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提到了港股创新药 ETF,说规模不大。许多读者评论留言提醒,其实其他指数有不少规模大的。查了一下发现,果然如此,所以把A股上市的港股 ETF 做了一下筛选。
我将所有跟踪指数中带有“药”或者“生物”的港股 ETF 都给筛选了一遍,都在这里了。

这真是不查不知道,这些港股生物医药类 ETF,竟然跟踪了 6 只指数,甚至有些中文名字看着一样的,比如港股通创新药,其实还有 931250.CSI 和 987018.CNI 两个代码,前者来自中证指数,后者来自国证指数。
我把这六个指数 2021 年迄今的表现做了一个对比,需要说明的是港股创新药(CNY)因为采用人民币计价,和其他以港元计价的指数会有汇率偏差,所以我改用港元版。
从 2021 年迄今的表现来看,这六个指数高度趋同,表现相对好点的是港股创新药和港股通创新药(987018.CNI)。当然,历史业绩并不代表未来收益。考虑到这六个指数表现高度同步,所以其实指数层面的细微差别,恐怕不具有太大的前瞻意义——尤其是短线和中线的话。

当然,还是要提醒一些实操问题:
❶载体。表现最好的两个指数,前者是规模最大的 513120 在跟踪,后者则是 159570 在跟踪。需要提醒一下的是,513120 是一只 QDII 基金,未来如果遇到 QDII 额度紧张时候,可能会出现溢价,这个是机会,但也是届时交易风险点,买卖时要留意一下;159570 则是港股通基金,没有这个额度的问题。
❷折溢价。港股医药是一个成交还算活跃的板块,但不同的 ETF 产品,折溢价是不同的。比如某些成交活跃的,可能日常维持在 0.5%至1%的溢价,但是行情趋冷的时候,也可能收缩到平价甚至轻微负溢价,这就可能输了指数还输溢价;至于日常成交不那么活跃的品种,比如之前聊到的513780,周四盘面出现过将近 1%的折价,但过往也出现过折价缩窄到 0.2%甚至近乎平价的状态,反而在当下防守性强,能提供一些安全垫。所以如果看好港股创新药板块且成交额不大没什么冲击成本的,其实可以考虑将上述产品的折溢价同列,实时观察并与他们的此前折溢价区间对比,做点轮动微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