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9·24”行情,让无数股民基民重新认识了科创板 20cm 的魅力。今年开年科创综指ETF的发行,则是让更多基民对
上周五,全球科技股的“风向标”纳斯达克100指数再度遭遇重挫,单日跌幅达2.61%,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然而,比单日跌幅更
之前提到了港股创新药 ETF,说规模不大。许多读者评论留言提醒,其实其他指数有不少规模大的。查了一下发现,果然如此,所以
港股终于开始调整,于我是欢欣鼓舞的。因为作为一个开始中长期看好港股的投资者,我期待以更低的价位建仓。当然,除了底仓,港股
上周写了一篇《该配置多少港股?》,谈到了类似沪港深500指数(H30455)和沪港深通综合(全)指数(H20457)这样
如果港股将进入持续数年相对A股的强势,港股在我们的中国权益资产中应该配置多少?这里讨论的,不是战术配置(SAA)的加减仓
周末看到洪灏兄的一段采访,谈到一个关于牛市的观点,他认为估值的重估和情绪一样不可持续,基本面的变化才是长期牛市的基础。当
上周四(3 月 14 日),孟岩代表陈鹏、有知有行、Roger G. Ibbotson发布了 《SBBI China 2
最近在看约阿希姆·克莱门特的那本《投资中最常犯的错误》,一本不太出名的书,但有许多关于投资理念非主流但极有价值的观点。
“一场好戏,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科创50和创业板的轮动,就像是两位主力演员,在A股的舞台上接连出演。不试不知,这份
Deepseek 的火爆,让近期计算机、半导体等板块又是火热,堪称是“9·24”后新一波。那么,成长股的春天是不是又来了
面对如火如荼的科创板,投资者常有这样的疑问:我们该如何在科创板中挖掘那些真正具备更高价值的“明日之星”?不仅仅追踪类似科
节前,一系列旨在吸引长期资金入市的新政策密集落地。这一“组合拳”对以散户为主的A股无疑意义深远。长期以来,A股市场的大起
在投资者教育领域,即将到来的上证科创板综合 ETF,可能会成为2025年的第一个重量级“热点事件”。它不仅标志着投资工具
上周四,在视频号上观看国泰基金量化团队出场的“国泰·深夜食堂”视频栏目,听团队负责人,也是我多年老友梁杏回顾国泰ETF业
2025 年伊始,大模型就好不热闹。一方面,是 OpenAI的 O3 模型在智力上已经赶超绝大多数人类,可以肩负博士生的
“当选择过多时,人们往往会倾向于简单归因。一家公司若能成为大家‘第一想到’的选择,无疑赢得了‘心智之争’。” 在智能手机
此前在小宇宙平台播客栏目中,我曾邀请博道基金量化投资总监杨梦就指数增强与量化投资进行深度对话(参见《基金投资的第三条道路
“日历效应真不靠谱,这次我亏惨了!”2025年元旦清晨,一位朋友发来消息,语气里全是后悔与无奈。他原本满怀信心地依据“日
临近岁末,又到了盘点ETF 一年发展,盘点我自定义的 ETF101(规模超 10 亿元且日均成交超 1 亿元)清单的时候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