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想不到!优质番茄栽培管理竟然这么简单!
韩文明
番茄又名西红柿、 洋柿子, 果实营养丰富, 具有特殊风味, 可以生食、 煮食、 加工制成番茄酱、 汁或整果罐藏, 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我国南北广泛栽培。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对于包括西红柿在内的新鲜蔬菜要求越来越高, 追求口感、 营养与安全的完美结合 。 以前的番茄虽产量较小、 个头较小, 但酸甜可口, 现在的番茄产量高、 个头大, 但没有以前那种酸酸甜甜的风味和口感, 这种问题在露地栽培中表现不太突出, 但在设施栽培特别是秋冬温室大棚生产中表现较为明显。

1 影响番茄风味的主要因素
番茄风味品质的评价标准包括果实外观、 口感、甜度、 酸度等多个方面, 成熟番茄果实内含有果糖和葡萄糖, 有机酸主要为苹果酸和柠檬酸, 不同品种之间的 pH 值差异较小。 果实想要有良好的风味, 必须有较高的含糖量, 尤其是鲜食食用的品种, 更要求有较高的糖酸比。 人们通常认为番茄良好的味道取决于糖酸比, 但目前还未数值化 。 此外, 番茄的风味还与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果胶丰富度、 质地等因素有关。 但归根到底还是跟番茄品种选择和生产实践中的温控、 施肥、 灌水、 疏花疏果、 疏叶管理、 采收管理等关键栽培管理技术有直接关系, 每个栽培管理环节必须统筹兼顾, 任何一个方面不到位、 不合理均会导致番茄出现酸性大、 含糖量低、 口感风味差等问题。
2 优质风味番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2. 1 风味番茄品种选择
根据生产需求, 选择抗病性好 (特别要抗 TY 病毒、 叶霉病)、 连续坐果能力强、 要耐裂果、 果实转色整齐一致、 产量高、 口感佳、 商品性好的品种 ,这是高产优质风味好的基础。 优质风味番茄应该具有风味浓郁、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 果胶丰富、 质地较软等特征, 风味番茄品种可以选择美味番茄、 绿宝石、 黑玉株、 紫玫瑰等。 美味番茄 (Delicious Toma⁃to) 源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以其浓郁的老式番茄风味著称, 单果重量可达 500 ~ 1000g, 甚至可能超过1500g, 这一番茄品种肉质鲜美多汁, 非常美味, 种子很少。 绿宝石番茄属无限生长型, 生长势强、 中熟, 风味酸甜浓郁、 口感好。 黑玉珠番茄属无限生长型, 果实圆球形、 黑紫红色, 果面光滑, 风味酸甜适口。 紫玫瑰番茄属无限生长型, 果实圆球形, 果面黑紫红色镶嵌绿色条纹, 风味酸甜适口 。 口感较好的番茄品种还有加林娜、 紫色切罗基西红柿、 橘子香蕉西红柿、 樱桃西红柿、 普罗旺斯西红柿、 白兰地酒西红柿等。
2. 2 温度管理技术要点
番茄是喜温蔬菜, 一般来说 15~35℃的温度范围内均可适应番茄生长。 同化作用最适宜温度为 20 ~30℃, 当气温高达 33℃ 时生长受到影响, 达到 40℃时停止生长, 达到 45℃时会发生高温危害。 温度降到10℃以下生长缓慢, 在 5℃ 时停止生长, 零下 1~2℃番茄会被冻死, 但经耐寒性锻炼的苗, 可耐短时间零下 2℃的低温。 番茄生长最适地温为 20~23℃, 当地温降到 6℃时, 根系停止生长。 生产实践表明, 只有在适宜并且稳定的温度范围内, 番茄才能茁壮生长、顺利开花结果并充分积累有机养分、 糖分, 快速膨大上色、 增甜增重。 若番茄在开花结果期遇到高温、 低温、 昼夜温差过大或过小等情况, 会导致番茄无法正常保花保果、 膨果上色, 还会使番茄内的酸性物质积累, 当酸性物质多于糖分物质时即表现出番茄发酸而不甜的现象。 为了使番茄植株长得健壮、 持续结实、量多果大色好、 口感风味更佳, 就必须注重大棚温度调控。 一般而言, 番茄出苗期最适宜的温度为 26 ~28℃, 幼苗期到现蕾开花之前最适宜的温度为 20 ~25℃, 开花期、 坐果期最适宜温度为 22~28℃, 在果
实膨大上色到成熟采收期间最适宜的温度为 24 ~28℃。 在保持番茄不同生长时期最适温度的同时, 为使膨果、 上色更快, 糖分积累更多, 提高口感风味,在番茄进入果实膨大期直到成熟采收前, 要注意加大昼夜温差, 使白天温度保持在 25~28℃, 夜间温度保持在 14~16℃, 昼夜温差保持在 10~12℃, 能够使番茄快速长个膨大、 均匀上色、 增加单重和改善口感。要随时注意观察棚内温度变化, 当白天温度高于 30℃时, 要注意采取遮阳或通风措施及时进行降温, 当夜间温度低于 12℃时, 要注意及时采取措施加盖保温,以免影响番茄生长发育。
2. 3 土壤水分管理技术要点
番茄地上部茎叶繁茂, 蒸腾作用比较强烈, 蒸腾系数为 800 左右, 需水较多, 但番茄根系十分发达,吸水能力较强, 对水分要求属半耐旱型, 空气相对湿度 45%~50%为宜, 在不同生长时期, 番茄对水分要求不同。 想要生产出优质风味番茄, 必须掌握番茄各个生长发育期的需水规律, 通过灌水和控水严格调控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干旱缺水时番茄枝叶无法正常生长, 正常开花结果便会受到影响, 但供水过量土壤湿度过大, 番茄植株则会徒长, 植株吸收的养分大部分被枝叶争夺消耗, 番茄果实就会因为营养供应不足导致糖分积累量严重不足, 最终导致无法快速膨大、 增重、 上色、 增甜, 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番茄植株大量落花落果。 因此, 番茄只有在合适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才能长得好、 结的多、 结果大、 上色好、 口感优。番茄幼苗期生长较快, 为避免徒长和发生病害, 土壤湿度不宜过高, 应适当控制灌水。 在幼苗期到初花之前, 要适当保持根部土壤干燥, 即在番茄开花前需要控水、 促根、 壮苗, 应保持土壤表面微干, 土壤湿度保持在 50%~55%左右。 番茄初花凋谢, 第一花序坐果前, 土壤水分过多, 易引起植株徒长, 根系发育不良, 易造成落花。 开始坐果即进入集中开花结果期后, 再逐渐增加灌水量, 第一花序的果实膨大后, 对水分的要求明显增加, 果实膨大期每株番茄每天需水量为 1~ 2L, 根据蒸腾情况, 适量灌水, 小水勤浇,盛果期浇水间隔时间为 5 ~ 7d, 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使土壤含水量稳定在 70% ~75%左右, 比较直观、 粗略、 简便的判定方法为从地下 5 ~ 10cm 处抓一把土壤, 感觉抓在手中很湿润并且能握成土团, 土团掉在地上能散开, 但抓在手里又挤不出来水, 这就是最适宜于番茄膨果、 上色、 降酸、 增甜、 增重的最佳土壤水分条件。 最后, 到番茄采收前一周左右停止灌水,让果实继续积累养分和糖分, 进一步增甜、 增重, 促进高产优收。
2. 4 高效施肥管理技术要点
合理而精准的施肥措施是促进番茄高产优质的基本保障, 也是改善番茄酸甜风味口感的主要措施, 这里所指的施肥, 既包括根部施肥, 也包括叶面施肥,二者综合应用, 缺一不可, 特别是做好叶面施肥对降低果实酸性物质积累、 提高果实糖分积累从而增加果实风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施肥时间不对, 或者施肥种类选择不当, 很容易造成促进果实膨大上色增甜的中微量元素供应不足, 难以种出优质风味番茄。 因此, 只有采取适宜的施肥技术, 维持良好的养分供应环境, 才能种出优质风味番茄。
番茄对肥料非常敏感, 施肥时应坚持 “一控、 二促、 三喷、 四忌” 的原则。 一控: 番茄定植到坐果前, 应该看苗追肥, 控制追肥量。 若追肥过多且过于集中, 易造成植株徒长, 甚至引起落花落果。 二促:番茄幼果期和采收期应加大追肥量, 促进其生长发育。 第一穗果实长至核桃大小时及时追施速效肥料1~2次, 一般施用浓度为 30%的生物冲施肥, 以保证植株不脱肥。 幼果进入膨大期后, 在晴天每隔 10d 施一次 40%的生物冲施肥。 三喷: 果实生长期间应喷施2~3 次叶面肥, 一般选用含硼叶面肥喷施, 以提高番茄品质和风味。 四忌: 番茄施肥忌在土壤含水量较大和中午高温的情况下进行, 并且忌施肥过于集中。 集中施肥易使植株徒长, 甚至产生肥害。 在土壤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施肥易引起落花、 落叶和落果等生理性病害。 在高温条件下施肥, 植株叶片水分蒸发量大,会影响肥效发挥。 施肥时间应避开高温时段, 以清晨或傍晚为宜。 按照施肥部位的不同, 番茄施肥方式可以分为根部施肥和叶面施肥, 优质风味番茄生产根部施肥和叶面施肥技术与常规施肥略有不同。
2. 4. 1 根部施肥技术要点
番茄根部施肥不能盲目追求大量使用尿素等高氮肥料, 高氮肥料虽然能够让番茄植株长得更加旺盛,但施用氮肥过多过频, 会降低番茄果实的口感品质,容易出现酸而不甜或者不酸不甜的问题。 在生产实践中, 番茄苗期可以施用含氮量较高的肥料以提苗促长, 开花期、 坐果期前后需要施用氮磷钾含量相同的平衡型复合肥料以满足中期植株生长和开花坐果的营养需求, 当番茄进入大量结果期后, 要施用高钾型肥料以促进后期果实膨大、 转色、 增重及增甜, 严格按照这个氮磷钾肥料的施用技术要点才能产出个大色红味佳的优质番茄。
2. 4. 2 叶面施肥技术要点
番茄若仅仅施用含有氮、 磷、 钾 3 种养分的大量元素肥料, 只能满足番茄正常生长、 开花、 结果的基本养分需求, 为使番茄果实的外观及口感品质更佳,还需要通过叶面喷施一些提升果实品质的中微量元素肥料, 这一要点对改善西红柿风味品质也很关键。 一般而言, 结果前期, 植株生长比较旺盛, 易徒长, 可选用磷酸二氢钾、 复合肥等 [5] 。 番茄进入到开花期、结果期后, 磷酸二氢钾混配硼肥 (如硼酸等) 一起叶面喷施可以明显促进开花、 提高坐果率, 磷酸二氢钾混配钙肥 (如螯合钙等)、 镁肥 (如螯合镁等)、 锌肥 (如螯合锌) 一起喷施, 可以使产出的番茄果实个大、 色红、 味甜, 还能明显减少脐腐病的发生, 防止番茄出现裂果、 烂果、 落果等问题, 上述叶面肥按不同生长期喷施 2 次, 每次施药间隔 7~10d。 如遇连绵阴雨雪天气, 温室光照受限, 可以采取叶面喷糖措施, 以促进糖供应。 在叶面肥喷施过程中, 如果使用不当出现伤叶现象, 须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 冲掉多余的肥液以缓解症状, 并进行灌水, 提高植株含水量, 稀释茎叶内过高的肥料浓度。
2. 5 疏果管理技术要点
番茄进入开花期、 结果期后, 如果结果初期留果数量过多, 就会增加整个植株的营养消耗, 这样的苗株很难结出优质番茄。 一般来讲, 如果番茄总体长势偏弱, 那么第一穗果就要晚留、 少留, 一般第 1 朵花和第 1 个幼果都要摘掉, 第 1 穗果只留 2 个果即可,此后每穗果留 3~ 4 个就完全足够, 并需及时疏掉裂果、 病果、 虫蛀果、 畸形果, 这样才能确保留下来的每个果实都能长得大、 上色红、 甜度高、 风味好。 如果番茄总体长势偏旺, 那么第 1 穗果可以多留、 早留, 第 1 朵花和第 1 个幼果都先留着, 直到长到鸡蛋大小时再摘掉, 第 1 穗果保留 3 个果, 此后每穗果留4~5 个以促进番茄高产, 这样才能确保留下来的每个果实都能长得个大、 色红、 高甜、 味佳。
2. 6 疏叶管理技术要点
在番茄生长中后期, 通过合理疏叶管理尽可能增加阳光照射量, 如果光照不足, 那么番茄植株内积累的养分减少、 养分转化率降低, 糖分积累受限, 糖分含量降低, 这种不良条件下番茄果实的发育会受到很大影响, 不仅会导致个头小、 上色差, 而且成熟晚、品质劣、 酸度大、 甜度小、 口感差。 因此, 疏叶管理十分必要, 在番茄进入开花期、 结果期后, 第一穗幼果已经开始膨大由绿发白后, 此时就可以分次摘除番茄植株下部的老叶, 一般每次只摘掉 2~3 片老叶, 每个果实部位要留 2~3 片绿叶, 每次摘叶时只摘底部的老叶、 黄叶、 病叶、 虫蛀叶, 清理到棚外深埋, 不摘中上部健康的绿叶, 在上一穗果实膨大由绿发白后就摘除一次老叶最为合适或者 10 ~ 15d 摘除 2 ~ 3 片老叶, 连续疏叶 3~4 次后, 最后整株番茄只保留 18~20片左右的健康绿叶就可以了。
2. 7 采收管理技术要点
晚熟西红柿从移栽定植到果实成熟需 40 ~ 50d。采收期一般自 7 月中下旬—10 月初结束, 采收期为70~90d 。 番茄进入到成熟采收期后, 适时采收才能确保番茄有最好的产量和口感, 如果采摘过早, 则番茄个头没长到最大, 糖分积累量没到最多, 这样采收后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口感风味。 如果番茄采摘的时间太晚, 则果实内的养分就会往植株体内回流消耗,果实内的糖分也开始分解减少, 这样采收的番茄在产量、 品质及口感方面就会大打折扣。 一般来说, 当番茄果实表面刚刚全部变红且果肉刚开始要变软时, 此时采收的番茄含糖量最高, 口感最好。 但若种植的番茄数量大, 需要远距离运输销售时, 那么就要在番茄果面有 1/3~2/3 开始变红时采收, 这样的番茄果实硬度大、 耐存放、 耐运输, 并且采收后放几天整个果实就能变红, 但口感品质会稍微差一些, 毕竟采收时果实表面只有部分变红的番茄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