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菊芋高产栽培技术及产业链发展研究
卜继翔等
菊芋( Helianthus tuberosus L. ),属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由于其原产于北美地区,块茎外形似生姜,民间称之为“洋姜”。 菊芋块茎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水分含量高达 79.8% ,碳水化合物占比 16.6% ,蛋白质含量为 1% ,粗纤维含量为 1.6% ,还富含多种维生素。 浏阳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雨量充沛,境内湿地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52.85% , 丘陵占 25.08% , 岗地占 7.87% , 平原占12.56% ,水面占 1.64% 。 充足的日照和丰富的光热资源,为菊芋块茎的膨大和干物质积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浏阳市的土壤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和板页岗岩风化形成的半砂性壤土, 土壤通透性良好,且梯形土地较多,为菊芋的大面积种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随着国家“非粮化”政策的稳步推进,菊芋凭借不与粮争地、高抗逆性、管理简便等优势,在浏阳市已形成稳定的种植基础,展现出显著的发展潜力, 正逐步成为庭院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浏阳市累计种植菊芋面积 1182.12hm 2 。 然而,传统粗放种植模式导致产量波动较大、资源利用率较低。 发展菊芋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延伸产业链,对提升浏阳市菊芋产业竞争力,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 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1.1 地块选择与土壤保育
① 茬口安排 前茬以豆类、玉米、小麦为佳,这些作物可为菊芋种植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若连作,每 1 hm 2 需增施腐熟猪粪、牛粪、羊粪等 45~75 t ,并配施生物有机肥 22~30 t ,以维持土壤养分平衡。
② 土壤处理 深耕 25~30 cm , 施 40% 复合肥900 kg/hm 2 作基肥,以增加土壤肥力。 砂质壤土因保水保肥能力较弱,宜采取覆盖地膜、秸秆还田等保墒措施,确保菊芋生长环境得到优化。
1.2 种姜优化与播种
① 种姜选择 选用无病斑、 30~50 g 的新鲜块茎( 1~2 个芽点)。 播种量约 900 kg/hm 2 ,确保田间密度合理。 浏阳市种植经验表明,选择优质种姜对提升菊芋产量和品质效果显著。

菊芋种球
② 播种时间 秋播选 10 月下旬 11 月上旬,种植后于霜冻来临前覆盖稻草, 以防种姜被冻坏;春播选 3 月下旬 4 月上旬,春播时间过迟会影响产量。
③ 密度控制 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播种深度可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一般定植行距 50~60 cm ,株距 30~40 cm ,保苗 4.2 万 ~4.5 万株 /hm 2 。 播种深度为砂土 8~10 cm 、黏土 5~8 cm 。
1.3 田间管理
① 水肥一体化 现蕾期与块茎膨大期是需水关键期。 每 1 hm 2 冲施中量元素水溶肥 300 kg 、大量元素高钾水溶肥 75 kg ,以促进块茎膨大。 通过肥料冲施补灌和中微量元素均衡施用,可大幅提高菊芋产量。
② 中耕除草 出苗后 15 天进行首次中耕,深度6 cm ;现蕾前结合除草中耕 2 次,增强土壤通透性。中耕除草不仅可减少杂草争夺养分, 还可改善土壤结构,是浏阳市菊芋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③ 病虫害防控 菊芋病虫害较少,重点关注蝼蛄与金龟子为害,优先采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一是播种前, 每 1 hm 2 用 150 亿孢子 /g 球孢白僵菌颗粒剂3.0~4.5 kg 与有机肥或细土混合, 均匀撒施于种植沟或菊芋根部周围。 二是生长期,用 0.3% 印楝素乳油1 000~1 500 倍液于傍晚害虫活动期灌根, 每株灌药液 200~300 mL ,间隔 7~10 天再灌 1 次。 三是利用金龟子成虫趋光性,每 1 hm 2 安装 1 盏诱虫灯进行灯光诱杀,夜间使用太阳能杀虫灯可减少产卵量,避免化学农药残留。采用绿色防控措施,既可保证菊芋品质,又可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平衡。

菊芋苗期
1.4 绿色采收与贮藏
① 适时采收 10~11 月,当菊芋茎叶开始枯黄时,块茎已充分成熟,此时干物质含量高,鲜味浓郁,且耐储存,可分批次采收。 采收前,需将地上部茎叶割除,然后使用工具挖掘地下块茎,尽量保持块茎完整。 可从菊芋田一端开始,逐行挖掘,并将挖出的姜块在田间晾晒一段时间, 以减少水分含量,便于储存。
② 科学贮藏 采收后的菊芋块茎应及时清理和分级。 去除块茎上的泥土和杂质, 然后按照大小、 形状和品质进行分级。 分级后的菊芋块茎应放在通风良好、阴凉干燥的地方进行贮藏,以免腐烂或发芽。 同时,注意定期检查贮藏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2 绿色生产配套技术
2.1 有机替代技术
推广有机肥(堆肥、绿肥)替代 30%~50% 化肥,结合秸秆覆盖减少水分蒸发, 提升土壤碳汇能力。浏阳市一些种植户采用有机替代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
2.2 轮作与间作系统
菊芋与黄豆、芸豆、豇豆等豆科作物轮作不仅符合区域多样化种植的产业布局需求,还可起到固氮养地的作用; 菊芋与马铃薯等矮秆作物合理间作,可充分发挥光热效能,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通过轮作和间作, 可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多种作物协同生长。

菊芋开花期
3 菊芋加工与产业链延伸
3.1 菊芋加工现状
目前, 浏阳市菊芋加工主要为腌制和泡制,产品较为单一。 据研究,菊芋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加工潜力巨大。 可利用菊芋富含菊粉的特性开发功能性食品,如菊芋酸奶、菊芋烘焙食品等,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菊芋提取物具有调节血糖、改善肠道功能等功效,可利用菊芋开发新型药物和保健品。

3.2 基于菊芋的生态旅游开发
浏阳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菊芋为主题开发生态旅游具有独特优势。 可打造菊芋花海观赏园吸引游客,同时开展菊芋科普教育活动,介绍菊芋种植、生态价值及加工利用知识。 还可推出菊芋特色美食体验,如菊芋菜肴、菊芋饮品等,丰富旅游项目,带动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3 产业链延伸面临的挑战
尽管菊芋产业链延伸前景广阔,但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菊芋加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乏专业的菊芋研发团队和先进设备,限制了菊芋深加工产品的开发。 另一方面,市场推广力度不足,消费者对菊芋加工产品认知度低,品牌建设滞后。 此外,原料供应稳定性受种植规模和气候影响较大,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3.4 应对策略
为推动菊芋产业链延伸, 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与科研院校合作,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市场推广,通过举办菊芋文化节、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提高菊芋产品知名度。 扩大菊芋种植规模,推广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保障原料供应。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菊芋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