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熊市下,动量轮动策略还能赚钱吗?

投机取财 2024-11-22 04:31:55

上周六的推送中,我对几个跟踪的动量模型进行了扩展,并增加了更多图表以观察其表现。

有评论指出,这些模型的回撤确实相当显著。事实上,当我们把动量轮动对象局限在A股市场时,一旦遭遇A股熊市,无论采取何种轮动策略,都难以避免遭受损失。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动量轮动的核心理念在于“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备选池中的标的将极大影响策略的表现。所以要在 A股熊市中赚钱,就必须跳出 A股,在更广泛的天地做选择。以下是本文提要。

言归正传。为讨论多资产动量,我选取了四个代表性标的进行示范:

代表A股的沪深300指数

代表中国国债的五年期国债

代表美股的纳斯达克100 指数

代表商品的黄金。

自2013年起,在 A股市场这些品种均已推出相应的ETF产品,使得动量轮动策略具备了实际可操作性和易回测性。

我利用这四个品种运行了动量模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沪深300指数外,其他标的均因考虑A股收盘时间的限制,选择了跟踪这些标的的A股ETF。

结果显示,以每三周和每四周为参数,选择回溯期表现最佳的品种在下周等权重持有来进行轮动,长期来看,该策略表现还是不俗的。相比之下,等权重配置这四个品种虽然表现其实也相当不俗,能实现长期将近 10%的超额收益,但在动量轮动策略面前则显得略逊一筹。

下表是数据对比,你会发现就是这四个资产的简单等权重,就可以在长期实现 10%的年化收益和不过 12%的最大回撤,资产配置的魅力,可见一斑。当然,动量可以进一步提升年化收益。

下图则是逐月和逐年的收益热力度,截至 11 月 19 日。除了 2016 年和 2018 年,都实现了年度正收益,即使是 2022 年。

当然,在探讨轮动策略的优劣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动量轮动并非无懈可击。

更高的收益与更高的波动,一体两面。

从图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2015年中至2018年间,动量模型经历了一段显著的回撤和横盘期。具体而言,该期间的最大回撤甚至高达30%左右。相较之下,等权重持有上述四个品种的最大回撤仅为10%左右。这无疑揭示了动量模型固有的局限性。

那么,这一局限性究竟源自何处?归根结底,问题仍在于轮动模型的本质特性。轮动模型偏好那些表现差异显著的资产类别。

观察2015年至2018年间的市场走势,不难发现,沪深300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呈现出趋同态势。

这一时期恰逢A股的大蓝筹行情。在两个品种高度趋同的市场环境下,动量策略,尤其是短期动量策略,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为这两个品种往往呈现出你追我赶、此消彼长的反转效应。投资者买入近期表现最强的品种,却可能在下一周遭遇表现不佳的尴尬局面,而另一品种则可能迎头赶上。因此,在那段时间内,动量策略的效果并不理想,反而是等权重策略显得更为稳健可控。这正是动量策略的短板所在。

反之,2019年和 2020 年,A股和纳斯达克指数及黄金等资产虽然都有出色表现,但并不同步,而 2022 年开始的 A股熊市,更是加剧了彼此的分化,这是动量模型偏好的市场。

正因为动量的低迷期是难免的,为了规避动量策略与价值策略各自的低迷期,实现更为稳健的投资效果,著名的美国对冲基金AQR提出了动量与价值策略五五开的配置思路。这一策略旨在通过两者的互补,有效平滑市场波动,提升整体投资组合的稳定性。

动量与价值策略的此消彼长,有点像太极,恰如世间万物阴阳相生,互为消长。

所谓动量,不过是人性贪婪与从众心理的市场投射;所谓价值,则是理性与耐心在市场中的具象表达。两者看似对立,实则相辅相成。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为何AQR要在动量与价值之间寻求平衡。

市场上的投资者往往执着于寻找那个永不失效的“圣杯策略”,但这恰恰暴露了人性中不切实际的一面。任何策略都不过是在特定市场环境下的一种概率游戏。动量策略也好,价值投资也罢,都不可能永远正确。这不仅是数据分析的结果,更是对人性认知的深刻总结。投资之道,最终指向的并非某个具体策略的优劣,而是如何在认清人性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投资体系。

0 阅读:0

投机取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