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地方的美食,比如说咱们一说去重庆,那我们就会想到火锅,要去北京,那你得去尝尝烤鸭。到了13朝古都的西安,那我们必须要吃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的历史其实远比你想象的要早得多,距今怎么着得有2000多年了,在这么多年的传承和改良当中,西安的羊肉泡馍逐渐就有了自己的特色,一碗羊肉泡馍做下来,肉汤调配的火候和控制,一道道的工序缺一不可。这道关中美食有能够风靡大江南北的能力,其中也是少不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力推,说赵匡胤还未发达没有当上皇帝之前,有一段很落魄的历史,差不多二三十岁的年纪,独自在外闯荡,甚至饿了之后要去庙里面偷菜吃。
有一次,在长安街头,也就是今天的西安,赵匡胤饿得不行了,然后就去了烧饼铺相向摊主讨口吃的,这老板也是一个心善之人,看着赵匡胤也很是可怜,就给了他两个烧饼,但是烧饼放了好几天了,不热乎了,他咬了一口,发现那个烧饼已经凉了,我们都知道凉了的烧饼它很硬,差点没把他牙给硌下来。他一转头便看到旁边的有个肉店,这个肉店里面在煮羊肉,它就去找掌柜的要了一碗这个煮肉剩下的汤汤水水,但是这要怎么吃?汤水是热的,他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这个硬的这个饼掰一掰,泡在那个热的汤水之中,泡软了就尝了一口,没想到这个办法还出奇意外的好吃。赵匡胤从此就念念不忘这道偶然发现的美食了。
然后兜兜转转又过了几年,赵匡胤有了兵权,后来又黄袍加身,变成了皇帝,这苦日子也算是就此结束了,但是虽然在宫里的生活是天天山珍海味的吃,但是没几年赵匡胤就吃腻了,这御厨们也是变着花样的做,就是怎么做皇上都不满意。他就想起来自己落魄的时候吃的那一口羊肉汤泡饼,那厨子怎么能做出来那样的味道。
有一天呢,他出宫巡视,又看到当年自己去乞讨的时候那一家肉铺了,赵匡胤就派人说,你去到那个烧饼铺买个饼,买了之后,就用这个饼,泡了旁边隔壁店的肉汤吃,这一口下去,找到了当年的感觉。索性他也不顾什么皇帝的面子,就狼吞虎咽地吃。吃饱之后,还夸奖了店家做得不错。这件事儿已经当地媒体的大肆报道之后,大宋天子垂涎羊肉泡饼,于是,一家家羊肉泡馍店就兴起了。
宋朝的另外一位美食家苏轼有一首诗评价羊肉泡馍,他说,秦烹惟羊羹,陇撰有熊腊。可见羊肉泡馍在当时有多火。聊完这儿,大家是不是也饿了?好了,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儿,下期再见。
一碗糊糊上不了台面,死贵没卖相。
台湾!我是苦着帮助祖国的正如丘吉尔所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肉汤这么容易要么?
在过去家家户户都有的泔水桶
没有吃过,按我口味估计是羊肉吃光,馍全剩下[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