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中后期起,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自此苏联一度成为中国潜在的最大威胁,为此一度到“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并为此付出过巨大代价。
可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苏关系又以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访华,宣告中苏两国、两党关系正常化。
从“蜜月期”到交恶、再到破冰交好,中苏关系的转变也是一个时代的更替,这里面有太多值得说上一二的东西。
一、“蜜月期”是短暂的不可否认,中苏曾有过一段让旁人羡艳的“蜜月期”。
作为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对中共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遵义会议之前,苏共一度在中共发展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遵义会议之后,中共逐渐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苏联虽以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身份自居,两党关系依旧以信任和合作为主流,不过在一些问题上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争议。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对国际形势、国内需要等多方面考量,国内实行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那时候苏联也需要中国这样一个帮手,给了中国多方面支持、援助,包括经济、军事、政治等。
那段时期,苏联确实给中国提供了不少帮助,不过这种帮助是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而不带有任何压迫性质。
中国这样想,苏联可就未必。
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要的是一个能够掌控的中国,而非一个与自己平起平坐的新中国。
就在1957年莫斯科召开的会议上,毛主席所代表的中国展现出的影响力已然有与苏联并驾齐驱的趋势,这让苏联愈发不满,接下来发生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让两国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
可中苏真正出现重大分歧、产生尖锐对立的直接导火索,应是发生于1958年的“炮击金门”事件。
炮击金门的本质是为了粉碎美国分裂中国的阴谋,同时向世界宣告新中国对“两岸统一”的决心,因此这是一场带着特殊政治性质的战争。
然而“炮击金门”后,赫鲁晓夫却暴跳如雷,指责中国事先不通知苏联,是对苏联的蔑视、对同盟关系的破坏,认为“炮击金门”犯了“冒险主义”错误。更荒谬的是,赫鲁晓夫暗示毛主席可以模仿当初列宁建立“远东共和国”。
本质上来看,赫鲁晓夫的所作所为全然不将中国主权放在眼里,甚至“帮腔”美国,颇有分裂中国之意。
为此毛主席大发雷霆,陈毅更是在会上大骂赫鲁晓夫,双方为此闹得十分不愉快,为期十年的“蜜月期”宣告结束。
毕竟中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合作,再加上十年的“蜜月期”,双方也不愿彻底撕破脸皮,均都表示继续维护中苏之间的同盟,不过都有一个条件:对方承认错误。
于中苏来说,都不可能先承认错误,这是原则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中苏之争是意识形态的争论。
即便后来邓小平认为每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都不一样,并没有一条准则能完全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发展,可在那个年代,意识形态是一个关乎国本的问题,不容半点让步,因此双方均通过发表文章等方式,阐述各自观点,双方都不愿让步。
中苏大论战掀起,让赫鲁晓夫很不耐烦,“炮击金门”事件后,苏联就展现出其霸道、强势的一面,如今中国寸步不让,他决定给中国一点“教训”。
不久,赫鲁晓夫下令无限期撤回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
这一行为不是简单的“撤人”,而是将中苏关系分歧公开化。不难看出,中苏关系的破裂,追根溯源的根本还在于国家利益冲突、共产主义相关理论上的分歧。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又是世界唯二“超级大国”,一贯将本土信奉的那套强加于他国,即便中国要求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平等”只是弱者心虚的坚持。
过去的“老大哥”转眼就成为新中国最大的威胁,两国过去“鸡犬之声相闻”,如今“老死不相往来”,中苏边境常年发生各种冲突、互有伤亡。
不可否认的是,苏联给予了中国很大压力,特别是苏联陈兵中苏边境百万,迫使中国国防不得不调整重心。
除国防外,经济、政治等方面,中国也受到一定影响。过去有苏联“老大哥”支持,发展核武器、核潜艇等尖端武器相对轻松,自从赫鲁晓夫下令撤走一应在华苏联专家,中国就只能从零开始。
二、“一边倒”外交政策中苏关系交恶,双方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要承受边境安全的压力、经济发展的封锁、国际政治的孤立,苏联同样不好受,仅仅是资源方面,为孤立、封锁中国,就消耗掉超9000亿美元。
更何况苏联最大的对手并非中国,而是一直虎视眈眈的美国。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冷战给予了中美关系“破冰”的机会,过去出于对国际形势等方面考虑,中国采用“一边倒”政策和苏联结盟,如今中苏关系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美国反而是一大助力。
美国也意识到这一点,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苏联争霸过程中呈现“防守”状态,苏联在全球争霸中占据主导地位后,美国积极寻求和中方合作。
为应对苏联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维护自身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中美关系正式“破冰”,并采取“一条线”外交战略,共同对付苏联。
彼时,苏联处境并不乐观。
自从冷战以来,苏联过分在意军事竟备,从而忽略了经济建设,加之一再改革失败,使得国内经济结构失衡、综合国力持续下降。
更要命的是,美国搞了个“星球大战计划”,铁了心要和苏联在军事竟备上分个高低,这场军事领域的冲突都被双方定义为“殊死搏斗”,最终美国占了上风。
经济结构失衡、军事竞赛失败,苏联开始走下坡路。与之相反,中国经过几十年发展,正迈入改革开放新篇章。国际上,中国影响力日益剧增。苏联的封锁、孤立,并未让中国在世界失去核心竞争力,而是越战越勇。
对苏联而言,调整外交政策势在必行。
毕竟美苏竞赛中苏联已不占优势,两者虽依旧持胶着态度,且没有爆发直接的武力冲突,可苏联需要承受的压力更大,一方面来自美国的步步紧逼,另一方面则是对正在崛起的中国的忧虑。
若是中国照此继续发展下去,到时苏联不仅要“隔空”面对美国,还需要应付来自邻国的各种施压。
因此,与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改善关系,成为苏联最需要做的一件事之一。彼时在苏联内部甚至有这样一个声音:苏联最错误的决定,就是和中国交恶。
于中国而言,同样需要调整对外政策。
执行“一条线”外交战略以来,中国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虽说中美关系“破冰”,可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美国的做法却让人甚不满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台湾问题”。
除美国插手“台湾问题”之外,经贸领域同样问题频现,中美关系甚至都没有“蜜月期”,就逐渐紧绷起来。苏联国际地位的下降、美国霸权主义的重新扩张,都是中国改变对外政策的原因。
当然,真正核心原因还在于“国际格局的平衡”。
三、中苏关系正常化1982年3月24日,勃列日涅夫向中方发出改善关系的信号。
虽然这位苏联领导人依旧对中国存有一定偏见、言语中多有攻击,不过也提出了三点建设性意见。
1、不否认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完全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3、反对“两个中国”的提法
言外之意,似有“和解”的意思。
对于苏联单方面释放的信号,中国很快作出回应,一方面中国坚决拒绝了勃列日涅夫对中国的攻击,另一方面则强调看苏联的实际行动。
中苏前后三天分别表态,让人察觉到一丝不寻常。此情此景与当初中美“破冰”何其相似?难不成中苏关系即将和解。如果中苏关系重新改善,世界格局又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就在世界聚焦中苏之时,勃列日涅夫因病去世。
这位苏联最高领导人的逝世,让中苏关系再次变得扑朔迷离。直到戈尔巴乔夫上台,中苏关系才真正迎来转机。
非常之时接任要职,揽下苏联整个烂摊子,戈尔巴乔夫有太多想要做的事,第一件事就是改善和中国的关系。
正如前面所说,苏联调整对外战略、政策势在必行,不过要想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面前横亘着四座大山。
1、苏联在蒙古国大量驻军,屯兵百万。
2、苏联支持越南,出兵20万入侵柬埔寨。
3、苏联出兵阿富汗。
4、意识形态之争。
前三座大山被称为“中苏问题三大障碍”,因为苏联多项举措,直接导致中国被苏联自南、北、西三面包围,边防问题日趋严重。
为此邓小平早在1985年10月,就托人给戈尔巴乔夫捎话,苏联要想和中国达成和解,先让越南从柬埔寨撤军。
若是苏联能完成这一条,邓小平承诺或将亲自访问苏联。
中国释放出足够善意,苏联也急切希望和中国关系正常化,为此在消除“三大障碍”的实际表现较为具有诚意。
至于意识形态之争,邓小平用八个字总结:
“多做实事,少说空话。”
中苏一直存有意识形态之争,前面讲到双方还曾爆发过著名的“中苏论战”。以现实回顾当初,会发现过去所争,也并不一定完全对。
意识形态往往说不清、道不明,故而很大程度给人一种感觉:意识形态矛盾不可调和。从中苏爆发的大论战来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可作为一位有着丰富外交经验、提出改革开放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清楚认识到所谓的“意识形态之争”,本质上是对本国所走道路的坚持。
然而,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本土坚持的“意识形态”并不适用于他国。做个简单的比喻,中国南北方存在一定饮食差异,就连粽子也分甜粽、咸粽,究竟是甜粽好吃还是咸粽好吃?多数北方人认为甜粽好吃,而南方人则更喜咸粽。
这个简单的比喻不可能完全概括意识形态差异,不过有一个核心如出一辙:意识形态的争端可以求同存异。
南方人喜咸粽、北方人喜甜粽,包粽子的时候,两类粽子都备上,喜甜粽的吃甜粽、喜咸粽的吃咸粽。
意识形态之争也可如此,每个国家都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正确性,就不必将这种发展模式强加于他国之上,一旦过分强调,就会出现当初中苏“大论战”那样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开辟未来。
当三大障碍与意识形态之争被解决后,中苏关系迈入新的篇章,即关系正常化。两个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两国、两党关系正常化,对两国、世界都具有深远影响,故而世界一直聚焦于此。
让人惋惜的是,苏联跨出这一步实在晚了些。
即便戈尔巴乔夫意识到与中国改善关系势在必行,更清楚苏联需要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可世界早已抛弃苏联,迎接它的只剩下“灭亡”。
仅仅在戈尔巴乔夫踏上中国领土的两年后,苏联就因政治、经济等突出尖锐的问题,走到了悬崖边缘,最终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