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03年九月,韩信进军至平原,准备渡河攻齐。
此时,传来消息:齐国降了!
原来,著名说客郦食其出使齐国,已经成功说降了齐国!
既然如此,那还去伐齐干什么呢?
然而,韩信却下令汉军趁机渡河攻齐,以武力平定齐国!
这么一搞,不但原本答应降汉的齐国转而联楚,而且,著名谋士郦食其先生也被烹杀了···
齐国已降,韩信为何非还要武力攻齐呢?
这一回,韩信是不是贪功自私了呢?
史书所载:因嫉妒引发的战役史书倒是详细记载了这个过程。
韩信得知齐国已降的消息后,原本确实准备回军的。
然而,此时,谋士蒯彻指出:虽然汉王派郦食其出使齐国,但是,将军也也是奉命伐齐,你接到要求你停止进攻的命令了吗?如果没有为何又擅自停下来呢?而且,这个郦食其,靠着一张嘴巴,就说降了齐国七十余城,将军你率领数万兵马,搞了这么久才搞下赵地五十余城!当将军当了这么久,功劳反而不如一个儒生吗?
于是,韩信听从蒯彻之言,决心继续攻齐!
由此来看,韩信似乎是嫉妒郦食其的功劳,出于贪功攀比之心,才决心进攻已经投降的敌人的!
然而,事实上,韩信真的是因为贪功攀比,以一己之私不顾生灵涂炭而继续攻齐的吗?
如果真是如此,韩信就不配得到尊敬了。
问题是:并非如此!
韩信的战略任务:对项羽形成战略包围韩信攻齐,可不是一般开疆拓土的兼并战争。
他是带着战略任务来的。
这个战略任务,就是他在灭魏后,自己跟汉王提出的。
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韩彭英卢吴传》
这一战略构想,实际上就是让刘邦在正面与项羽周旋,韩信在北方大举出击,然后攻占东面的齐,对项羽形成战略包围,进而夺取其全部领地,最后与刘邦合击项羽于荥阳。
带着这个设想,韩信自关中出兵,仅仅3个月的时间,就破魏、下代、灭赵、降燕,以闪电般的速度推进!
计划还剩最后一步:灭齐!
虽然前期取得了辉煌胜利,但是,只有灭齐,才能真正实现对项羽的战略合围,从根本上扭转楚汉战争的形势!
所以,韩信是否接受齐国的投降,是否坚持使用武力灭齐,关键要看:能够实现对项羽战略合围的构想!
然而,显然,仅仅是降服齐国,是不足以完成这个战略构想的!
齐虽降,但远不足以实现韩信的战略构想楚汉战争时期的齐国,只有一个国策:割据自保。
谁影响他这个目标,他就和谁拼命!
楚汉战争中的田齐,是旧贵族自己建立起来的。
从立国一开始,他们就注意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既反秦,也打击试图进入齐的起义军。
此后,诸侯反秦,齐时而配合,时而拒绝配合,总之,其目的只为守好自己的地盘。
项羽分封诸侯时,把齐国一分为三。
田荣不满,为了做齐王,他敢于在天下英雄中第一个跳出来反抗项羽,全部兼并三齐之地!
巅峰项羽,不惜不顾刘邦在东面的发展,也要攻齐,但齐国的田荣、田横等人,居然敢于在连续遭遇失败的情况下仍然与巅峰项羽硬扛!
最后,巅峰项羽既奈何不了齐国,又感觉到刘邦才是最大威胁,遂与田横约和。
然而,在与楚交好后,齐依然没有给过项羽任何帮助。
相反,反楚的彭越,有时到齐地请求帮助,齐也给予支持。
总之,楚汉战争中的齐,外表灵活反复,实际上其行为逻辑只有一个:割地自保!
这个时候,韩信兵临大河,齐国紧急征发20万人驻历下,有大打之势,这种情况下愿降,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要田氏放弃对齐的统治,甘心替你汉王打天下?做梦去吧!
所以,如今齐国表示降服,但将来能够不给刘邦、韩信捣乱就好了,要他配合你对楚实施战略包围,那就不要指望了!
所以,韩信要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合围,仅仅让齐国答应投降是远远不够的!
战机已至,岂容错过!虽然如此,韩信真的这么急着攻齐吗?
试一试嘛!万一齐国和你配合度还不错呢?或者到齐国不配合你的时候,你再以名正言顺讨伐不好吗?
最不济,你等汉王的重要谋士郦食其回来再打好不好?
换做你我,可能会等一等。
但是,换做韩信、李靖这样的军事家,他们就不会等。
齐国要是真的严防死守,还真的不好打!
毕竟,连巅峰项羽都没有奈何得了的齐国,换做韩信,也不好打呀!
何况,这时候,韩信的军队战斗力还成疑!
跟着韩信灭赵下代的部队,已经被刘邦拉去成皋前线抵抗项羽了。韩信现在的部队,是张耳等人在赵地新组建起来的,仅仅经过2个月的紧急训练。
所以,韩信要攻打齐,是以少击众,以弱击强,实力上没有优势!
这个时候,齐国因为已经投降,松懈了下来,将驻在历下的守备撤了下来!
从军事角度说,此时,韩信已经具备了发起突袭,并一举掌握主动权的战机!
战机既至,岂容错过!
800多年后,唐代李靖与李勣讨伐东突厥。东突厥在战败之下,也表示要举国投降,唐朝的名臣使者唐俭也去了颉利可汗帐接受其请降。
然而,李靖、李勣仍然决心不顾唐俭的安全和东突厥的投降,决心趁机给其歼灭性打击,李靖甚至拉着李勣的手说:这就是当初韩信破齐之策呀!
千古名将,总是所见略同!
不服不行!
也许,他们的行为,未必符合传统道德,未必符合一般的相处之道。
但是,为将者,就是要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实现真正的和平!
为了此目标,一般世俗的苛责、误解算得了什么呢?