
《幸福传承》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提升或代偿自身的不足、帮你理解他人、改善关系、提升认知,做出更适合亲密关系的判断与选择,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