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遇上“小节”
人往往被断章取义,推行的是一票制和一票否决制。
公众人物台湾作家柏杨先生在《皇后之死》的文章中写道:“这位蔡伦,就是历史上所称发明纸的蔡伦。呜呼,中国人宁可永不用纸,也不要有这种丧尽天良被阉割过的酷吏。而他竟发明了纸,实在是对人类文明的一项嘲讽。”
《皇后之死》说截了,阉人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残疾人,有那么嘲讽吗?而且,“丧尽天良”和“酷吏”,是你能定性、定调子的吗?
可是,这种一边倒的观点很叫座,早已不是个例,大有掀起漩涡之势。向来那些好事者、附和者、铁粉和键盘侠,热衷以蹭热度为趣,满嘴跑火车,大放厥词,对蔡伦的好已经根本不买账。
一个网名“走南闯北”的人说:“蔡伦是为讨好主子喜好,洗白重来,改良造纸而成为科研大佬的!”
网名“小我大我无我”的说:“蔡伦不发明造纸,自然会有张伦、赵伦发明,中国人不可能没有纸用,顶多晚几年。而视丧尽天良为‘小节’,即使有再好的纸,也写不出锦绣文章!”
网名“YY”说:“蔡伦纯属就是奸臣宦官,不伦不类,他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结论——哥会造纸,更会造孽!”
又有人说:“除了造纸,蔡伦还造出了尚方宝剑。可是剑再锋利,本身不能判定人间善恶,持剑之人有正义的思想才能保证尚方宝剑的正义。细细品味蔡伦,并非是真真正正的好人。”
也有人看似在叹惋实质是诘责:“伦哥,你到底干了什么坏事,竟吓得要服毒自尽?”
还有一个叫杨东晨的人在《蔡伦生平事迹考论》一文中,竟武断地给蔡伦盖棺定论:“可以说,蔡伦是一个政治上奴颜婢膝、巴结逢迎的小人,在科学发明上则是一个伟人。”
诋毁的成本太低。一时,蔡伦被说成是“有权势的高级宦官”“进入了贵族行列”,并说“像蔡伦这样的官僚是不会从事生产劳动的”,是“剽窃造纸专利的投机分子”。
拼命忽悠,集体起哄。蔡伦成了枪靶子,上了热搜榜,受到许多此等《蔡伦外传》《蔡伦演义》碎玻璃碴语言和否定式赞美的空前舆论围殴,似乎要将蔡伦再次逼向“饮药而死”的境地。
这世界一定是哪一根神经不对,癫就癫自己,何须癫他人!故此,不得不写本章《蔡伦评传》,一吐为快。
《后汉书》事实,前人早已通过简短干练的《蔡伦传》对蔡伦作了高度而又应该是准确的评价。《东观汉记》说他“有才学,尽忠重慎”“闭门绝宾客,曝(pù)体田野”;《后汉书》说他“豫参帷幄”“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意思是说,他在门上挂了一个工作去向的牌子,上班时写“在岗,私事免谈”,休息时写“下乡,谢绝访问”。一有闲暇就专心研读,或到乡下体察民情,回归自然,净化胸中的尘俗。工作尽心竭力,为人率性本真。与皇帝议政时,敢于犯颜谏诤,补阙发微,陈述朝政得失利弊。
一句话:不做乡愿,不近流俗。“尽忠重慎,数犯严颜”八个字就够了,哪里尚需吾等小字辈戳指、喷人?
女娲造人,人却造了社会。这是一个真正的看世,什么都看脸,从有《周易》就看脸了。许多情况,负能量超标。被人幸灾乐祸、上树拔梯、从背后拽(zhuāi)石子是常态,多少人被流俗、被有话语权的人精神绑架。一门心思挑战人的底线,不是偏执,就是大言不惭,绿豆眼、蛤蟆肚、毒蛇心肠。
做学问要的是考证、鉴别和敢于声称对历史负责。而不是一定要戳人痛处,非人之非。难道就是因为考古发现西汉有纸,蔡伦走下神坛了吗?再说了,神坛上的蔡伦才是蔡伦吗?
当然,他们对人品和做人最起码要守住的底线看得比天大,比“四大发明”大,也不是没有道理。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不过,我还是要送给大名鼎鼎的柏先生一张反对票。不能打钩!
不是吗?面对集体失忆、集体失明,在良知的灯盏被撞得东倒西歪、道德的堤岸被冲得稀里哗啦的红尘,每当看到人性自私、虚伪、浮夸、欺瞒、谄媚、势利、冷漠、残忍、狡诈、贪婪等污水泛滥的时候;每当看到假公济私、欺上瞒下、装聋作哑、惺惺作态、哗众取宠、尸位素餐、食言而肥的东西,助纣为虐、指鹿为马、羊头狗肉、掩耳盗铃、虚与委蛇(yí)、上演皇帝新装的东西,拉大旗作虎皮、狐假虎威、沐猴而冠、搞文字游戏的东西,说得比唱得好听、假的做得比真的还实、反对形式主义又搞形式主义的东西,削足适履、螳螂挡车、狗猫亲昵和城狐社鼠的东西频频上镜的时候,为何不为那些蝇营狗苟和乌七八糟一类同仇敌忾、人人喊打?反倒为白纸上的星星点点和门前的鸡虫得失就歇斯底里大呼小叫?
一面是见怪不怪,一面却是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生活就是照镜子。现实中的一切不都在舞台上,而是舞台上的一切都在现实中。穿得不好,别人记住的是衣服;穿得好了,别人记住的是人。正常的变态,端正的扭曲。
《圣经》有一个故事:人们现场捉了奸,依照当地律条,应受石刑。一群人个个手持石头,围住耶稣追问:“怎么办?”耶稣说:“如果,你们中间谁没有干过坏事,谁没有过坏的意念,谁就可以拿石头打她。”过了不久,竟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
每个人都有“黑暗的自我”,就像六耳猕猴是孙悟空“更坏的自己”,只是用我们的善和光明覆盖了它没有?
神明的耶和华啊,这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爱。
为什么,我们是另一种做法?焦点:蔡伦的身份不硬、不光鲜。蔡伦偏又是名人!是科学界重量级、顶点级人物!峣峣者折,皎皎者污。名人似乎要被横挑鼻子竖挑眼,饱受诟病,在显微镜下检验和千万人把关才能资质认证。在他们看来,名人不能有瑕疵,也不会有瑕疵;名人要完美,也一定很完美。
这并非是要偏袒和原谅蔡伦,只栽花不栽刺,将功补过,或者认为“大行不顾细谨”①,也说他“诬陷”的罪责是小节,为他“验实”或“考实之”一事开脱。②何况,蔡伦一案本是悬案!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思考,需要换位。我们在为蔡伦的疤痕惋惜之余,最多的是感悟,最痛的也是感悟。你想嘛,一个人没有缺点,就是缺点;要想优秀,至少不是很优秀。没有花,一长出来是花。
无论怎么说,我们是不是都应该欠蔡伦一个道歉?
(《蔡伦纸话》选编五十八)
(文/沙鹭)
欢迎走进“五色石文斋”。如果您喜欢,请点击关注,也欢迎您分享、评论。在这里随时有精彩的文章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